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011建设工程经济考试用书增值服务四(2011.8.8)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建设工程经济(第三版)》网上增值服务(2011年第四期)第一部分勘误汇总页码行误正8917静态会记等式静态会计等式1096变更、索赔、变更变更、索赔、奖励110倒17发生成本170万元发生成本1750万元120-121例1Z102042-8本例题不完善详见“网上答疑”问题12173表1Z103026-2第(6)栏300+25.2+13.608=353.808315+25.2+13.608=353.808第二部分网上答疑问题1教材P9页,例1Z101012-4,如果第一次投1000万元,10%的利率,第一年末就可收回100万元,以此类推下去,是符合题意的,不知本题答案379.08万元的第一年的100万元利息怎么来的?请说明,如5年复利计息也是在第5年末,第1、2年的利息被收回了,也就不能计息了吧?答:请提问题的学员注意,你的“如果”不符合原题题意。原题是复利计息下每年末等额收回100万元,这100万元包括两部分:一是本期初未回收投资在本期的利息,二是本期回收的投资额,两者合计为100万元(如第1年:收取本期利息37.908万元,回收投资62.092万元,两者合计收回100万元)。即:使用期年初款额年末利息年末本利和年末收回1379.08379.08×10%=37.908416.9881002316.988316.988×10%=31.6988348.68681003248.6868248.6868×10%=24.86868273.555481004173.55548173.55548×10%=17.355548190.911028100590.91102890.911028×10%=9.0911028100.00213081002问题2网上增值服务一P6页第四练习题的公式(见下面楷体)与教材P9页不一样是怎么回事?谢谢!4.若10年内每年年初存款2000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第10年年末本利和为多少元?若想在第4年年末取款9725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从现在起4年内每年年初应存入银行多少元?答:本教材只在1Z101062中设备租金计算方法——年金法“有期初流量”计算情形,见计算式(1Z101062-5),除此之外,一律按期末流量计算。因为等值计算公式的推导是依据现金流量图进行的,而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图中年金A是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的价值。(1)对于等额支付系列期初现金流量年金Ab,其计算终值Fb的计算式如下:]11)1([1iiAFnbb若10年内每年年初存款2000元,利率为6%,按复利计,第10年年末本利和由上式计算为27943.29元。(2)对于等额支付系列期初现金流量年金Ab,其计算现值Pb的计算式如下:1)1(1)1(nnbbiiiAP若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想在第4年年末取款9725元,从现在起4年内每年年初应存入银行2097.22元。答:增值教材中的问答正是说明两者的区别。教材P9页“图1Z101012-3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示意图”表明是“期末”流量[教材P10第8行也说明“(4)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末”]。教材P64页“图1Z101062年金法计算租金现金流量示意图”表明是“期初”流量[教材P64图1Z101062下一行也说明“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期初支付要比期末支付提前一期支付租金”]。增值教材中的问答正是告诉学员要注意“期末”终值F、现值P与“期初”终值Fb、现值Pb两者是不同的,别搞混了。问题3教材P14页,根据公式ieff=I/P=(1+r/m)m-1,半年期实际利率不是应该为Ieff=(1+2%)4-1吗?为什么指数是2而不是4呢?请指点迷津,谢谢!答:请注意本题是等额系列流量,计息期是季度,收付期是半年。根据教材P13倒数6~7行“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按计息期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因此,本例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这就3必须把“计息期季度利率”换算成“半年期实际利率”,而一个半年有两个季度。这就是“为什么指数是2而不是4”的原因。问题4教材P14页,例1Z101013-3中的“12.029”是怎样算出来的呢?答:(F/A,4.04%,2×5)=[(1+4.04%)10-1]/4.04%=12.029问题5教材P21页,例1Z101023有以下几问:(1)第1.3项的第二年为什么贷款利息是60万元,而不是120万元?(2)总投资TI计算为什么只加第二年的利息,不加后几年的?为什么没有加上上表中部2.3的贷款利息?(3)本题中总投资中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时不含投产期所付利息,而配套习题中第28页第17题,总投资中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时又含投产期所付利息,请问建设期贷款利息到底含不含投产期所付出的利息?答:(1)关于“第二年为什么贷款利息是60万元,而不是120万元?”请见教材P163“1Z103015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即可明白。(2)关于“总投资TI计算为什么只加第二年的利息,不加后几年的?”请见教材P29第13~16行或P47“(二)建设期利息”即可理解。关于“为什么没有加上上表中部2.3的贷款利息”:在生产期内,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的贷款利息,按现行的财务制度,均应计入技术方案总成本费用中的财务费用。(3)关于教材与配套习题的矛盾之处,以教材为准。问题6我想请问一下,教材P22页的第12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与P47页的第16行“总投资是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还有P152页倒数第14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是否有矛盾?因为其中P47页那里是多了建设期利息的。答:学员的质疑和教材都没有错。现说明如下:首先,P42“投资现金流量表”是“考察技术方案融资前的盈利能力”,因此,表中的“建设投资”并没有建设期利息。而教材P152倒数第14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是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角度考虑的,这里考虑了建设期贷款在建设期产生的利息,即建设期利息,并将它归在建设投资中。在不考虑建设期利息的情况下P42、P47、P152所指建设投资是没有区别的。在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经济效果是投资带来的。