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专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艰难跋涉了300多年。到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自身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殷切期盼着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工人运动,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这是人类思想史和人类解放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实践和发展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客观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某个天才人物头脑中凭空出现的产物,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时代条件下。它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一)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工厂”;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后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德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英法两国,但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较大发展。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世纪中期以后,除了政治领域持续不断的动荡与革命外,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开始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剧烈变革:一方面,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动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则催生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制度。另一方面,发轫于英国的这一连锁式的社会变革迅速涉及欧洲大陆以及远离欧洲大陆的北美,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相继跟进。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完成或基本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其他国家的产业革命也有了长足发展。由蒸汽化带动的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资本主义最终彻底战胜封建制度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工厂制度的确立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使封建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从而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产业革命的第二个方面的后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产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的后果是,它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而且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显著:其一是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其二是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农民日益沦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在日益加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它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趋向激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直接表现,其实质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生产力,起来反抗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为标志的生产关系。1825年英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危机席卷整个欧洲和美国,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政治条件18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的“卢德运动”(1779年英国人卢德发起,攻击生产工具)。联合组织,工会。但只限于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经济要求,没有提出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样的政治要求。再后来,工人阶级政治意识不断增强,斗争发展为大规模的政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矛头开始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二)政治条件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明确提出“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一次直接反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斗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亟需在理论上弄清楚:无产阶级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冲突与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是否可以调和,无产阶级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改变社会现实,无产阶级自身有没有能力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变革,无产阶级是否应该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如此等等。(三)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2.思想理论条件(1)德国古典哲学产生时间:十八世纪下半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哲学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其中,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影响甚深。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同时,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马克思后来也清醒地认识到:“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19世纪初,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马克思从这一经济学中批判地继承了劳动价值论等思想,使之成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不能说明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而只具有空想性质。然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它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远大抱负、渊博知识、科学研究和革命斗争的实践1.马克思生平简介马克思:1818-1883;犹太人;终身生活艰辛;小时候被父亲称为身上有一种“魔”;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中学教师的评语:“能很好地翻译和解释古典作品中最艰深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与其说难在文字的晦涩、无宁说难在内容和思想的逻辑关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和对题义的深刻理解,不过与主题无关的议论往往过多。”“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生活伴侣燕妮,对马克思事业的理解和支持(1)父亲对其婚姻的评介:认为儿子的胜利是不可思议的,直到在燕妮身上也发现她能够作出一般女孩子所做不到的牺牲时,他才理解这次胜利的意义。燕妮美貌、才智、品德俱全,被老马克思称为“为艰险莫测的未来牺牲了所有的一切”。(2)马克思自己对婚姻的评介:在1863年,他回故乡写信给她说:“每天我都去瞻拜那个圣地——威斯特华伦家的旧居:这所小房子比所有的罗马古迹都更能吸引我,因为它使我回忆起幸福的青年时代,曾有一个时期它收藏过我最珍贵的宝物。而且每天从四面八方都有人来问我,特利尔的这位第一美人和舞会上的皇后到什么地方去了。当做丈夫的知道他的妻子在全城人的记忆中仍然是个迷人的公主时,他简直有说不出的高兴。”1835—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研究哲学和历史,并获得博士学位。1842—1843年,任《莱茵报》的主编。1843年秋,迁居巴黎,终身流浪。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终身不渝的革命战友。流亡巴黎时,与他人共同主编《德法年鉴》。这一时期,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阐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区别,提出了把人类从一切社会压迫和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关系,提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的思想。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先进理论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彻底完成。马克思的一些话语:(1)“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2)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山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3)在一切其他范围内,我们都像西欧大陆其他各国一样,不仅有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苦着我们,而且有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不够的情形苦着我们。除了各种近代的灾难,还有一系列过去遗留下来的灾难在压迫着我们。这各种灾难,是由古旧生产方式的残存,以及跟着起来的各种不合时代要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引起。我们不仅为生着所苦,而且也为死者所苦。死者捉住生者。(4)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2.恩格斯生平简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自学成才者。1842年,恩格斯遵命去英国经商,一边经商,一边调研(工人阶级状况),一边从事科学研究。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两篇文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从社会主义的观点考察了现代经济制度的基本现象,认为那些现象是私有制统治的必然结果”。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他论述了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中他批判了卡莱尔的英雄史观,并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得出了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代表未来的阶级的结论。这样,恩格斯在英国期间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几乎是与马克思同时完成的。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再次会晤(第一次是在1842年11月,恩格斯赴英国途中访问科伦的《莱茵报》编辑部。初识马克思),并结成了终身不渝的革命战友。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完成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是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和系统阐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奠定了两大基石。唯物史观的创立1844年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1845—1846年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吸收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批判吸收其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推向前进,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正确的认识人
本文标题:20151012-1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案(专题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7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