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件12《区域发展阶段》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必修3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单元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时目标·导航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1.能够描述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说明区域划分类型和发展总趋势。2.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3.运用案例,学会分析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发展阶段理论。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堂导学·探究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一、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结构的演化●基础梳理1.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2)综合性指标:如__________指数,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_____________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1)常用指标_________________人均国民收入_________________等划分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中、低收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文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2.空间结构的演化(1)影响因素:__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历史文化等。(2)总体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条件经济区位平衡不平衡平衡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3260亿元,增长8.9%。人均GDP已达4283美元。材料二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到2020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例为15:12:73。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材料三全国人大代表程恩富认为:依据“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仅要追求GDP增长,更要提高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环境综合指标……要追求GDP的含金量。(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依据的区域发展的常用指标都有哪些?提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2)从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角度来看,由追求GDP的含金量代替追求GDP有什么意义?提示:有助于转变人们的发展观,经济增长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有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的真正目标;有助于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自觉地节约能源,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归纳提升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特别提醒: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可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如图所示。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典例剖析(2014·浙江文综)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1)~(2)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城市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解析:第(1)题,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0.83,远小于河南的7.74,排除A选项。城市化水平低的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1.07,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B选项;河南的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最高,排除D选项。第(2)题,青海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说明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2.56,说明人均耕地少,不适合发展用耕地较多的产业,而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0.29,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答案:(1)C(2)D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下表为某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读表完成(1)~(2)题。三次产业比重(%)省(区)GDP(亿元)人均GDP(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市人口比重(%)①21487422145.153.94157.6②77623221411.554.933.651.7③31761211014.646.339.132.2④42031959316.449.733.939.6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1)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表中③省(区)()A.社会经济比①省(区)相对落后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解析:第(1)题,①省(区)人均GDP最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高,第二产业比重也较高,同时城市人口比重最高,所以其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第(2)题,③省(区)人均GDP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低,城市人口比重最低,应为欠发达地区,通过数据对比,其区域发展水平比①省(区)低,所以其社会经济也较①省(区)落后。答案:(1)A(2)A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二、区域发展阶段●基础梳理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____,人均国内生产总值____表现出明显____________态势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____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_____产业比重迅速上升,_______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____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低少不平衡增长高第二第三资金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___,表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对外开放程度逐步_____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_______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_____现代化交通、_____网络逐步形成城市化水平____,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_________发展速度水平___,区域内部差异___发展状态低水平_____状态________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小提高增强加快信息低区域平均高小均衡不平衡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合作探究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提示:自然区位: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区位: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科技实力较强。(2)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目前正在向哪个阶段发展?提示: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归纳提升1.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区域发展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亦不同,下面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2.两种不同的区域开发方式。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比较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对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是工业化阶段。4.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特别提醒: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1)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和技术力量、产业结构等。在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时,重点是资源环境。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的空间不断扩大,产业部门增多(区域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资源供给与需求就会发生矛盾。只有当新能源、新材料被不断开发利用或新的能耗少、原材料需求少且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出现的时候,区域才可能得到新的发展。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2)在一定的时期内,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但由于科技进步,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拓展延伸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途径有哪些?①重新认识老工业基地的现实优势,确立新的主导产业部门。②拓展产业领域,改革单一的产业结构,增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弹性。③加强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生产的现代化。④大幅度压缩地区比较优势完全丧失、增长潜力枯竭的传统工业部门。⑤逐步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老工业城市的发展规模,引导新建企业和老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在不发达地区开拓新的工业中心,逐步改变老工业基地工业过于密集的状况。⑥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规划。⑦制定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典例剖析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3)题。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节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湘教版·地理·必修3(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件12《区域发展阶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