因此,在计算技术方案“投资回4收期”时,在P22的第12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中,“建设投资”是不包括建设期利息(这里考察的是技术方案融资前的盈利能力,为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建立共同的基础);流动资金是全部流动资金(不是铺底流动资金)。在计算技术方案“总投资收益率”时,在P20的第17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中,考虑了“建设期贷款”在建设期产生的利息;流动资金是全部流动资金(不是铺底流动资金)。问题7教材P22页,年净收益额和年利润额两者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理解呢?答:两者有区别。(1)教材中的“年净收益额”是个代词,根据评价指标不同其所指也不同。在进行总投资收益率(ROI)计算时,“年净收益额”是指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在进行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计算时,“年净收益额”是指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在进行投资回收期计算时,“年净收益额”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2)“年利润额”的概念详见教材P112~113“1Z102041利润的计算”。问题8教材P48页,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权和非专利作价出资可以达到35%,而配套光盘上是30%,请问哪一个正确?答:以教材为准。问题9教材P81页,例1Z101082-4折算费用法,式Q0=(CF2-CF1)/(Cu1-Cu2)为什么与2010(第二版)书中第97页1Z101092-4式Q0=(CF1-CF2)/(Cu2-Cu1)不一样,但是评论结果却一样。是印刷错误吗?请予以解答。答:两个都没有错。如果有互斥方案C1=CF1+CulQC2=CF2+Cu2Q当Q=Q0(临界产量)时,C1=C2,则CF1+CulQ0=CF2+Cu2Q0Q0=(CF2-CF1)/(Cu1-Cu2)=(CF1-CF2)/(Cu2-Cu1)问题10建设工程经济考试可以带复利终值计算表、复利现值计算表等表吗?5答:考试不带复利终值、现值计算表,考试用书也没有列出复利终值、现值计算表。问题11老师:您好!(1)同样技术方案总投资,为什么TI与I包含内容不一样?如2009年度考试题中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单选题中I为什么不等于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之和?(2)计算期分七期,它们现金流入和流出量分别为900/800、1200/700、1200/500、1200/600、1200/600、0/600、0/600,如何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答:我不知道原题,从你给出的信息看,也无法解答你的问题。你可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所对应的时点即为投资回收期的终点。根据起点(可以是建设开始年,也可以是投产开始年)和终点即可知道静态投资回收期。时间1234567现金流入现金流入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问题12教材P120页,【例12102042-8】某建筑业企业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700万元,该公司2007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税率改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零。此题难以理解,望详细解答。答:经核查,在编写教材时选用了【例1Z102042-8】的有关背景材料,对有关数据也进行了调整。表1Z02042中的数据是另行假设的,与【例1Z102042-8】中给出的数据之间不配套,确实会造成误解。现调整如下:(1)2007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17000000+1200000-4500000+1800000+300000-〔9000000×150%-(9000000-6000000)〕-400000+500000=5400000(元)应交所得税=5400000×33%=1782000(元)(2)假设该企业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表1Z1020426单位:元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货9000000930000030000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12000001200000减:累计折旧150000120000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0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5000010800003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54000004500000900000预计负债18000001800000总计90000033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330000×25%=825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900000×25%=225000(元)递延所得税=225000-82500=142500(元)(3)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782000+142500=1924500(元)第三部分重点掌握由于“1Z102000工程财务”是第三版教材中改动较大的章节,为便于考生复习,特从第二期增值服务开始,增加本章节的“重点掌握”版块,已有:第二期(1Z102030和1Z102040),第三期(1Z102010和1Z102020),下面是第四期(1Z102050至1Z102060)相关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Z102070至1Z102080重点掌握内容将在第五期刊出。1Z102050企业财务报表1Z102051财务报表的构成1.编制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中,怎么理解“报表列示项目不应相互抵消”?答:报表列示项目不应相互抵消是指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一般不能相互抵消,除非会计准则另有规定。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
本文标题:2011建设工程经济考试用书增值服务四(2011.8.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9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