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七十二(下)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高考专题辅导专题七十二:基础等级(四)内容之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第七模块:作文考点解析•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等。写记叙文,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和事件具体实在,不堆砌材料而着重生动形象的描写;写议论文,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典型充足,不在于堆砌事实论据而重在深刻透彻地说理。从近几年的作文试卷来看,内容贫乏单薄的问题较普遍,文中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或者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充实自己的材料库入手。•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要以中心为依据。““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观点鲜明而准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清晰明白且确定不变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题材。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从近几年的考卷看,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的文章还是屡屡出现的。•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的确立要鲜明、集中,这个中心要贯穿始终。“中心”的表述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中心”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显著,最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正确、准确,也是对中心的要求。“正确”就是作为中心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要健康、积极。“准确”就是对题目、材料的把握不偏不倚,重点准确、突出。考场上考生作文的中心往往有这些特点: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写作意识,动笔的时候一般没有清晰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往往是内心感受的自我表现,因此形成的中心是空泛的。“内容充实”的评判标准•内容充实的文章必须具有高质量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十分重要的,考生的学识素养要通过对新鲜而恰切的事例材料的展现和分析表现。•首先表现为材料丰富。材料本身有丰富、深刻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其次表现为材料的现实性。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立足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历史材料,即使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历史故事,关键是历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才能有新意。•最后表现为材料要新颖。这是针对人云亦云而言。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是否深刻,往往与材料是否新颖密切相关。•当然,内容丰富并不意味着材料越繁越好、话越多越好、写得越细越好,必须注意丰富是为中心服务的。主旨不明、不知所云的文章,是无论如何得不到较高分数的,必须在丰富的基础上详略得当地使用材料以突出中心。•材料主要是来自五个方面:•①个人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主要以高中三年为主,初中和小学的材料如有特色,也可以用,但一定要防止低幼化。材料要真实、有内涵、有特点、有新意,要有自己的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不能泛泛而谈。•②日常所学。哲学、历史、地理、数理化、音体美,各门基础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都需要留心积累。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也是需要积累的,不求多,但求精。•③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这些内容视点高,眼界宽,材料新,现实性非常强,意义重大。引用时最好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说服力会更强。•④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⑤挖掘课本资源,充实写作内容。有许多高考作文都是从学过的课文中吸收营养而成为佳作的。挖掘课本资源有以下五种方法:•首先,是课文中的故事为我所用。•12年间学过的课文数以千百计。其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故事,高尚伟大的人格,鲜明典型的形象,都可以利用。要学会多角度思维,多角度运用同一材料。布鲁诺的悲壮故事在2001年高考、2002年高考都有运用,并且有关作文均取得了高分。•其次,是逆向思维写出新意。•就是把课本材料加工改写成情节截然相反或相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要注意:文章的主旨要健康出新,设计的情节要合情合理,逆向思维的主题要健康向上。•再次,是赋予课本材料以时代色彩。•以时空转换方式,把课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放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或褒或贬。时代色彩有两个方面:正面——全新的价值取向,高尚的人格追求,个性的张扬,真善美的崇尚,自由的崇拜,公德、正义、诚信的维护,生活的富足,国家的强盛,社会的高度发展,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反面——道德滑坡,知识贬值,追逐名利,环境污染,社会腐败,战争灾难,恐怖事件,高科技副作用,以及由人类的发展带来的新的灾难……第四,借鸡生蛋。抛开课文原有情节,只借用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为主角重新编述故事,或者只保留它可以给作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写出符合题意的佳作。•第五,用新文体改写课文。•考场尤其是高考考场是创新的舞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涌现了异彩纷呈的创新样式,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甚至震撼的印象。比如用浅近文言写成的《赤兔之死》;用就诊病历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还出现了剧本、诗歌、会议记录、法庭辩护书、记者采访录、电视台节目《实话实说》、相声、小品等等。•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创新做法,把课文改头换面成为新的艺术形式,使你的文章焕发亮人眼目的光彩。改写时或在人物刻画,或在情节设置,或在渲染感情,或在语言表达等方面要敢于“出彩”,写出新意。