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2厦门质检文综试题
2012年厦门质检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3、《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14、“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版先秦时期的: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15、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16、“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是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17、《中华民国二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船运之利便,大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该材料可以反映: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D、上海面粉行业受到美国冲击18、图5是一枚名为“同盟胜利”的纪念章。对其所含信息解读错误的是:A、“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中、美、英、苏四国为“胜利”做出重大贡献C、“胜利”时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D、“34.9.2.”指的是1934年9月2日19、“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B、人民公社化C、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步入“黄金时代”。下列表述与之相符的有:①开创希腊城邦制度②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鼎盛③颁布《十二铜表法》④人文精神不断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D、三权分立制确立22、图6所示局面的出现A、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B、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加速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23、有学者认为,区域性使用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表2:模式特点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C、欧洲联盟D、上海合作组织24、图7为某学者关于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设想概念结构图。这一设想符合或顺应了: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不结盟政策③经济全球化潮流④多极化趋势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8、(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一种考试办法),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书·儒林传》)材料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面临肖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明史·选举制》材料三:年次八年课程规划第一年认字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注: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帮于课程并未另列)——《京师同文馆的八年课程表》(1876年)材料四: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几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清末各学堂的奖励出身制度全部废止。——《临时政府公报》第4号(1912年)材料五:欧美教育的现代化是镶嵌在欧美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能够找到教育现代转型的内在的逻辑线索,有哲学思想的线索、有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的社会制度变革的线索,欧美教育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后内在逻辑的结果,是欧洲文明和传统孕育了现代性和教育的现代化。——徐雪英《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演变路径》⑴材料一、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哪些特点?(6分)⑵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在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12分)⑶依据材料四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国人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9分)⑷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五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促进欧美教育现代化的原因,并概括指出欧美教育现代化和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动力差异。(10分)41、(15分)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世纪后期,虽然当时的西方经济理论已经开始流传到了日本,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发展自身的性质……和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有些格格不入。而德国历史学派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所谓古典主义,却似乎颇有市场。……在那个时期,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对日本的政治影响,并没有像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说英国等国家那样深远,毕竟明治时期的经济环境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经济环境不同同日而语。——雷鸣、项松《日本近代经济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之研究》材料二:他们却下意识地执行起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选择原理”,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删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日本的主要经济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7分)⑵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的依据是什么?此“失误”对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9年,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家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冯自由《革命逸史》材料二: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⑵材料二中体现的梁启超的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8分)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在拿破仑之前就把当时欧洲世界的许多旧的、维持了几百年的封建政治羁绊削弱了,把很多法律的、国家法权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摧毁了(上层建筑因惯性而继续存在),把很多有着古老而华丽的外貌的大厦毁坏了。在欧洲爆发的、后来接连好多年在欧洲上空呼啸着的台风(拿破仑就是台风的中心),又把很多这样的建筑一扫而光。……拿破仑加快了这种不可避免的毁灭。——(苏联)叶·维·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二:(拿破仑)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卷⑴材料一中“这种不可避免的毁灭”指什么?运用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加快这种“毁灭”的。(7分)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拿破仑政治、军事活动的局限性,并分析其影响。(8分)选择题:BABDD、DCBAC、CD38、⑴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功利性强(学而优则仕);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专制统治。(6分,任答3点即可)⑵变化:增加了西学内容;侧重于培养翻译、科技等实用人才。(6分)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门洞开;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洋务运动兴趣,迫切需要近代人才。(6分,任答2点即可)⑶特点:通过立法方式朝廷;带有反封建(革命)色彩;废除传统的经学教育;重视公民教育(培养国民意识)。(6分,任答3点即可)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3分)⑷原因: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2分)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分)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分)动力差异:欧美——自身孕育、发展;中国——外力推动。(4分)选做题:A、⑴理论:德国古典主义经济理论。(3分)措施:创办官营企业;政府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4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⑵依据:排除现代文明的精髓;以现代化发展尚未完全的德国为榜样。(4分)影响:建立了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4分)B、⑴变化:由保皇到革命,由主张君主立宪到倡导民主共和。(3分)背景:戊戌变法失败;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工具,民族危机沉重;民主革命运动不断发展,影响日增(4分,任答2点即可)⑵、“还原”。(1分)回归到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2分)理由:通过考察,认为美国民主共和不如英国君主立宪;(3分)中国国民素质低,不适合共和政体。(2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C、⑴资本主义必然取代封建主义。(2分)史实:打击保王党;击退反法同盟;颁布《民法典》。(2分,任答2点即可)说明: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传播平等、自由、博爱等民主革命思想;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瓦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3分,任答2点即可)⑵局限性:政治上与欧洲封建势力妥协,强化专制独裁统治;军事上以侵略和争霸战争为主。(4分)影响:破坏了人民主权和民族自决原则,激起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导致拿破仑政权覆亡。(4分)
本文标题:2012厦门质检文综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