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2016学年(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肥东圣泉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中考试2015级宏志班历史试题命题人:郝加祥做题人:李宁审题人:李丰友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A.科学社会主义B.启蒙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D.自由主义2.“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A.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B.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C.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3.《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这在本质上表明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4.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矛盾的必然产物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6.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C.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D.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7.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B.促进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C.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8.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对“五一号召”的发布理解正确的是A.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B.促成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C.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取得胜利D.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9.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D.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10.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图1和图2共同见证了新中国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11.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民族平等原则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共同繁荣原则12.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村民自治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人民代表大会13.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14.“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这段文字应出自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1992年“九二共识”D.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5.2013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表示:这几年“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得以逐步落实,得到两岸人民支持。双方应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一国两制”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支持B.国共双方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C.连战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16.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材料中的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我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17.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18.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A.去殖民化B.政治中立C.经济独立D.区域集团化19.读下图。导致1956年和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②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③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21.1969年12月18日,基辛格在年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像共产党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为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美国提出以上主张主要基于A.美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不复存在B.与中国为敌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D.认识到与中国结盟将使美国在苏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22.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A.1949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23.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中美已结成了军事同盟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24.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25.(20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4分)(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的性质分别是什么?(8分)(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6.(10分)90多年来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国家富强的中国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材料二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毛泽东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目的何在?(6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4分)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材料二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材料三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7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