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2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
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2.统计工作的基础是()。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3.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A.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B.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C.内容与本质的关系D.时间先后的关系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6.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入C.该市所有自行车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7.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A.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单位进行调查B.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进行调查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D.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8.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是()。A.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C.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D.确定调查单位的目的不同9.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标志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10.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C.二者兼而有之D.二者都不是11.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12.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5000元,最低者为2000元,据此分为5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A.700B.600C.560D.8013.将某班级学生按身高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A.单项式分组B.组距式分组C.既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又可以是组距式分组D.以上均不对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50,则末组组中值为()。A.550B.600C.400D.45015.将某地区100个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A.企业个数B.企业主营业务收入C.企业总人数D.企业的隶属关系1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17.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8.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若比较其标志变动度,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而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极差D.均方差20.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846.4万元,要研究该地区40个企业的状况,则()。A.1000人为总体单位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B.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标志总量C.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单位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D.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21.在时间序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22.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A.增长B.降低C.不变D.与物价上涨幅度一致23.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反映、指导和()。A.监督B.掌握C.调控D.总结24.修改统计报告时,观点的审核在于审核观点的()。A.完整性B.正确性C.实用性D.时效性25.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的部门是()。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政府综合统计机构D.地方各级政府26.计算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时,确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调查方式是()。A.主观选样B.随机抽样C.主观选样和抽样相结合D.全部入样27.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季一次,其中限额以上部分()。A.每周一次B.每月一次C.每季一次D.每年一次28.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该证书的制订部门是()。A.统计部门B.质监部门C.质检部门D.技术监督部门29.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入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九位校验码填()。A.AB.BC.CD.D30.工业总产值计算的依据是()。A.现行价格B.期初价格C.期末价格D.平均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0道题,共20分)1.统计分析阶段的任务包括()。A.搜集完整的原始资料B.准备系统的、条理化的综合资料C.分析和评价所掌握的统计资料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E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2.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A.所研究问题比较重要B.没有能力进行全面调查C.重点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D.调查目的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只须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少数重点单位能满足需要E.经费充裕3.选择分组标志应考虑()。A.研究目的与任务B.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C.现象所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D.与过去的分组标志一致E.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生活质量B.2001年~2005年原煤产量87.4亿吨C.某家庭年收入5万元D.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瓦E.空气污染5.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期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E.总速度6.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A.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C.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E.应根据基期或报告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7.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包括选题定向、收集资料、标明观点和()。A.谋篇布局B.遣词造句C.润色修改D.规划结构E.总结归纳8.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凡通过一些调查方法能够满足需要的,不得组织开展全面调查。这些调查方法包括()。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行政记录D.重点调查E.经验推估9.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控股情况,2005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将企业控股情况分为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和()。A.私人控股B.单位控股C.港澳台商控股D.外商控股E.其他10.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的方面有()。A.土地购置B.职工住房公积金C.房屋和建筑物D.工会经费E.机器设备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20道题,共20分)1.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2.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5.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6.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分组,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析。最后形成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7.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如分析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等。8.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标志变动的大小。9.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10.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11.如果基期或报告期的资料不全,就不能计算总指数。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属于静态指数。13.撰写统计报告时要选择有待于研究的题目、选择可深入研究的题目、选择观点没有争议的题目。14.所谓遣词造句,就是要在观点明确的基础上,按照事先拟定的框架结构,把收集、整理好的文字、数字、图形,根据说明问题或阐述观点的需要有机地组合起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批发单位、2000万元的零售单位、2000万元的住宿和餐饮单位。15.国家统计局编制CPI的基本方法为:固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在篮子中的权数,通过对比报告期与基期的权数金额反映价格变动情况。16.企业划分指标中,从业人员是指全年平均人员数。17.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用6位阿拉伯数字分为3层,每层2位,分别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18.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其成立时间填恢复设立的时间。19.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四、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10分,其中每组2分,3道题,共30分)(一)为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题目:1)题干中的变量是()。A.从业资格考试的情况B.分数C.人数D.合计数2)题干中200人的平均成绩是()。A.74A.74.1A.75A.75.13)题干中200人的成绩标准差是()。A.10.45A.10.54A.1.45A.11.544)题干中分组数列的离散系数是()。A.0.16A.0.14A.0.15A.0.135)离散系数的意义是()。A.离散系数越大,均值的代表性越强B.离散系数越大,均值的代表性越弱C.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的代表性越强D.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的代表性越弱(二)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单位产品成本(元/吨)产量(吨)甲3503205060乙1801765050若根据上表资料编制两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1)总成本指数为()A.105.66%B.118.04%C.92.05%D.98.45%2)产量总指数为()A.114.86%B.113.21%C.86.94%D.87.06%3)成本总指数为()A.96.57%B.93.33%C.105.88%D.106.65%4)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A.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5.88%,增加2117元B.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6.67%,增加2000元C.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6.67%,减少2000元D.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3.43%,减少1235元5)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A.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13.2
本文标题:2012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2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