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2-2013学年度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春天》(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表演《嘀哩嘀哩》,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歌、乐曲所表现的春天的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听辨《春到沂河》中柳琴的音色特点及各段落的不同速度,并能随音乐即兴用动作表现乐曲速度的变化。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美,感受春天的美。教学难点:模仿并表现十六分音符。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笔。教学过程一、感受并表现歌曲《嘀哩嘀哩》。1、聆听歌曲《春晓》进教室。2、启发谈话:[师]:小朋友,还记得这首歌吗?(记得,是《春晓》)记性真好。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一下把我们带入了春的世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又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树叶儿变绿了、小花儿开放了、小鸟儿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咦,你们知道有哪些小鸟从南方飞回来了呀?(小燕子、布谷鸟、小黄鹂……)哦,这么多!那谁能模仿小黄鹂的鸣叫声?(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哩……)真好,让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叫一次!板书: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学生划拍齐读)3、揭示课题,并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悦耳的旋律和充满童趣的歌词。[师]:让我们听听歌曲中小黄鹂唱歌的声音。4、认识、了解十六分音符,并通过练习听辨和模仿十六分音符。①以分饼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十六分音符名称的来历和它所占的时值。②师生一起练习读读,教师随机提醒四个音符的时值应一样、平均。③比较读读节奏:╳╳╳╳╳|╳╳╳|╳╳╳╳╳|╳╳╳|感受前十六和后十六不同的感觉。④完成课本第7页上的练习。5、巩固练习节奏╳╳╳╳╳|╳╳╳|→加上后半句节奏╳╳╳╳╳|╳——|→反复进行两边→加上词练习→随琴声慢速跟唱歌曲17至24小节。6、复听,也可无声地对口型,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7、再听歌曲,尝试轻声地跟唱。8、师生一起学唱有困难的乐句。9、尝试用欢乐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爱。10、学唱歌曲的曲调。(聆听→模唱→视唱)(这一练习可集体、分组相结合进行)二、聆听、感受并表现乐曲《春到沂河》1、导语。[师]:春风把春景、春意吹到这里,吹到那里,瞧,这会又吹到了山东的沂河两岸。你们听!2、初听乐曲第一段,说说曲调带给你什么感受?3、初听乐曲第二段,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变化?4、了解柳琴的形状和音色特点。5、复听乐曲,尝试用动作表示乐曲速度的变化。6、讨论说说乐曲共有几段?每段的速度是怎样的?(随机书写在书上)三、结束:1、引导:看,我们的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让我们和小黄鹂一起,再次唱起《嘀哩嘀哩》吧!2、再唱歌曲,随机离开音乐教室。把春意带回教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充分感受春的意境,尝试用色块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所描绘的情景。2、聆听、表演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伴奏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美的赞颂。教学重点:感受、表现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教学难点:模仿表现节奏型╳╳0╳|╳0|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聆听歌曲《嘀哩嘀哩》进教室。二、聆听、感受并表现乐曲《春》1、由歌曲《嘀哩嘀哩》导入,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2、聆听乐曲《春》的主题音乐,说说你能从这段主题音乐声中感受到哪个季节?音乐一会儿强一会儿弱,你仿佛又感受到什么?3、分别聆听插段音乐,讨论感受每个插段表现的内容。4、完整聆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图形谱和插图,尝试用彩色笔涂色块,表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聆听、感受并表现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有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春风的声音?(教师随机暗示学生用人声模仿)。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春天举行音乐会》。2、听录音范唱,说说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3、尝试有感情、有节奏地自由吟读歌词,感受极富想象力的歌词和节奏型╳╳0╳|╳0|。4、一起读读、唱唱带有╳╳0╳|╳0|节奏的歌词,提前解决难点。5、复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动听的旋律和╳╳0╳|╳0|节奏。6、再听歌曲,尝试跟唱,教师随机提醒╳╳0╳|╳0|节奏处的演唱。7、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①指名选择。你觉得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合适?为什么?②各自选择,分批伴奏,教师、学生随机评价。(乐器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合适、表演得怎样等等)8、随着美妙的歌曲声,学生离开教室。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聆听、表演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及其它展现“春”的歌曲,再次感受春的意境、春的美丽。2、展开想象、联想,与同伴合作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重、难点: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钢琴、创作所需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再次聆听、感受《春》和《春到沂河》。1、聆听乐曲《春》进教室,随机跟着音乐即兴表演,(表演小朋友们在一起嬉戏、玩耍,或表演春姑娘热情报春的情景),再次感受春天脚步声的来临。2、复习听听《春到沂河》,能随音乐画图谱、哼唱主题旋律、即兴表现乐曲速度的变化。二、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1、启发引导谈话。[师]:本课所欣赏的、学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这些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小朋友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是否也尝试一下创作呢?课本上有四幅表现春天的图画,我们的小画家可以用彩笔画出更多美的图画;欣赏的作品是用柳琴和钢琴表现,我们的小演奏家可以用打击乐器或自制的乐器表现;当然,热爱表演的孩子还可以用你的舞蹈动作表现春天……。创作活动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加油吧,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去参与创作吧!2、尝试创作,教师巡视、帮助。3、分组展示,集体评议。