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概述1.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将其互相穿套起来形成的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2.针织物:针织物是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的织物。3.纬编针织物:在纬编中,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纬编针织物。4.经编针织物:在经编中,纱线沿经向垫放在织针上进行编织,形成经编针织物。5.线圈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6.纬编针织物组成: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圈干包括圈柱和针编弧。7.经编针织物组成: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组成。8.针织物的主要物理和性能指标:线圈长度、密度、未充满系数和编织密度系数、单位面积干燥重量、缩率、脱散性、卷边性、延伸性、弹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勾丝与起毛起球。9.纬编机种类:圆纬机、针织横机、单双针筒袜机和手套机等。10.纬编机结构:成圈机构、给纱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以及一些特殊机构(选针机构、针床横移机构)。11.经编机种类:特利柯脱型经编机、拉舍尔型经编机。12.经编机结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和一些特殊机构(贾卡提花机)。13.机号:表明针的粗细和针与针之间距离的大小,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的针数表示。与针距的关系:机号越高,织针越细,针距越小,所能加工的纱线越细,反之亦然。14.组织表示方法:纬编:线圈图、编织图、意匠图。经编:线圈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穿纱对纱图。一、针织物的主要物理和性能指标1.线圈长度:指形成一个单元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2.密度:指针织物规定长度内的线圈个数,分横密和综密。横密:指针织物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内线圈纵行数。常用PA表示。PA=规定长度/圈距纵密:指针织物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内线圈横列数。常用PB表示。PB=规定长度/圈高3.未充满系数: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即f=l/d。系数越大,织物越疏松;越小,织物越密实。4.脱散性:针织物中纱线的断裂和线圈失去穿套联系后,线圈与线圈分离的现象。5.卷边性: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布边发生包卷的现象。6.延伸性X:针织物在受外力延伸时的伸长特性。7.弹性E: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后,针织物形状恢复的能力。8.成圈系统数:圆纬机上,指针筒周围所安装的导纱器及相应的编织三角系统的个数。反映了机械编织效率的高低。9.织针的成圈过程:钩针:退圈,垫纱,弯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牵拉舌针: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10.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①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是能够弯纱成圈②捻度均匀且偏低③细度均匀纱疵少④抗弯刚度低,柔软性好⑤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11.络纱目的:①使纱线卷绕成一定形式和一定容量的卷装,满足编织时纱线退绕的要求②去除纱疵和粗细节,提高针织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③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④对没有用完的纱线进行处理,进行再次卷装。%10000LLLX%10001LLLLE第二章纬编基本组织1、纬平针:1)定义: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2)结构:织物一面为正面线圈,一面为反面线圈,正面光洁,反面暗淡粗糙3)性能:①线圈歪斜:捻度越大,歪斜越厉害②卷边性:有明显的卷边现象③脱散性:横列纵行方向都有脱散性④延伸性:横向延伸性比纵向延伸性大4)用途:主要用于生产内衣、袜品、毛衫、服装衬里和某些涂层材料底布等。1、2、2、罗纹组织1)定义:双面纬编织物的基本结构,由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配置而成。2)结构:由一个正面线圈纵行和一个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形成的1+1罗纹。3)性能:①延伸性:1+1罗纹组织横向延伸性最大②脱散性:只能逆编织方向脱散③卷边性:基本不卷边④歪斜性:正反线圈纵行相间配置,所以不歪斜。4)用途:制作内衣、毛衫、袜口等边口部段,弹力衫裤,护膝、护腕和护肘等。3、双罗纹组织1)定义: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2)结构: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上配置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3)性能:①延伸性:比罗纹小,尺寸稳定性好②脱散性:只能逆编织方向脱散③卷边性:不卷边④歪斜性:不歪斜4)用途:制作棉毛衫裤、休闲服、运动服、T恤衫和鞋里布等。