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12化学复习知识点
2011初三化学知识点小结1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78%),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食品或灯泡;氧气占21%,性质较活泼,有助燃性,能供给呼吸;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金属焊接的保护气,通电发光可以做霓虹灯(物理性质)。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红磷足量;③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三、氧气的性质、制法,空气的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金属:2Mg+O2点燃2MgO(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3Fe+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非金属:C+O2点燃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S+O2点燃SO2(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H2+O2点燃2H2O(淡蓝色火焰)4P+5O2点燃2P2O5(产生大量白烟)(3)化合物:2CO+O2点燃2CO2(蓝色火焰)CH4+2O2点燃CO2+2H2O(蓝色火焰)注意: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3、制法:(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法:分解含氧化合物(化学变化)2H2O22MnO2H2O+O2↑2KClO32MnO2KCl+3O2↑2KMnO4加热K2MnO4+MnO2+O2↑①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双氧水)或固、固加热装置(氯酸钾、高锰酸钾)②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③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④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4、空气污染及防治(1)污染:固体颗粒:粉尘;有害气体:SO2、NO2、CO等。(2)危害:破坏建筑物、破坏植物生长、破坏资源、影响人体健康等。(3)防治:减少污染源、植树造林、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四、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用途1、物理性质: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②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③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CO2。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①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②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③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2011初三化学知识点小结2④验满方法:将带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4、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注意: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五、水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任意排放;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止滴漏;农业喷灌、滴灌)。3、水的净化:水的进化效果由低到高是沉淀、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沉淀中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4、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六、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等。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饱和溶液注意:Ca(OH)2和气体例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4、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溶解;溶解时放热的物质:NaOH固体、浓硫酸溶解。七、物质的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烧水时冒气泡)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打开汽水瓶盖,冒气泡)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2)结晶法:①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海水晒盐)②冷却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八、金属1、金属的物理特征: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汞为液体),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导电性最好的是银),有金属光泽(大多数是银白色,铜、金例外),有延展性,密度大、熔点较高等。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合金特性:硬度增大、熔点降低。3、金属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氢前)金属+酸→盐+H2↑Fe+H2SO4=FeSO4+H2↑(固体消失,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3)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前换后,盐要溶,K、Ca、Na不用)Fe+CuSO4===FeSO4+Cu(“湿法炼铜”原理)(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4、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011初三化学知识点小结3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5、铁生锈的条件: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防锈原理:隔绝空气和水;防锈的措施:涂油、刷漆、搪瓷、电镀等。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6、金属冶炼:3CO+Fe2O3高温2Fe+3CO2(红色粉末变为黑色)H2+CuO加热Cu+H2OCO+CuO加热Cu+CO2(黑色粉末变为红色)2C+Fe3O4高温3Fe+2CO2↑7、铁元素有+2价和+3价:根据不同反应,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不同。(1)铁生锈: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Fe2O3中Fe显+3价。(2)铁与酸或可溶性盐发生置换反应均生成+2价的亚铁盐。(3)铁的化合物和离子一般都有颜色:Fe2O3—红棕色Fe3O4—黑色Fe(OH)3—红褐色Fe2+溶液—浅绿色,如:FeCl2、FeSO4;Fe3+溶液—黄色,如:FeCl3、Fe2(SO4)3九、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酸、碱、盐的定义及通性酸碱盐定义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H+)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OH—)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中和反应)(5)酸+盐→新酸+新盐(1)与指示剂作用(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4)碱+盐→新碱+新盐(1)金属+盐→新盐+新金属(2)酸+盐→新酸+新盐(3)碱+盐→新碱+新盐(4)盐+盐→新盐+新盐常考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Al+6HCl==2AlCl3+3H2↑Cu+Hg(NO3)2===Cu(NO3)2+Hg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H2SO4+2NaOH====Na2SO4+2H2O3HCl+Al(OH)3====AlCl3+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NaOH+CuSO4====Cu(OH)2↓+Na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3NaOH+FeCl3====Fe(OH)3↓+3NaClNaCl+AgNO3====AgCl↓+NaNO32、浓盐酸、浓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瓶塞瓶口出现白雾。3、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在空气中质量增大。浓硫酸有脱水性,使纸、木材炭化。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4、氢氧化钠(NaOH)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固体做干燥剂。易吸收CO2而变质。5、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2011初三化学知识点小结4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6、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可做建筑材料,制石灰等。生石灰氧化钙可做干燥剂。7、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因水溶液显碱性)、苏打。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8、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9、复分解反应条件:气体、沉淀、水。常见沉淀:白色:CaCO3、BaCO3、AgCl、BaSO4、Mg(OH)2;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10、溶液的酸碱度与pH(1)pH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2)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不能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更不能伸入待测液。11、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草木灰)混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复合肥:KNO3、(NH4)2HPO4、K3PO4、NH4H2PO4化肥不合理使用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水体富营养化)、破坏土壤。主题二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1、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②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鱼、肉、蛋、奶、豆制品等。③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加热、紫外线、某些有机物(甲醛、酒精)2、糖类:①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②富含糖类的食物:面包、土豆、米饭等。3、油脂:人体的后备能源。4、维生素:①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②食物来源:水果和蔬菜。③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B:脚气病、贫血;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维生素D:佝偻病。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①Ca:主要分布骨骼和牙齿中,青少年缺乏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乏易患骨质疏松。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协助运输氧气,缺乏时易患贫血。③Zn: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低下。④I: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⑤F:缺乏会引起龋齿。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CO、甲醛、黄曲霉素、亚硝酸钠、吊白块、甲醇等。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除CO2、CO、H2CO3、碳酸盐以外)。2011初三化学知识点小结5常见有机物:甲烷CH4、酒精C2H5OH、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塑料、橡胶等。2、有机高分子材料:(1)天然材料:羊毛、棉花、橡胶(2)三大合成材料:①纤维:天然——羊毛、棉花、麻、丝合成——尼龙、涤纶②塑料:热固性塑料——电木插座热塑性塑料——塑料袋(聚乙烯、聚氯乙烯)(3)羊毛、棉、合成纤维的鉴别:将纤维灼烧,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烧纸气味的是棉,刺激性气味的是合成纤维。(4)合成材料(塑料)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超市有偿使用塑料袋);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研发可降解塑料。四、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燃烧条件:物质可燃;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灭火原理和方法(
本文标题:2012化学复习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7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