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1983年安康大水灾
《1983年安康大水灾》随想汉滨小学谢贤稳电话:18509155090偶然的一瞥,“读书会——1983年安康大水灾”跳到了我的眼前,迫不及待的拨了预约电话,就这样我成了安康市图书馆读书会的一员,并有幸得赠书一本,正是我渴望已久的《1983年安康大水灾》。书捧在手里,心里一惊,一喜,80后的我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不曾亲眼目睹的1983年安康大水灾了。看着封面上陈旧发黄的老安康,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那些低矮的房屋不再熟悉,但是那隐约可见的汉江依然亲切。“安康大水灾”五个字,赫然于封面的中央,暗红,斑驳,老旧,像是血的烙印,有些冷硬,有些沉痛。轻轻的打开书的扉页,从题记一口气读到后记,490页,一本厚厚的纪实文学,用了两天时间。读的粗略吗,我是一字不落呀,读的太快吗,我是太爱安康了呀,读的认真吗,我是太尊敬作者了。和谷先生不是安康人,却把秦头楚尾的安康城写的如此真实,把1983年的大水灾写的如此刻骨铭心,是用心了,用情了,他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从远古到今天,比黄河早,比长江长。和谷翻阅经典,告诉我们,安康在《诗经》里有记载,在《山海经》里有出处,三皇伏羲、神农大禹的传说出自这里,屈原大人的足迹留在这里,他寻到汉江的源头,追溯我们的祖母河,让我知道了汉江其型似开枝散叶的树,其长是长江支流之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多有人文墨客,在汉江边低吟浅唱……读着,读着,景色的安康,文化的安康,都在眼前活色生香了。一水绕一城,那样柔软的美,终是逃不过命运的桎梏,1983来了,那一丝柔软压抑着,怒吼着,掀起了滔天大浪,城毁了,家没了,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呀,把安康这座美丽的小城袭击的支离破碎。是大自然的惩罚吗,是人们的懈怠吗,是因为缺少关注吗?再多的质问也弥补不了残留的疼痛,1983成了安康人心中抹不去的伤痕。也许是命中注定吧,400年前也曾大水毁城,从此美丽的盛产金子的金州不再叫金州,叫安康了。安康,给予了人们多少期许,安宁康泰吧,安宁康泰吧……人们祈祷着,念叨着,安宁了很久很久,灾难的记忆已经模糊,谁知400年后灾难会重演?真是依水而居,福祸相依呀!和谷先生是多么的谦虚,文中关于1983年大水灾的实况描写,大量的引用了洪水目击者秦月的回忆文字,真实的再现了灾难来临时的场景,紧张、恐惧、生死命悬一线的感觉像洪水一样逼来,无处可逃,窒息,慌乱。那些人性的善、恶、美、丑都随着洪水的到来图穷匕见,有人为了救别人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有人为了抢一根救命的木头不惜把别人掀下水,善良如金子般闪烁,丑恶如同疥虫苟存。平日里衣冠楚楚的人们和蛇鼠同舟共济,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在大自然的面前一切生命都显得那么渺小,然而在灾难面前生命的力量又是那么是顽强,为了生,人和蛇鼠居然可以那么近。其实人和动物原本就是一个大家庭的,只是迅速增长的智慧让人们忘了,忘了自己也只是地球家园的一种生物,是洪水让人与动物再次亲近,捂着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疼痛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这场洪水,是它让人们懂得了尊重生命、珍视生命。洪水无情亦有情,那些抢险救灾的照片、文字历历在目,灾后的重建让安康焕然一新,火石崖水电站修起来了,一江汉水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积极能量,送给安康一片灯火通明。如今的安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西安的后花园,是美丽的小江南,安康人享受着山水小城的安逸和幸福,1983已经渐渐远去,和谷先生怕我们忘了,跋山涉水探索源头,呕心沥血书写历史,为我们清晰的记录下那可怕的一刻。1983,安康人记住了,饮水思源,居安不忘思危。
本文标题:1983年安康大水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3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