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03批次课程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C卷
201503批次课程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C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0/10分)1、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A、农民2、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3、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1940年,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C、《新民主主义论》5、我们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和传统的制度是()。C、民主集中制6、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中共十五大上8、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的会议是()。C、瓦窑堡会议9、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10、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为了()B、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阶级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0/5分)1、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再升华、形成了严整而完善的理论形态的毛泽东著作主要有()。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B、《论新阶段》C、《战争和战略问题》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E、《共产党人发刊词》2、在1947年底,党的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必须满足贫雇农要求E、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3、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B、密切联系作风E、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表现在().A、日益巩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转变的根本政治保证B、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对国民经济领导地位的不断加强,是实现转变的物质基础C、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威望和正确领导,是实现转变的重要政治保证D、全国人民赞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转变的广泛群众基础E、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地位的牢固树立,是实现转变的思想基础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三、简答题(共12题、0/60分)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和优点。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够充分发扬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既能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第四,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简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人民大众,在中国主要是广大农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问题或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内容,没有工农联盟,就不可能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民主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第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革命的武装力量,主要来源是农民,中国民主革命主要依靠农民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援,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是同农民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的。3、简析中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首先,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而且对中国革命的镇压异常残酷。国民党反动派掌握着反动政权和军权,又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对着强大的反革命武装,革命力量必须在长时期内聚积和锻炼成为一个是以最后战胜敌人的力量。其次,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敌人统治较为薄弱的地方,共产党人就必须长期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可见,要改变敌强我弱,要从薄弱的农村战胜,夺取中心城市必须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4、简述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它的巩固和发展,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第一,这个联盟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势,而且在政治上有较强的革命性,第二,只有首先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够真正坚强有力。第三,才有助于推动其他中间阶段、阶层、集团参加革命和参加统一战线,第四,才有力量去孤立,分化、瓦解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5、简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这时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是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号召下发生的,五四及其后的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第二,五四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五四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表明工人阶级已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而在这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第三,五四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使用的思想武器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五四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来指导革命,指导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6、简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他指出: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前途是社会主义,中间不允许插着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7、简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第一,将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退却来说,革命由敌人统治力量较强的城市退却到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农村,不但保存了参加这次退却的革命力量,而且由于它成了反动派进攻的重大目标,这就起了掩护全国的革命退却的作风,从进攻来说,是在革命暂时失败的形势下,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正确地转移到反革命力量较薄弱、阶级矛盾较多、革命基础深厚的农村,因此,这个进攻是最有力的打击敌人的进攻。第二,它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它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第三,它开辟了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即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8、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及其性质。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9、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内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10、简析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答:首先是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且对中国革命的镇压异常残酷.国民革命失败后,‘背叛了革命的国民党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党,它得到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援助,它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反革命武装,革命力量就必须在长期间内聚积和锻炼才能成为一支足以最后战胜敌人的力量。其次,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农村是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要长期坚持奋斗下去,要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要避免在力量不够时和强大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11、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的艰难过程中诞生的。这种文化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层面构成的,最终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12、简述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殊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四、综合题(共2题、0/14分)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产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它涉及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如党的领导、党的工作重心问题、革命军队建设及战略策略问题、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正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产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革命应像俄国一样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革命应像俄国一样以城市为中心。当时很多的学者和无产阶级的战士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欧洲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中国国内的封建势力相当顽固,他们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制革命的力量;其次,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因为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所以中国要走十月革命或者类似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路线是不现实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和受压迫的大众都集中在农村,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都集中在这里,因此中国革命的关键是农民问题,所以中国革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特有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五、论述题(共1题、0/11分)1、试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战果。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但是,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
本文标题:201503批次课程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C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6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