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精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用心爱心专心-1-选修1考点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前自主学习一、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内容:(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建立什伍组织。(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4)文化上,焚烧诗书。3.影响:(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中央集权;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疑点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指点迷津: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启示: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用心爱心专心-2-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2.内容:(1)前期:创立新制。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2)后期:实行汉化:①迁都洛阳;②移风易俗。3.作用:(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疑点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条件。指点迷津:(1)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些荒地都属于封建政府所有。(2)社会上大量流民的存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课堂精讲精练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背景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替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争霸战争的推动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代表利益新兴地主阶级指导思想法家思想用心爱心专心-3-措施一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二是改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制度影响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壮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例1】战国时期各国争相改革和变法的主要动机是()A.缓和与旧贵族的矛盾B.缓和与自耕农的矛盾C.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D.推动民主政治的需要解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国要想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实现富国强兵,方能达到目的,因而主要动机在于此。A、B、D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C变式训练: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解析: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他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进行变革,以便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服务。答案:D2.商鞅变法的特点和历史作用。(1)特点:①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②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④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是有重大影响。(2)历史作用:①积极作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用心爱心专心-4-建设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②历史局限: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例2】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建立县制解析:商鞅变法中提到废除井田制,即以法令的形式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答案:A变式训练: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废除井田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解析:上层建筑的变化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决定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质上就是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制的经济基础。答案:C特别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推行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打击奴隶制旧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与提倡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的法家思想不谋而合。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它不仅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制、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但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其推行的连坐法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同时也并未与旧制度彻底划清界限,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3.改革未必全都是向汉族学习。均田制的创设,就是建立在本民族传统基础上的,是对中华用心爱心专心-5-民族发展的一个贡献。
本文标题: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精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