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1。3高三语文组复读周测答案410份
高三语文第1页(共4页)高三语文第2页(共4页)精英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周测(1.3)高三语文答案1.B2.C3.D4.D5.B6.B7.D8.D9.B10.B11.C12.C13.A14.B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①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最合适。②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才符合。③句子中莫衷一是最合适。故选B。15.C(画饼充饥:应对“期望”,属于想象范围;“隔靴搔痒”和“扬汤止沸”意思差不多,但“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对应好。)16、D17.D(A句式杂糅,把“用于”改为“作为”或去掉“的费用”。B搭配不当,“挑起”改为“承担”。C不合逻辑,应是“我对那里周边的山路都很熟悉”)18.D(A成分残缺,“中医药界”没有谓语;B不合逻辑,“近200多公里”自相矛盾;C成分赘余,“众多”与“莘莘”)19、D【原文标点为“天下布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20、A(“会试”应改为“殿试”)21、B【“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文中无据】22、(1)面对危难苟且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得分点:临、苟、免、力各1分,句意1分)(2)泾原路钤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祸害,赶紧发文制止。【得分点:擅、度、亟、檄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俞献卿,字谏臣,歙(shè)县人。少年时和哥哥俞献可因为文学而闻名,都考中进士。俞献卿初次任职补授安丰县尉。有个叫贵宁的和尚,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的徒弟杀了他,到县衙欺瞒说师父出游了。俞献卿说:“我和贵宁友好,他没有告诉我而离去,难道发生异常了?”贵宁的徒弟脸色变了,俞献卿就把他抓起来,找出埋葬的尸体,全县大吃一惊。调任昭州军事推官,碰上宜州陈进叛乱,象州太守不能尽职,转运使发文通知俞献卿前往帮助他。等到达后,太守打算弃城逃走,俞献卿说:“面对危难苟且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不能取胜,不过一死而已,怎么能弃城逃走?”起初,昭州积存钱币极多,俞献卿全部用来买粮,积累了几万石,等这时大军到来,靠这供给军粮。授任殿中侍御史,担任三司盐铁判官。上书说:“天下粮食布帛日益消耗,物价日益上涨,想不损伤民力,是不可能的。现在天下粮食布帛的价钱,比祥符初年增加了几倍。人们都说禾苗没有长成就被官府收购,桑叶没有长出就被官府征购。”淮、浙盐利不丰厚,朝廷命令俞献卿前往经营,改立新法,每年增加盐税钱很多。恰好俞献卿的哥哥担任盐铁副使,调任开封府判官。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连续呈上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天,俞献卿在拟定的名单中。皇帝说:“这个人可以任陕西转运使。”当时边境上的将领大多通过事情请功,泾原路钤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祸害,赶紧发文制止。不久,敌人果然来了,杀害将士,填塞所挖的战壕而离去。调往京西。趁着入朝对答,极力陈述赵振可任将帅,范仲淹、明镐可以重用,并逐条呈上边境策略,很完备。授任福建转运使,回京任判三司盐铁勾院,多次升职担任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荆南知府,历任户部、度支、盐铁副使,凭着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的身份担任杭州知府。起暴风,江潮冲击堤岸,俞献卿大量征调士兵开挖西山,筑堤几十里,百姓感到便利。回京,主管三班院,掌管通进、银台司,最后担任应天府知府,以刑部侍郎官退休,去世。23.、(1)①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②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③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补充:(2)本诗结尾与《过零丁洋》在抒情方面有何不同。答: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5.(共6分,每空1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26.(共6分,每空1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8、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涉及鸟、鸟师、路人三个角度进行写作。(1)从鸟的角度。A、鸟为诱饵所捕,可以立意为:①不要被诱惑所迷惑;②不要自投罗网。B、大鸟撑开翅膀,众鸟合力齐飞,便带着网飞上了天空,可以立意为:①一个好汉三个帮;②人心齐,泰山移;③团结一心,力量大;④集体力量大于个人;⑤要有一个好带头人。C、太阳下山了,网中之鸟有的要飞回树林,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往东,有的朝西,翻飞竞争,闹成一团,不一会儿,整个鸟网当空落下。可以立意为:①心向一处使,才能成功;②想要成功,就要有共同的目标;③同心同德,团结一致;④思想(目的)与行动相反,就不能成功。(2)从鸟师的角度。A、鸟师抬着头,紧追着鸟网,可以立意为:①坚持不懈;②紧盯目标,不气馁。B、鸟师认为这些鸟都要各自回巢,方向一乱,鸟网就一定会掉下来,可以立意为: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把握事物规律,获得收获(成功)。(3)从路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了解事物,不可乱言。答案1.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高三语文第3页(共4页)高三语文第4页(共4页)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2.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激越,出人意料。后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3.C(第一空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即改换了原来的姓名。“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不符;第二空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弄假成真: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4.A。5.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6.D7.D8.B(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半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来指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9.【答案】D【解析】滋养:①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②养分,养料,如丰富的滋养。滋润:①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②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滋养,一般作拟人的修辞,荆楚文化对国画的作用,用“滋养”比较好。创作风格,一般多用形式多样,故第二空选“多姿多彩”。“绚丽多彩”多用于色彩繁多。“顽固”程度重,更能体现故乡的味道在人脑海中根深蒂固。框定: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处用“锁定”,强调难以摆脱。10.C【解析】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配,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辨析。“着眼”是指从某方面观察或考虑,“着意”是指用心、在意或留心,“11.(1)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试题解析】分析作者以杜诗开头的原因,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浣花草堂黄裳》阅读答案及解析(2014高考山东卷)(2)】《浣花草堂黄裳》阅读答案及解析(2014高考山东卷)(2)。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2).(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试题解析】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1)句中“清疏”“仙气”等是理解的重点,同时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是“难得”。(2)句中“梦游者”“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具体内涵,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及表达效果。(3).【试题答案】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的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4).【试题答案】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2(1).描写了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人们赏秋、乐秋之情。(2分)楼台为皎洁的明月所照亮,庭院里散发出秋花秋果的清香。赏景的人在美景下来来往往,也都是“笑吟吟地”。(1分)为下文作者抒发风雨悲秋之意做铺垫(蓄势)(答“反衬”亦可)。(2分)(2).“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这两句表面上写想来秋天也会使人悲伤,忧虑重阳节时多风多雨的天气。(2分)实际上“风雨”,一语双关(或比兴或象征),“风雨”不仅是自然气候的,更暗喻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零之意。(或答悲秋不仅仅为秋日自然风雨悲伤,更为南宋国运日衰、风雨飘零而悲)(2分)通过时节变化的描写反映作者对当时政局恶劣、国势衰微的忧虑之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悲叹。(2分)13(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食马者
本文标题:1。3高三语文组复读周测答案410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5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