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必修三4-1
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讲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答案B解析“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2.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答案C解析自然界中实际上不存在理想的状态。3.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会明显变大。5.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其调节作用不随鸟类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气候B.食物C.捕食者D.寄生病原体答案A6.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D解析由于小球藻的增长曲线为“S”型,其增长率应有较大变化,即随种群对环境的适应增长率上升至K2处时,增长率最大,之后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等,从而导致增长率下降,至环境所容纳的最大值K处增长率变为0,因而应选D。7.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A.ⅠB.ⅢC.ⅣD.Ⅴ答案A解析如果曲线Ⅱ是牛的种群数量变化,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应是曲线Ⅰ,因为牛个体大,消耗生产者多,相对密度会比羊小一些。8.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生物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J”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状态下的种群实际增长的曲线。因此阴影部分就表示了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9.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答案C10.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C.有三种说法正确D.四种说法都正确答案D解析曲线①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值)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曲线③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崩溃;曲线④表明,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大于K/2)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维持平衡的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11.(2010·淄博)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坐标曲线图是高考中出现的比较多的一种图,它可以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注意起点、转折点和终点等含义。由图形可以看出t0~t2时该种鱼的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t1时种群数量为K/2,此时为捕捞的最佳时期,且t2时种群数量为K。12.(2010·安庆)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S”型增长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答案B解析种群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K值,但不能大于K值。13.(2009·临沂)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衰退型和①B.增长型和②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答案B解析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转化能力。增长率最大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最多,增长率为0时,个体数目不再增加。14.(2010·日照)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e点为K值,所以增长率为0;防治蝗虫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率较低时,所以不应为c点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时,即c点。二、非选择题15.下图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__________型。(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点上。答案(1)d(2)b(3)2(4)S(5)db解析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应用。种群增长在无限环境中呈指数增长,曲线是“J”型;而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S”型,环境中有一个最大种群容量。种群增长速度取决于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斜率大,增长速度快。由于环境容量是一定的,达到最大容量后数量已不再增加,所以在资源利用时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使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最为合适。16.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特性。(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过度繁殖(2)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3)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种群增长曲线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理想状况即没有资源和空间限制为“J”型曲线,而实际情况为“S”型曲线,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引起的,图中阴影部分即被淘汰的个体,而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17.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在偏离最适温度或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的结果(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决定。(3)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λ)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答案(1)减少另一个生态因子综合作用(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1.69N0解析由图形可知,在温度为32.5℃、相对湿度为90%时,种群数量最大,所以,在偏离最适温度或最适温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减少。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大小。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第三年(两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N0λt=N0×1.32=1.69N0。18.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量,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Ⅲ.______________,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___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Ⅱ.数学形式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②湖洲地的数量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③300
本文标题: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必修三4-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2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