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00年《云南日报》心历青铜之魂
题目:心历青铜之魂作者郭笑笙来源:中国知网云南日报2000年7月3日=18&CurRec=1&dbcode=CCND&dbname=CCND0008&filename=YNRB20000703C011&urlid=&yx=&v=MDM0ODc4VG5qcXF4ZEVlTU9VS3JpZlp1SnVGaWptVTczSUlsMFZQQ1BaYkxHNEh0SE1xSTlHRitzT0RSTkt1aGRobmo5正文古滇国的青铜器在当时无疑具有世界水准.它也是一部无字而形象的史书,透过当代人的眼光,会从中读出不同的内容。当这些青铜器和李良振、刁成志两位作家的心灵碰撞而融为一体的时候.熔铸在青铜器里的古滇人的不灭之魂从他们的笔下复活了——6月1日,山西太原市迎来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盛事——首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全国有230余部剧本参加了此次评奖.其中不乏已多次获过其它奖励、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如《抉择》、《虎踞龙蟠》、《马陵道》……等等。这些作品的参评。说明剧作家们很看重这一纯由专家评选的奖项,同时,作家们也想看看他们已经成名的作品在专家的眼里会有怎样的评定。经过数月的初评、复评,人们期待已久的结果在这一天揭晓。我省剧作家李良振、刁成志创作的大型民族歌舞剧剧本《青铜魂》与上述几部作品一起荣获金奖。孜孜十载锤炼就一部《青铜魂》古滇人铸造青铜器的艰难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了,但良振、成志夫妇锤炼一部《青铜魂》却整整用了十来年的功夫.真是十年磨一剑。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当他们以《葫芦信》、《洱海情波》、《阿星阿新》、《姑娘寨》、《藏民飞骑》、《希望的峡谷》、《金缅桂》、《古道之恋》等十多部影视、戏剧作品为观众熟知并赢得舆论好评时,他们已开始关注起了古滇国时期的青铜文化。经过他们无数的研究、踏勘、走访,凝聚成了如下的思想:“我国古代青铜器大多铸有铭文,以文字形式为后世留下史事。古滇青铜器至今未见任何记事的铭文。但仍然为今人留下了一部很古老的历史。古滇青铜器不以文字记史.而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叫绝的画面:农耕、纺织、渔猎、狩牧、祭祀、典庆、会盟、征赋纳贡、集市贸易、歌舞冶游,乃至野合催育、杀人祭柱……一切古滇时代人民的社会生话、风俗习惯、阶层等级、礼仪服饰、器皿用物、社交方式及思想情状。无不通过精美的青铜铸造工艺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它是一部用形象表述的古滇的历史。”面对这些精美绝伦、举世无双的众多的古滇青铜器。他们一次次感叹:“不论其冶炼铸造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其造型艺术的精湛程度,在两千年前无疑属世界一流水准。它充分显示了古滇先人的大智慧;可以说得上是人类文化创造的辉煌成就。”怎样把这些令世人叹为观止的青铜文化用艺术手段展示出来呢?这一直是困扰着许多不同门类的艺术家的一个难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二个切入点,”李良振说,而古滇青铜器有很多著名的器物,如滇王金印、牛虎铜案、贮贝器等等,我们的眼睛在它们历史光芒照射下甚至会眩晕困惑。良振、成志在苦苦地思考、探索着。他们发现。古滇国的青铜器可分为两类,一是装饰品、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另一类就是武器。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说明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有两面性。终于,一柄铜矛穿透迷茫.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划出了火解读破译“吊人铜矛”这是一件叫做“吊人铜矛”的青铜器.矛头靠柄的两边。各吊着一个铜人。这是一种装饰?一种图腾或禁忌?还是一种寓意的象征?这种造型的青铜矛,在全世界仅是云南出土过……李良振说:在石寨山、李家山出土的器物中.都见到过这件武器.被吊的人肯定是战俘或奴隶。用作家的艺术之眼去观照历史的时侯。那些远逝的岁月不再沉寂冷漠.而变得可歌可泣、可赞可叹、感人肺腑、荡气回肠.这两个铜人在作家的笔下复活了,并演绎出如下的故事——女的叫阿娇.是黑虎部落能歌善舞的王后,男的叫阿牛。是金牛部落技艺超凡的青铜工艺师。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黑虎部落的将军蒙索凯旋归来,虎王要杀俘虏阿牛来祭柱。阿牛的妹妹金雀妹为救哥哥,出示了一面精美的青铜镜。虎王被这高超的铸造技艺折服,觉得可用阿牛来铸造更多的用具和武器,阿牛死里逃生。大起大落的故事就这样迂回曲折地讲下去:虎王早年在与白熊部落的战争中受伤不能生育.