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奇瑞QQ3,报价2.48万-5.29万乐驰1.2报价3.98万-4.98万大众甲壳虫报价18.88万-31.9万丰田锐志报价20.98万-32.68万一汽大众速腾报价12.7万-18.6万沃尔沃S40报价20.9万-21.9万宝马5系报价42.86万-79.76万奥迪Q7报价69.37万-257.8万奔驰E级报价45.8万-74.9万宾利欧陆GTC报价298万-568万兰博基尼Gallardo报价348万-490万保时捷911报价147.6万—278.51万我国汽车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内容第一部分我国汽车用户消费特征报告第二部分我国汽车需求影响因素剖析第三部分我国汽车消费需求未来展望第一部分我国汽车用户消费特征报告1人口学特征2社会学特征3汽车购买行为4汽车使用行为5汽车再购特征第二部分我国汽车需求影响因素剖析汽车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当前关于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研究主要基于两个层面:微观机制研究,即讨论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宏观整体研究,即研究汽车的总量需求增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价格影响汽车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汽车消费者汽车消费量对价格的反应可以体现在消费者对不同价格汽车关注度的差异上:1、价格影响汽车消费需求价格无疑是制约更多人去购买汽车的一道瓶颈,价格太高,消费者买不起,需求不高,价格太低了,厂商又会亏损,一个合理的定价和价格策略至关重要,而这跟价格弹性密切相关。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替代品多,商品价格弹性高降价一方面可以拉动需求,但是在替代品林立的环境里,一味的降价很可能最后是恶性竞争,得不偿失,寻求突破点和差异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体验,很可能比一味降价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汽车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大者,价格弹性高消费者为中低收入、生活上有一点积蓄但不是很多的个人或者家庭,买汽车是很大一笔开支,价格对于需求具有很高的弹性,价格上涨了,他们会持币待购,价格下降了,他们就很可能抓住时机,购买自己梦寐以求的爱车。※商品用途越多,价格弹性越高※可推迟购买的商品,价格弹性高2、收入影响汽车影响需求国民总体收入改善,汽车需求总量上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因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增多,形成一定的购车需求,而二三线城市的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购车需求也日益增加。中国的汽车市场占全球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居民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下面为2001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长率的图表。由图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增加,收入增长率也保持在一个高位上。下图为我国历年来的汽车总销量和增长率图表:居民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大于1(富有弹性),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居民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大于1(富有弹性),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大于1(富有弹性),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大于1(富有弹性),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收入弹性总体上都是大于1(富有弹性),而且很多都是比1要大很多。•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说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好的机会。3、能源价格影响汽车需求能源约束——油价:强交叉价格弹性•相对于购买力等因素,能源、交通等外部约束将逐渐演变成汽车业的致命约束,而长期的高油价也必将灼伤汽车业。•一般的汽车,没有了汽油柴油之类是运转不起来的,汽车跟汽油是形影不离的互补商品,两者之间交叉弹性很大,汽油价格的变动势必对汽车的需求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经验表明,世界汽车业有史以来的两次衰退,主导因素都是石油危机。油价对车市的负面作用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经济型轿车销售。•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油价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面对高昂的油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有可能制约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有所趋缓,不排除一方面汽车生产厂家不断降价,而消费者依旧持币待购的现象出现。•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这对汽车的需求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为了应对这一窘困,汽车厂商必须加紧研发的步伐,力求在节能型、小排量汽车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要采取有吸引力的营销策略,推动汽车需求量的稳步提升。