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课声的利用学案教学过程】一声与信息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些都是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实际上,通过声所能获得的信息远不止这些。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呢!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5、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6、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7、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8、医生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9、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二声与能量研究声与能量的方法(类比法)水波是一种波动声波也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使水面上的树叶随之起伏声波能使物体(如火焰)摇动吗?水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也能传递能量吗?演示声波能传递能量吗?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筋,火焰会摇动吗?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1、可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2、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超声波清洗牙齿知识拓展:(1)超声波有两个特点:1定向性好(频率高)2穿透能力强(2)次声波又叫亚声,它的来源广泛,传得远,穿透力强.(3)近几十年又发展起来一门新学科:仿声学小资料:超声波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云南白药的主要原科重楼,种子发芽一般需要两年多的时间.而经超声处理后,其种子发芽可提前1年半,只需4—5个月,发芽率由30%提高到9O%,其发芽周期缩短了2/3。所以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缩短,生长期会提前。1、超声波的利用:例(1)蝙蝠靠超声波捕捉食物,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2)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可以用来探测海底、鱼群。(3)“B超”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身体。(4)声波是一种波动,能传递能量,可以用来清洗牙齿、清洗钟表,除人体内结石。2、可闻声的利用:例(1)听音乐陶冶情操。(2)人们相互交流感情。(3)判断发声体的位置。(4)判断物体(如陶瓷)的好坏。3、次声波的利用:例(1)预测风暴、地震。(2)制造次声波武器。(3)某些动物交流信息。【五【试题精选】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2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4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5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7[2005·安徽]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8【2009•荆门市】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9【2009•威海市】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0(2006浦东新区)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11(08佳木斯)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12【2009•贵阳市】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_______。13【2009•茂名市】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___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___(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__。14【2009•齐齐哈尔市】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15(2006年潍坊市)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1);(2)。16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海底射一速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00m/s,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举一反三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____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____。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师: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大气水固体废物声音四、进入新课请同学们根据本节导航,认真阅读课本。内容:一、1.噪声和乐音有何不同之处?学生总结-------噪声的波形是无规则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2.请学生听音乐(欣赏),然后要求学生看书(同时放音乐)让学生归纳-----------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在做无规则振动(优先考虑)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二、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三、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音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音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音为____dB.(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生答,师生共同点拨).噪声的危害,观看实例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问题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小活动:在安静的教室播放音乐让学生按照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采取措施学生积极交流合作.3、小结:(生自己总结,师点拨补充,)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3).噪声的危害.(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4、课堂训练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面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你教室周围植树;D、早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本文标题:2-3声音的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