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插入耳环”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5000件)设计者曹琪指导老师姚琢武夷学院机械教研室2016年6月武夷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插入耳环”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5、结构设计零件图3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13机械一班学生曹琪指导教师姚琢教研室主任XX2016年6月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之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插入耳环,制订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该零件的工艺过程中包括了铣平面、车外圆、钻孔、扩孔、攻螺纹等工序,工艺范围广,难易程度适合于工艺课程设计的需要。但唯一不足的是其精度稍低,为锻炼学生的工艺规程设计能力,特将其主要加工工艺公差等级由原IT9级提高到IT7级,延长了加工路线。也就是说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是在生产实际中零件的基础上略作改动的零件,特在此予以说明。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插入耳环,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用来给晾衣架的上端固定,以及其他一些功能。零件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将其固定住,然后将杆子插入孔中,只要通过两个零件就可以将杆子固定住了。(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标有表面粗糙度符号的表面有平面、退刀槽、内孔、键槽等。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低的是表面D、E,粗糙度为Ra50,粗糙度要求最高的是外圆Φ35,表面粗糙度为Ra1.6。该外圆也是插入耳环的主要设计基准。从工艺上看,键槽对Φ35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1,孔Φ32轴线对Φ35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5/50,可以通过使用专用机床夹具来保证。Φ35的公差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可以通过精车来保证。表面D、E精度要去不高可以通过粗铣来完成,Φ32孔的内孔粗糙度为Ra6.5可以通过钻床,然后再扩钻,可达到精度。C面通过粗铣就可以达到要求。A面也通过粗铣。对插入耳环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核后,可知该零件图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加工要求合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较好。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由该零件的功用和原始零件图可知,该零件材料为45钢,屈服强度为600MPA,该零件的形状不是十分复杂,因此毛坯的形状与零件的形状应尽量接近,Φ35轴的单边余量2.5mm,两边余量5.0mm,所以毛坯尺寸Φ40,在轴向方向3mm,所以毛坯轴向长度为150mm,所以用150×79×41的毛坯,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二)基面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制定中的重要工作,它是工艺路线是否正确合理的前提。正确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可以确保加工质量、缩短工艺过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与种类、提高生产率。(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Φ35mm轴为重要表面,加工时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尽量通过粗基准,加工出一个精基准面,因此应选择该Φ35mm轴线为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在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插入耳环是带有孔的零件。Φ32mm孔是精度要求最高的高的孔,俄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应选Φ32mm孔为精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还由于零件的要求是Φ35mm轴和Φ32mm孔在垂直度上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因此选择Φ32mm孔作为精基准,这样就保证精度要求最高的Φ35mm轴的加工精度,减少加工误差。在插入耳环的加工过程中,该孔还可以作为大部分工序的定位基准,加工其他次要表面,体现了“基准统一”的选择原则。(三)制定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模锻毛坯工序2粗铣二边表面D、E定位基准:外圆Φ35mm工序3粗铣C面定位基准:底面D面以及E面工序4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底面D面以及E面工序5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及车退刀槽Φ24定位基准:底面D面以及E面。工序6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7钻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以及R25外圆面工序8扩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以及R25外圆面。工序9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0精车Φ35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1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2攻螺纹M27×1.5-6h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3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4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5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6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方案二:工序1模锻毛坯,45钢正火,为机加工做准备工序2粗铣表面D、E定位基准:以任意端面为粗定位工序3粗铣C面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4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5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6车退刀槽Φ24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7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8钻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轴线工序9扩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0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1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2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3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4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5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6攻螺纹M27×1.5-6h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7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C面方案三:工序1铸造工序2时效处理工序3粗铣表面D、E定位基准:以任意端面为粗定位工序4粗铣C面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5钻、扩、铰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6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7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及车退刀槽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8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9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0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11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2攻螺纹M27×1.5-6h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3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4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5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C面工序16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方案四:工序1模锻毛坯,45钢正火,为机加工做准备工序2粗铣表面D、E定位基准:以任意端面为粗定位工序3粗铣C面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4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5车退刀槽Φ24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6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7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8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9精车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0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1钻、扩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2攻螺纹M27×1.5-6h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两边表面D、E工序13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4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5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6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C面方案五:工序1模锻毛坯,45钢正火,为机加工做准备工序2粗铣表面D、E定位基准:以任意端面为粗定位工序3粗铣C面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4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5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6车退刀槽Φ24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7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8钻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轴线工序9扩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0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1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2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3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4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5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6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C面方案六:工序1模锻毛坯,45钢正火,为机加工做准备工序2粗铣表面D、E定位基准:以任意端面为粗定位工序3钻、扩、铰Φ32的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4粗铣C面定位基准:底面D面以及E面工序5粗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6粗车外圆Φ27,倒角C1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7车退刀槽Φ24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8进行热处理调质工序9半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0精车外圆Φ35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1粗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2精铣键槽用铣床专用夹具,进行键的加工工序13车锥面,倒角C2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工序14钻Φ5的销孔定位基准:外圆Φ35mm轴线和C面工序15铣A面定位基准:Φ32的孔及C面
本文标题:1组插入耳环草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