能源约束——油价:强交叉价格弹性4、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影响汽车需求随着汽车的发展,对道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建立现代化的宽阔的公路是汽车发展的必然。公路的密度和里程,决定汽车的行驶范围和汽车可能抵达的地方。公路的密度越大,里程越长,汽车行驶的范围越广,抵达的地方越多,越有利于发挥汽车的作用;公路的等级和质量对汽车行驶速度、通过能力、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能源消费等均产生重大影响。以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相比,汽车的行驶速度可提高1倍以上,汽车通过能力可提高数倍;以铺装道路与费铺装道路相比,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显著提高,并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影响汽车需求1990—2005年,中国汽车拥有量年平均增长28.58%,公路里程年平均增长5%,公路对车的增长弹性接近0.4,远远高于1979—1991年的0.1的水平。其中1995—2006年公路增长8.2%,而汽车拥有量增长13.5%,公路对车的增长弹性为0.6。表明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增长与汽车保有量增长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种势头一直将延续10—20年。预计中国公路运输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迅速增加,以及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逐步实施,将促进进一步汽车消费量增长。参:喻小军,杨双会,谭建《2010-2020年我国轿车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影响汽车需求5、汽车品牌偏好影响需求某种程度上,汽车品牌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体现在消费者对各品牌的关注度差异上。下图是对消费者抽样调研后得出的2012年7月品牌关注度排行表:2012年7月,中国汽车市场上,大众以12.4%的关注比例领跑品牌关注排行榜,领先第二名达6.9个百分点。雪佛兰排名第二,关注比例为5.5%。丰田和本田两款日系车分别列榜单的第三位和第四位,关注比例分别为5.1%和4.2%。福特的关注比例为4.0%,名列第五。6、汽车性能对需求影响重大•在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回顾与展望》显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由价格转向质量,因“产品质量好或可靠性”等相关因素购车的比例已达到了42%,曾以低价占领市场的自主品牌若想生存只有提升质量这条出路。•购车原因调查显示,产品质量好占15%居首位,而5年前,这个数字仅为5%。与质量相关的“品牌信誉好/可靠性”占14%,亲朋推荐占13%。而“售价低”这个比例5年间由10%下降至8%。这说明中国人买车已越来越注重质量。这一点在一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7、汽车外观偏好影响需求•汽车消费者对于车型的关注消费者对车身颜色偏好呈个性化消费者对车身颜色偏好呈现个性化,但黑色仍占主流。8、汽车升级换代频繁刺激需求变化欧美厂商有每隔五六年就会对产品进行全面改款的惯例,日系车则普遍快两三年,而国内的汽车厂商为了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更是“一年一车型,三年一改款”,这就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充裕的选择,“图新鲜”也就成为人之常情,汽车厂商的这种竞争使得汽车更换的频率加快,有的车买了不到一年;有的车只开了1万公里,有的车连磨合期都没过……这也促使了二手车市场的繁荣发展。第三部分我国汽车消费需求未来展望我国汽车消费需求未来展望1、汽车厂商应增强品牌意识2、MPV、旅行车及三厢车掀背设计将得到青睐3、我国消费者需求特点偏爱车身大型化4、运动时尚外观因素成为消费者新的需求因素5、设计细节越发为消费者所重视6、配置的选择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习惯和态度7、油价的飙升使得新能源车尤其是混合动力形成消费者新的需求因素1、汽车厂商应增强品牌意识•从调查对象关注品牌与关注外观的的统计数据相近的结果,表明汽车消费的品牌时代还未真正到来。如发达国家消费市场上不同的品牌拥有大量的忠诚客户的情况,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还是梦想,品牌的暂时领先还不能说明一切,消费者还会强烈受到产品性能、价格、外观的影响。•品牌位于产品竞争力影响强度的最高位2、MPV、旅行车及三厢车掀背设计将得到青睐•两厢车已经完全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接下来MPV、旅行车及三厢车掀背设计逐渐将开始为大家所青睐3、我国消费者偏爱车身大型化•车身大型化将继续成为在B级车市场的发展势而C级车市场大型化车身不仅带来竞争力,还带来额外溢价。4、运动时尚的外观因素成为汽车消费者新的需求因素•以B级车为代表,诸多车型的外观造型中加入了大量运动元素,但并非要定位为运动风格产品。5、设计细节越发为消费者所重视•产品同质化以及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共同促使消费细节越来越被重视6、配置的选择要符合消费者需求习惯和态度•过去几年配置多而全的做法使得不同车型的配置高度同质化,已不再对消费者有很强吸引力,针对消费者使用习惯的配置设计和搭载才能再次胜出7、油价的飙升新能源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形成消费者新的需求因素•41.8%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只有4.5%表示不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TheEnd谢谢
本文标题:汽车消费需求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