三、听听、唱唱,再次感受并在心里留住“春”的美1、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2、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除了这一课接触到的四首歌曲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春”的歌曲。3、学生一起回忆、说说。4、用钢琴伴奏,一起唱唱,演演。5、每一位学生对春天说一句心中的话。(背景音乐《春晓》)6、随机结束音乐活动。第二课《可爱的动物》(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认识低音“567”,掌握“5—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5、7”的音高。教学重点: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2、掌握“5—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教学难点: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狮子进行曲》自由律动进教室。二、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1、初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用肢体语言表示。2、学学“杜鹃”鸟的叫声,评评“口技大王”。3、再听乐曲,师生讨论:(1)描绘乐曲里想象中的森林景色。(2)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4、复听乐曲:请学生用喜爱的表情、动作,简笔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三、视唱与听辨。1、出示“音乐高楼”的卡片,认识三个新朋友“567”,并聆听、练唱。2、“音乐高楼”之旅:随琴练唱“5—5”。3、听辨并填写音符“5、7”。4、跟琴唱准全曲的同时进行校对。四、学唱《顽皮的杜鹃》1、初听歌曲录音,练唱杜鹃的叫声“53”2、视唱比赛:出示歌曲前4小节的曲谱,比一比谁唱得最准确。3、完整地随琴轻声视唱全曲。4、学唱歌曲。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兴表演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3、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教学重点: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二、认识民族乐器——“二胡”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2、探索“二胡”。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3、感受“二胡”。老师(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三、欣赏《赛马》1、用“马”和“赛马”的相关问题导入。2、欣赏全曲。(1)乐曲开始,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像在干什么?(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近的物品表现。四、学唱《花喜鹊和小乌鸦》1、以谜语导入:“小鸟俩同穿黑黑衣,一个报喜不报忧,一个说话不惨假。”2、听录音范唱,教师表演。3、教师范唱,学生表演。4、唱唱。5、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6、综合表演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观歌曲。五、创编曲调。1、随琴模唱“5—5”的音阶。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3、老师宣布创编要求,学生开始自主创编并记录。4、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歌。5、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我们的歌”精品曲集。第三课《童趣》(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并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教学目标:1、学会唱并即兴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3、通过学唱歌曲、即兴表演体验其童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表演。教学难点: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的演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一、组织教学1、随《一只短笛轻轻吹》伴奏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学唱歌曲1、师:课外,你最喜欢玩哪些有趣的活动?2、学生自由说。3、出示课件图片(傍晚,小男孩背着书包吹着笛子在山坡上赶着羊儿的画面)请学生说说小男孩喜欢在做什么。4、引出新歌5、课件出示歌谱歌词,学生边听赏边打出节拍。6、再次感受,根据歌词自由创编动作。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声好听吗?引出难句(带衬词的那两句)8、跟琴学唱这一句,并指导学生唱得短促、轻快。9、老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学生唱所有带衬词的乐句,其余的老师唱。10、即时纠正错误。11、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1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在演唱中讲解实践。13、图色快表示曲调顺序巩固14、各种形式巩固练唱三、创编表演1、分组讨论,自选道具,设计表演唱。(笛子、羊头饰、书包、鞭子等)2、各小组展示、评议。四、结束部分随《一只短笛轻轻吹》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2、节奏问答并创编。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教学重点: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教学难点:创编表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一、组织教学1、师弹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表现不同的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聆听表演《木偶的步态舞》1、课件放一段木偶戏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3、说说木偶的形象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5、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6、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7、教师评价。8、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9、说说两部分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发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三、节奏创编1、师:同学们刚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师想问问大家木偶/怎样的/,请你回答的节奏与老师问的节奏一样长。2、学生答。3、继续问:你是怎么/表演的/4、学生继续答。5、学生问老师答。6、同学之间相互问答。四、聆听《猜调》1、老师问: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上卖?哪样长长在你跟前?想知道谜底就请仔细听。2、欣赏《猜调》并出示歌词。3、学生间说说刚才的谜底。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变化。5、
本文标题:2012-2013学年度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4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