却希望王后与将军蒙索为他生下继承人,然后杀蒙索灭口;蒙索极具野心。早想篡权掠美;原也是俘虏出身的王后与阿牛相爱;阿牛知道自己打造的武器越多,死的人也就越多。于是不惜以死抗争。故事围绕着权力、复仇、欲望、阴谋展开,但摧人肠断的爱情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为迫使阿牛铸造杀伤力很强的青铜机驽,虎王和蒙索以杀金牛部落的人相要挟.金牛部落的人面对生死与道义.也暴露了人性的弱点。整部戏矛盾冲突不断。高潮迭起。最后阿牛和月娇出逃被抓回.被双双吊在铜矛上……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但如果仅是这样.这部戏就不会有更大的意义。戏剧故事只是思想和观点的载体,作者有这样的立意:“古往今来。人类的先行者曾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高度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他们的非凡成就往往却被另一些贪婪的人利用为实现其野心的工具.反而摧残了人类的文明。这看来是工艺师与舞者的爱情悲剧,但说到底是人类社会至今仍在延演着的历史悲剧。”作者也不是简单的反对武器。反对的是侵略和仇杀。值得称道的是,这样的思想却不着一字、不露痕迹地融在故事中.这便是功力。那些精美的青铜器.也自然地通过道具、人俑舞和工艺师的作品展现出来。那么什么是青铜之魂呢?这就是作者所揭示的追求光明、善美、幸福与和平,并为之舍身奉献的精神。今人与先人的心灵对话此次获奖的《青铜魂》,最初只是作者于1987年写的一个舞剧提纲,叫《青铜血》,又改名为《青铜王国》。李良振说,后来考虑到舞剧表现的幅度有局限.不能充分表现古滇青铜器的思想内涵和它背后激动人心的故事,也试过电影的形式,并写了一个提纲。还有人建议用滇剧等艺术样式来写。但考虑到今天观众的口味,还是歌舞剧的形式容易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这一形式有足够的表现空间,也可让道具、舞美、服装、音乐、舞蹈等创作者充分发挥。1992年,他们开始歌舞剧的创作。九年来反复构思.多方征求意见,六易其稿。著名剧作家胡可看了这个本子后说:这是经过锤炼的成熟之作,歌词写得颇见功力,如果作曲、编舞、舞美、演员和导演都能和剧本相称,此剧当是一部佳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舞蹈家资华筠说:剧本读了三遍。很佩服作者的才华和功力,这个题材很有意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都十分鲜明。对云南丰富的民族歌舞有充分的表现,又超出了原始歌舞的形式.是一个纯正的剧本,不同于一般流行的音乐剧,各方面通力合作,是完全可以搞成一个精品的。中央芭蕾舞团团长李承祥说:这样的作品,将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力作.如果各方面优化合作,一定能成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力作。我省的几位剧作家也对《青铜魂》给予了很好的评价。金重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而更有主体性,更有象征意义,不能以单纯的真实来要求。包钢说:该剧把凝固了的历史变为活的历史,是作者以当代人的观点去审视这段历史。它不是历史剧,它是作者由吊人铜矛引发出的联想和思考,再通过戏剧而加以提示。甘昭沛说:剧本的立意很好,有其多义性,不同的观众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古滇人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我们也可从剧中感受到另一种真实,因为故事所依托的青铜器和青铜时代以及自然环境是真实的;它表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战争方式,以及祭祀、典庆、歌舞等等,也是真实的存在过,有些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继续存在着;它所表现的人性和人民的希望、信念及精神在今天也真实的存在着。通过作家的笔,我们问及作者获奖归来的情况,有一首李良振、刁成志此次去领奖时顺便登临五台山而填的词及自注可作为回答——《水调歌头·五台抒怀》“相扶大智路,登高上五台,放眼清凉世界.群峰扑面来。回首云山风雨,多少崎岖坎坷。此日付尘埃。凌空一呼啸,雄风起壮怀。走绿野,铸铜魂。摘全牌。宝刀在握,锋芒未让少年才。神游昆明往事,梦回花花世界,真情岂可衰!安得子山笔,从容登五台。”(注:龙年六月三日良振与成志赴太原领奖。同登五台山,赋水调歌头杼怀。庚信字子山,南北朝人。晚年作哀江南赋。杜甫诗曰: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五者,亦谓走向绿野、青铜魂、阿昌刀、昆明往事、花花世界等五部排演筹拍中之影视剧也。)写此稿时,《青铜魂》正由昆明市文化局组织排练。前三幕已作曲试唱,不注:此文发表于2000年7月3日《云南日报》文化周刊
本文标题:2000年《云南日报》心历青铜之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