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1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走向联合的背景。(1)必要性: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2)可能性:西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3)关键前提:法德关系的改善。2.走向联合的过程。(1)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走向联合的影响。(1)西欧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问题导思1】法德为什么能和解?其影响是什么?提示:法德和解原因在于:二战使法德实力衰落,矛盾重重;减轻美苏“冷战”和对峙造成的压力;煤钢共同体为其奠定了基础。影响:是欧洲联合的关键和起点,大大促进了欧洲联合的进程。【预习检测1】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这表明该组织(B)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说明欧共体谋求独立发展,故选B项。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重要条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表现。(1)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问题导思2】日本经济崛起主要是靠美国扶植吗?为什么?提示:不是。虽然美国扶植起了重要作用,但主要是进行民主改革和制定切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预习检测2】二战后日本经济很快发展起来,1956-1972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其原因不包括(A)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日本的民主化改革`C.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D.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兴起背景。2(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相继独立。(2)亚非拉新兴国家主张团结起来摆脱美苏控制。2.兴起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3.奉行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4.斗争目标: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5.主要影响。(1)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问题导思3】如何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含义?提示:理解: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同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预习检测3】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B)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不结盟运动的意义就在于推动了多极化趋势,故选择B项。不结盟运动并非区域合作,排除A项;冲击但未动摇美苏霸权地位,排除C项;不结盟要求独立、自由发展,这与一体化是相悖的,排除D项。基础达标1.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B)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军事领域D.文化领域2.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建立了(B)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共同体C.欧洲联盟D.欧洲经济共同体3.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D)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4.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下列国家,属于不结盟运动发起国的是(C)A.苏联、南斯拉夫、埃及B.美国、埃及、印度C.南斯拉夫、埃及、印度D.中国、印度,南斯拉夫5.(2014·宁德质检)1961年,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3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A)A.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B.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C.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6.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份量”,这体现出(C)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7.识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4问题:(1)根据图①,简述欧洲走向联合的大致过程。(2)图②反映了日本经济的什么特征?分析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3)假如你是图③中参加会议的一员,你在会场上能听到哪些主张?(4)上述图片反映了当时国际格局的什么变化?答案:(1)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后,范围不断扩大,1993年,正式成立欧盟。(2)特征: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原因: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美国大力扶植;利用朝鲜战争等国际形势;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还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3)主张: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等。(4)变化:出现多个力量中心,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素能提升1.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D)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解析:题中的“日耳曼”和“高卢”分别指德国和法国,因为自普法战争后法德存在百年的世仇,法德和解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2.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D)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3.(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主要源于(D)A.冷战政策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欧洲一体化解析:材料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故D项正确。4.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B)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5.(2015·肇庆三模)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5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C)1957年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1月14日—16日12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C.冷战格局中孕育着新的力量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6.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的(C)A.美国B.德国C.日本D.中国解析:本题理解分析能力。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近年来极力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屡次失败,故选C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家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比例表。1970年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37.89.4510.16.5100%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5.3100%6材料三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问题:(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答案:(1)特点: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2)原因:“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战后的日本通过民主改革,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美国的支持,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陷入越战泥潭。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3)原因: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石油武器“石油武器”是指通过石油这种特殊的商品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它是一种经济武器。在“十月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成为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