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
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一:现象二:原因三:影响一:现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四千七百一十九元人民币,增长幅度为百分之八点四;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为一千五百元,增幅仅为百分之二点五,而且主要是农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所至。受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播种面积调减的影响,今年夏粮和早稻减产一百四十五亿公斤,预计秋粮也将减产。虽然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将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有限。二:原因1.农业结构不合理2.农产品成本高3.非农岗位就业不足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5.农民负担过重1.农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运用行政手段的多,市场运作的少,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加之,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2.农产品成本高。一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曾几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提高的农产品收购价格给农民带来的2利益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销,农业的收益与其他产业相比是不断下降之势。二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199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仅为2.07亩,约为世界平均的1/4,英国的1/41,美国的1/230,超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生产成本加大。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导致了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普遍超出国际市场水平。其结果,一方面农产品增产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3.非农岗位就业不足。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劳务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度成为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自1996年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乡镇企业整体萎缩,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低下,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近几年来很多在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自1995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7年缓慢增长,国有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为了给这些下岗或失业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给农民进城务工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进城务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上述两个方面都减少了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农民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幅下降。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199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拥挤在狭小的土地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造成了农民增收困难。与此相适应,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窄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5.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是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支出,它与农民实际收入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几年来,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是一些地方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有关资料统计,1998年全国农民增加承担的“提留”、“统筹”等费用有180元,占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的10%以上,占上一年农民现金收入的16%,已大大超过了中央规定的“农民负担不得超过上年纯收入5%”的上限,由于农民负担加重,使得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被挤掉。三:影响(一)农民增收缓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二)农民增收缓慢是实现扩大内需方针的巨大障碍(三)农民增收缓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严重的制约(一)农民增收缓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1997年至2002年五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6%,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只增长3.8%。也说是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不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农民收入上不去,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消除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带来负面影响,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二)农民增收缓慢是实现扩大内需方针的巨大障碍。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紧缩,消费不足。为此,中央做出了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刺激9亿农民的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把农民消费的潜力挖掘出来,必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农民增收缓慢,消费欲望不强,消费模式仍然以生存性消费为主,农民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农民增收缓慢不利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三)农民增收缓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严重的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也是我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的主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看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同样,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难之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广大农村;关键之点,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而是农民收入普遍大幅度的增长。如果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必然要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本文标题: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9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