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强烈的爱国情感。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3、使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教学重点:关键诗句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及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写了一首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让我们—起来感受它。2、出示图片灰色的图片上,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农民和孩子站在一大片土地上干活,破烂的衣着,沧桑的面孔,让学生的思绪迅速投入当时的社会现状,加粗的、红色的“爱”突显了本文的思想感情。二、走近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可见作者是一位执着的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忧国忧民的无产阶级爱国者。三、时代背景出示1937年、1938年的战争图片、人民生活状况的图片。多元素的图片资料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四、朗读体悟1、听读,自行更正有关字词;2、师读,带动气氛;3、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带着问题去感知全文;朗读指导,听录音,师生共同分析、研讨诗歌的感情基调、断句、重音等要素,并得出结论,播放配乐让学生朗读,可使学生的感情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形成一个激昂的朗读氛围。五、赏析诗歌诗歌首先借助什么具体形象事物塑造了“我”的形象?这只鸟歌唱的是什么?有什么2象征意义?明确:[板书]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河流、风、黎明又象征了什么?第一节的最后两句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节的两句诗与第一节有什么不同?一张张灾难的图片,是历史永远留下的深刻印记,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正遭受的苦难,沉重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体味着作者当时激愤的心情。一幅幅英勇战斗的图片,能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归纳出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同胞参与抗战及表达爱国思想的不同方式,体会爱国的广泛性。同时,理解诗歌的作用(诗人是时代的鼓手,诗歌是冲锋的号角)。用一只鸟饱受苦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勇于为国献身的愿望。七、课堂小节1、学生总结2、教师小结:全诗巧妙地通过多种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从而激励着当时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斗志。七、作业布置:试着背诵全诗。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强烈的爱国情感。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3、使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教学重点:关键诗句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及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地图一张,歌曲《河边对口唱》《保卫黄河》二、文本解析(一)初步感知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从中国屡割土地后,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至1938年11月份,中国、北平、天津、上海、无锡、江阴要塞、南京、厦门、合肥、徐州、安庆、广州、武汉等地相继沦陷……1938年11月18日,艾青写下了这首诗:(老师朗诵《我爱这土地》)提问:大家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澎湃的情感,愤怒,悲愤,感受到对土地的爱。)(二)具体分析:请大家看大黑板上这首诗,假如将浅蓝色字体的词去掉,效果怎样?(乏味,空洞,3没有感情,感情很虚无。)具体效果会有哪些变化呢,咱们逐词来分析。假如:这个词有独特的魅力,能吊人胃口,让人驻足凝思;到底接下来作者要说些什么呢?(要变成一只鸟。)为什么是鸟,而不是别的动物?(鸟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准备干什么?(唱)嘶哑:这个词用得似乎不合传统,为什么呢,你看我们以前所学的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要么婉转清脆,要么悲哀,可此刻作者的嗓子却是嘶哑的。我们不紧要问:嗓子怎么会哑呢?为什么嘶哑了还要唱,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作者是一位执着的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忧国忧民的无产阶级爱国者。作为一个诗人,作者已写了多篇表达对祖国热爱的诗篇,如作者所说,唱了很久,嗓子都唱哑了,此刻他仍要唱,唱什么?是什么情感在驱使作者不惜伤害自己身体去唱?被暴风雨打击者的,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如果少了这些词句子就变成了单一的罗列事物,却看不清事物的原貌。比如一个人笑了,是大笑,冷笑,苦笑还是皮笑肉不笑,我们看不清楚。)那作者为什么用这些词来修饰这几种事物呢?请大家从写作时间上找找答案。