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A.制糖厂B.高级服装厂C.瓶装饮料厂D.水产品加工厂2.微电子工业在硅谷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B.知识和技术C.原料D.廉价劳动力3.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A.葡萄酒厂、羊毛衫厂、水果罐头厂B.服装加工厂、羊毛衫厂、水果罐头厂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4.就工业生产的投入要素而言,下列产业中,既需投入大量资金,又需投入较高技术的产业是()A.食品工业B.煤炭工业C.石化工业D.纺织工业5.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厂的区位属于()A.原材料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6-7题。工厂成本分析集货费加工费工资甲3512乙459丙857丁55146.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①电视机装配厂;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制鞋厂。A.①③B.②⑤C.②③D.①⑤8.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三湾一海”地带,其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是()A.劳动力B.原料C.交通运输D.技术力量9.下列企业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的是()A.食品厂B.服装厂C.电子厂D.冶炼厂10.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1.读有关工厂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高棉花产量低小人口密度大②①③④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③②④水体污染①确的是()A.①钢铁厂②水泥厂③造纸厂④飞机厂B.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飞机厂④钢铁厂C.①造纸厂②水泥厂③钢铁厂④飞机厂D.①造纸厂②钢铁厂③飞机厂④水泥厂12.下列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②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③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15题。13.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14.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15.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16.世界上工业联系全球化比较典型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轻纺工业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17.下列工厂之间存在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的是()A.皮革厂、纺织厂B.炼铁厂、炼钢厂C.化工厂、电镀厂D.糕点厂、家具厂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化工业区域集中在____地区()A.劳动力密集B.原材料密集C.商品密集D.技术密集(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下图为某地区工业发展的两个阶段,读图完成19-20题。19.在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的特点是()A.重视专业分工B.联系少C.团结协作D.产品雷同20.阶段Ⅱ和阶段Ⅰ相比,对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是()A.利于工业的集聚B.企业资本的集中程度较低C.利于实现规模经济D.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下图中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阶段Ⅰ阶段Ⅱ不同的企业专业分工联系销售ABC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新厂。据此回答21-22题。21.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是()A.劳动力价格低B.地价便宜C.技术力量强D.交通便利22.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和主要优势是()A.该地工业基础好,为家具生产求得较便利的工业联系B.有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C.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D.有充足的原料供应下图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回答23-24题。23.该跨国公司最终选择在中国北京兴建该厂的原因是()A.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B.水源、动力充足C.劳动力价廉质优D.市场前景广阔24.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这种现象反映了()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加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D.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最优的区位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据此回答25-26题。25.关于温州制造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以原料导向型为主B.劳动力投入较少C.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特色)D.产品大量销往国外26.“硅谷”的许多企业把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墨西哥、东南亚等地。是因为()A.新厂址有劳动力、土地、住房便宜的优势B.新厂址交通更便捷C.“硅谷”的土地已被占用殆尽D.“硅谷”的污染日趋严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分)二.综合题(12分)27.(06江苏高考)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下图1是“攀枝花市及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00-400-300-200-100-0每千人拥有量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世界(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至少4点)(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_,B表示_______,C表示_______。(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答出3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瓶装饮料不方便运输,宜接近市场;AD属于原料指向型,高级服装则要技术。2.B【解析】微电子工业属于高技术工业,主导因素为知识和技术。3.A【解析】葡萄酒厂、羊毛衫厂、水果罐头厂都应接近原料产地,对原料就地及时加工。4.C【解析】石化工业对资金和技术要求均较高。5.D【解析】啤酒、家具、面包均属于不宜运输或不宜长期储藏的,宜布局在市场。6.B【解析】经济效益高的应为成本支出最少的,即乙地。7.D【解析】丙地工资水平最低,说明劳动力廉价,因此选择劳动力导向型。8.C【解析】日本本国资源缺乏,工业集中于沿海,主要是利用方便的海运条件。9.D【解析】考虑布局于居民区下风向的应是对大气有污染的,冶炼厂有大气污染,其余三厂无大气污染。10.A【解析】棉纺织需要大量棉花作原料,也需大量廉价劳动力,①最佳。11.C【解析】造纸厂产生水污染;水泥厂和钢铁厂产生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飞机厂产噪声污染。12.B【解析】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确实已很发达,甚至趋于完善,工业区位选择仍受其影响减弱,并非不受影响。13.C【解析】由图可知,甲类工厂投入比例中,原料所占比例最高,运费所占比例最低,说明甲靠近原料产地;应属原料指向型。14.D【解析】乙类工厂科技投入比例最大,属技术指向型。一般该类产品具有质轻体小价值高特点,且一般布局在技术密集、交通发达地区,而对原料依赖很小。15.D【解析】丙类工厂工资投入占有较大比例,属劳动力指向型,现阶段适宜布局在我国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中、西部地区。16.C【解析】由于汽车生产的标准化,全球各地均可通用零部件等,使其工业联系具有比较典型的全球化特征。17.B【解析】由铁到钢是冶炼工业的升级过程,所以炼铁到炼钢之间存在工序联系。18.D【解析】20世纪90年代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技术工业的升级换代时期,所以专业化工业区域集中在技术密集的地区。(二)双项选择题19.BD【解析】从图中可见,不同企业均生产终端产品,直接销售,缺少专业分工和协作。20.CD【解析】阶段Ⅱ表现为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密切协作,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21.AB【解析】该公司原在台湾,后将工厂迁至珠三角,主要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地租(降低成本)。22.AC【解析】长三角经济腹地广阔,工农业发达,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高,这是其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23.CD【解析】跨国公司最终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是利用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24.CD【解析】跨国公司的汽车工业生产趋向于分散,汽车工业进入我国,主要是为了接近市场,AB说法是错误的。25.CD【解析】温州制造业大多属劳动力指向型,劳力投入多,定制生产,产品多销往国外。26.AC【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迁至得州、墨西哥、东南亚,以充分利用劳力、土地、住房便宜的优势。二.综合题27.【解析】(1)攀枝花因为其附近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2)因为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根据流程图中各环节的关系,采掘出来的矿产资源应该是铁矿石和煤炭,而根据B箭头指向的焦炭可以推测B为煤炭,则A就为铁矿石,AB指向的工业是C,很显然C是钢铁工业。(3)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工业布局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同时也注重对环境的保护。(4)图示地区东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矿产区,加上东川附近水力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炼铜工业。【答案】(1)接近铁矿,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2)铁矿石煤炭钢铁(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4)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本文标题: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0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