•复习备考,除了应该积累一些事例素材,更应该积累一些思想素材。所谓思想素材,指的是具有时代精神和进步意义的观点见解。以往我们对事例材料的积累强调得较多,其实对中学生而言,更重要的应该强调积累思想——他人进步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考生议论文认识肤浅,立意不深,主要是因为没有一定的思想积累。思想境界提高了,所写的作文意蕴必定深厚。怎样做到内容充实•1.广泛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是否能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广泛阅览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左右逢源。我们提倡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有意识地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地带,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这些的材料最易带有个性色彩,也最易触动情感,而且高考时不易撞车。•2.材料要新颖,而不是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许多考生作文中,总出现那几个“永久”的例子,如爱迪生不怕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合用的灯丝,居里夫人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提炼出了镭,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等等,我们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3.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能最恰当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作为考生,很难找到在任何题目下都适用的、有意义又有个性的材料。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具体方法有:描绘(以求生动具体);改换起因、情节、结果等(以求新颖);合“多个为一个”(以求典型)。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翻新。选取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原有的材料中引申出去,赋予新的含义,反用材料。其实,从小学到高三的12年,不谈课外看到、听到的素材,即使是24本语文教科书的材料,也是够考生使用的了,问题是看你会不会用。“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善于用例,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例,可以有多种用途,说明多种道理,只要用得好,同样能取得极佳的效果。这样能有效减少考场作文时用例雷同现象。另外,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如果把文章比作裁衣,“体”即中心思想;“裁”就是对材料的裁割取舍,只有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才能“缝制”出好文章。如果能对考场高分作文中一些剪裁适度的好文章仔细剖析,诸如,出于表现中心的需要文中用了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何处用笔惜墨如金,言简意赅,何处则又用墨如泼,以繁胜简,从中体会作者的匠心和功力,进而以之为鉴,会在短期内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剪裁的原则:必须服从表达中心的需要,有用的材料应不厌其详;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只字不提,要处理得干干净净。•4.在试题的“开发区”内做文章。•一篇文章,尤其是记叙文,常用的材料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物件、景物、感情、道理,可用它们充当衡量试题的尺子,确定试题限制以外的“开发区”,然后大做文章,充实内容。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分别对“事”“理”“情”加以限制,考生可在“时、地、人、物、景”等“区域”做文章,充实试题限定的“事、理、情”。如何做到“中心明确”•清代王夫之说:“意在笔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写文章应先确立主题,主题就像统帅,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也只有动笔前想好了中心,才能在写作中围绕中心抒写,才能达到中心明确,立意高远。否则,心中没谱,想哪写哪,只能写成流水账。•首先,中心论点本身应该明确地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论点一般由简洁的判断来表达,例如《时间就是生命》。•其次,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应该始终不变,作者不能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第三,整篇文章论证要紧扣一个中心论点,防止论证过程中,转移论题、偏离题意。•第四,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中心意思相合,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观点或主旨,这在考试作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3.把握具体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的文字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表象,明确的逻辑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是考场作文保证公平性的唯一手段,否则高考将无法有效地控制作文的抄袭。如何做到立意的独创性•立意怎样才算有独创性?那就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创新的立意要不落俗套,不重复前人或别人已经弹过的老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立意的创新归根到底是思路的创新,在立意中我们要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思维等多角度思考,力求发人之所未发。•1、变换视角,多向发散•要悟出新意,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材料,找准材料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属性,多推敲,多琢磨,去粗取精,由浅人深,从中选择出独特的新“意”来。例如,“斑羚飞渡”的场景是悲壮的、感人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的启迪不只是情感上的震撼,更多的是深层的理性的思考:面临绝境,斑羚能生存吗?试跳斑羚的坠崖有价值吗?中壮年斑羚作为幼小斑羚的生命跳板,为什么配合得如此默契……由于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学生命题立意就十分深刻:《绝境与
本文标题: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七十二(下)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9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