背景介绍: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就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并扬言3个月要中国政府乖乖坐在谈判桌前将土地拱手相让,当时他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我们的国土备受炮弹蹂躏,我们的亲人背井离乡,家破人亡,请听听沦陷区亲人的歌声吧:(歌曲《河边对口曲》)沦陷区的亲人们颠沛流离,四处逃亡,更多的同胞还被日本人像牲口,草芥一样用残忍的方式杀害,尤其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的杀人方式,数量,持续时间都令世人震惊,无数尸体被抛江,焚烧,埋掉,死亡人数不下于30万。他们的罪行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慨,听吧:(歌曲《保卫黄河》)我们发现,中国人民已经行动起来了,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一再忍让,龙的传人将永远被奴役,中华民族也将从此消失。于是千千万万的人行动起来了,胸怀对侵略者得恨,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及遭受的屈辱行动起来了。为了祖国母亲,为了神圣的国土,卢沟桥上的无名士兵们,淞沪会战中70多万兄弟们,还有那13岁宁可战死也不当俘虏的王慧民,他们宁可献上生命……此时此刻,有爱国热情,忧国忧民的艾青怎会无动于衷?因此即使喉咙哑了,依旧要唱,大家说,是什么情感在驱使他唱?(对侵略者得恨,对祖国的爱。)可见,这几个形容词一加上,多了时代气息,我们似乎回到了1938年,看到了祖国母亲备受折磨面容,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愤怒的,恨得咬牙切齿)就让我们用这种情感唱出这三句吧。齐读:这被暴风雨打击者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可能有人会说:山河都沦亡了,还有心思唱,请理解一个词:长歌当哭。艾青是一个诗人,他的战斗方式就是用笔写出自己的情感,激励大家共同去战斗,保卫我们的国土。下一句:来自林间的温柔的黎明。黎明带给你什么感觉?(光明,希望。)仅仅是希望吗?雪莱有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刻我们要问:黎明来了,灿烂的光明还远么?(不远)对,我们已经看到人民行动起来了,共产党,大家都行动起来了,尽管力量很小那么温柔,但却给我们带来4了坚定的信心。我们相信胜利解放会像太阳一定升起一样是自然的必然。为了这个胜利作者宁可献出生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到此刻,作者以有刚才的愤怒转为了对胜利的期望及坚定的信心,因此时速度应慢,坚定。大家读的很好。能不能将永远一词去掉?(不行,去掉之后,表现不出人民愤恨的程度,日本人这种侵略行为是永远被人唾弃的,这种历史的屈辱将不断激励我们前进。)诗歌常用一些带感情的事物即意象来表情达意,那么这篇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各带指什么?(鸟:爱自由,不愿受奴役的作者。土地:正在遭受侵略者肆意轰炸破坏的祖国。河流,风: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黎明:虽微弱却又是是自然必然的光明,解放。)本段中有一处对比,大家找一找。(生与死)找的很准确,生命是很宝贵的,可此刻作者却愿意献出生命,为谁?(为了这块土地,为了解放这个理想,作者不惜去死,而且死后还要让羽毛来肥沃这块土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执着,毫无保留的,至死不渝的爱)是啊,可见这只爱自由的鸟生前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孜孜不倦地高唱爱,热热闹闹,激情澎湃。死后大地一片静穆,他仍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时间在流逝,生死在轮换,可不变的是作者对土地祖国的爱。至此,作者用描绘的手法强化,层层调动除了自己全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难题,因为最强硬的箭射远了力量也会变弱,古语也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情绪的最高潮点时,怎么收场呢?此刻,作者又像一位高明的歌唱家,在中间隔开一行吸足了气,蓄足了势,唱出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与上段相比,作者此段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点出了自己情感的份量和类型,是怎样的爱?(深沉)三,总结并朗诵:可见,这首诗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运用了四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意象,将自己化为一只鸟,高唱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这种情感需要在反复朗诵中才能真正体会,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注意把握基调把握情感变化运用想象丰富情感找同学读,指导大约3位。四:延伸巩固:好不错。XX同学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情感。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国吗?什么时候爱国情感最强烈?(中国大使馆被炸时,举办奥运会时,四川大地震时)不同时期爱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大家的爱国精神很可贵。艾青爱国比我们更勇敢,更坚定,他是用生命去爱。是啊,他们的爱更深沉,勇敢,正是有了艾青及那征战沙场的战士的爱,才有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爱才有了寄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啊,多少人为了你披肝沥胆,在你的脊背上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土地,这万物生长的根基,我们怎能不爱他?让我们齐声坚定而大声的对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祖国表达爱吧,齐声朗诵《我爱这土地》。相信在大家如此真诚,炽热的爱国情感驱使下,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本文标题:17我爱这土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3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