3、4、4、双反面组织1)定义: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交替配置而成。2)结构:一个正面线圈横列和一个单面线圈横列交替编织而成,为1+1双反面组织。3)性能:①延伸性:纵横向延伸度相近②脱散性:顺、逆编织方向都可脱散③卷边性:不卷边④歪斜性:不歪斜4)用途:生产毛衫类产品。第三章罗纹机和双罗纹机成圈工艺1.影响弯纱张力TM的主要因素:①给纱张力T0。T0↑TM↑②摩擦系数μ。μ↑TM↑③牵纱张力T’0。T’0↑TM↑④弯纱三角角度γ和弯纱深度X。X—,γ↑TM↓;γ—,X↑TM↑。2、织针、三角、针床、针角运动关系。3、上下三角配合关系:上下三角分为高低两档,分别控制高低踵针。4、上下针的成圈配合关系:三角对位:上针压针最里点与下针压针最低点相对位置关系,决定上下针成圈配合关系。①滞后成圈:下针先被压至弯纱最低点完成成圈,上针滞后于下针成圈。②同步成圈:上下针同时到达弯纱最低点与最里点形成新线圈。③超前成圈:上针先于下针弯纱成圈。5、成圈机件:①双反面机成圈机件:双头舌针、上下针筒、上下针槽、上下导针片、上下三角。成圈——双头舌针编织②横机成圈机件:针床、三角座及其三角。▲纬编花色组织:一、提花组织:(定义分类分辨织物、意匠图—组织图)①定义:按照花纹要求,有选择在某些针上成圈,不成圈地方以浮线的形式处于织针后面。②分类:单面提花和双面提花。1、单面提花:由平针线圈和浮线组成。有均匀和不均匀两种形式。2、双面提花:正面提花,反面结构有横条、纵条、芝麻点和空气层等。①完全提花(横条反面):编织时,每个成圈系统所有编织反面线圈的织针都参加编织。②不完全提花(芝麻点反面):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交替编织反面线圈。二、集圈组织:(意匠图—组织图)①定义:在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悬弧。②分类:单面集圈和双面集圈1、单面集圈组织:在纬平针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成。斜纹效应,绉效应,阴影效应。①单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效应在织物反面。有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因中间有平针横列,效应在织物正面。②双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反面。有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正面。2、双面集圈组织: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①畦编组织:集圈在织物的两面交替形成,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②半畦编组织:集圈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三、衬纬组织:(定义分类分辨织物)在地组织的基础上,沿纬向衬入一根或几根不成圈的辅助纱线而形成。衬入纱为衬纬纱。四、毛圈(定义分类分辨织物)①定义:由地组织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一种花色组织。②分类:普通毛圈、花式毛圈(提花毛圈、浮雕花纹毛圈、高低毛圈、双面毛圈)五、长毛绒:(定义分类分辨织物)将纤维束与地纱一起喂入织针编织成圈,使纤维以绒毛状态附着于织物表面,在织物反面形成绒毛状外观组织。六、复合组织:(意匠图—组织图)胖花:胖花纱线在织物反面不成圈,在织物正面地组织纱线不成圈处成圈。1、单胖:在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中,胖花线圈在同一枚织针只编织一次,其大小与地组织线圈一致。2、双胖:在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中,胖花线圈在同一枚织针连续编织两次,其大小是地组织线圈一半。第五章纬编选针机构1、选针机构分类:多针道,提花轮,推片与拨片式,电子选针机构。2、多针道选针机构:采用不同高度的针锺和相对应的不同高度针道的三角。每一高度三角针道的起针三角有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3、推片式和拨片选针机构:①某档推片处于中间,织针成圈②某档推片左出右进,织针集圈③某档推片左进右出,织针不编织4、给纱牵拉卷取:①给纱装置(简单消极):纱筒、导纱钩、上导纱圈、张力装置、下导纱圈、导纱圈。②牵拉装置:机架、底座、横轴、变速齿轮箱、变速细/粗调旋钮、牵拉辊、皮带、从动皮带轮、卷取辊。③牵拉卷取对织物的影响:平型纬编机上各个线圈纵行长度不等,造成作用在边缘纵行上的牵拉力小于中间纵行,部分因牵拉力不够而退圈困难。圆形纬编机上各个线圈纵行长度不等,造成织物圆周上的密度不匀,出现线圈横列呈弓形的弯曲现象。5、提花轮选针机构:①装高钢米,织针上升至退圈高度成圈②装低钢米,织针上升至集圈高度集圈③未装钢米,织针不编织。6、提花轮计算:E.g.在提花轮提花圆机上编织两色提花织物,机器路数为78路,总针数1740针,提花轮槽数120槽,试计算其花宽、花高、横移、纵移,画出段号作用顺序表。(8分)答:a)Bmax=60纵行(1.5分)b)A=T/Bmax=120/60=2(段)(1分)c)X=r/Bmax=60/60=1(段)(1分)d)H=AM/e=2X72/2=72(横列)(1.5分)e)Y=(A-1)/X=(2-1)/1=1(段)(1分)f)段号作用顺序:(2分)Ⅱ例题:1、根据下列单面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和三角。2、根据下列意匠图画两色双胖组织的编织图。成圈集圈浮线地组织线圈1胖花线圈ⅠⅡⅡⅠ
本文标题:1针织纬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