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2009环境监测试卷C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4页南昌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试卷编号:(C)卷课程编号:H58020003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考试形式:闭卷适用班级:环境科学071班姓名:学号:班级: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专业:环境科学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评阅人1、环境监测中新的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但_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位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仍然是环境监测中的四大主要分析方法。2.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是降尘;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是飘尘;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是TSP。3.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4.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5.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6.电位分析中,通常采用加入TISAB的方法来控制溶液的总离子强度、pH值、掩蔽干扰离子。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6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得分评阅人第2页共4页1.在水样中加入__D____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动。A、H2SO4B、NaOHC、CHCl3D、CuSO42.测定底泥样品中含油量时,其脱水方法应该采用___D____。A、风干B、烘干C、晒干D、无水硫酸钠脱水3.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A)A、消解、蒸馏、萃取B、消解、萃取、蒸馏C、消解、蒸馏、挥发D、蒸馏、消解、萃取4.测定水样中挥发酚时所用水应按___D_____法制得。A、加Na2SO3进行再蒸馏制得B、加入H2SO4至pH<2进行再蒸馏制得C、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D、加NaOH至pH>11进行再蒸馏制得5.测定某化工厂的六价铬含量,其取样点应是___B______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6.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B)℃,(D)kPa时的体积为标准状态的。A、20B、0C、25D、101.325E、7607.水样的保存方法有___ABDE_____A、冷藏或冷冻法B、加入生物抑制剂C、加热D、调节pH值E、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8.空气污染监测采样布点方法有__ACDH___。A、同心圆法B、对角线法C、扇形法D、功能区法E、棋盘法F、蛇形法G、放射状法H、网格法9.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___ABC______;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B、加HgSO4掩蔽Cl-C、加Ag2SO4D、加热回流30分钟10.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___ABCD______;A、地表水B、地下水C、饮用水D、工业污水E、降水三、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5分)得分评阅人1、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1分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1分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1分第3页共4页2、等速采样在烟尘浓度测定时,1分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速采样2分3、土壤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1分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分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1分4、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SI),1分系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15)min沉降后,1分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计)。1分5、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1分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1分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1分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得分评阅人1、环境污染有哪些特定?答:(1)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往往随时间而变化。(2)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的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为了正确表述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单靠一个点监测结果是不完整的,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科学地制定监测计划,才能得到较全面而客观的反映。(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包括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发展水平、民族的习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每个要点2分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这五类地区如何界定?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分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2分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2分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2分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分第4页共4页3、请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监测断面的设置有哪些原则?每个要点2分答: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得分评阅人以均数控制图为例,如何分析判断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画出均数控制图)。答:5分第一条线为;统计值为X+3s,上控制限0.5分第二条线为;统计值为X+2s,上警告限0.5分第三条线为;统计值为X+s,上辅助线0.5分第四条线为;统计值为X,中心线0.5分第五条线为;统计值为X-s,下辅助线0.5分第六条线为;统计值为X-2s,下警告限0.5分第七条线为;统计值为X-3s,下控制限0.5分均数控制图的使用方法:根据日常工作中该项目的分析频率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每间隔适当时间,取两份平行的控制样品,随环境样品同时测定,将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X依次点在控制图上,根据下列规定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1分1)如此点在上、下警告限之间的区域内,则测定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环境样品的分析结果有效。1分2)如此点超出上、下警告限,但仍在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内,提示分析结果开始变劣,可能存在失控倾向,应进行初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1分3)若此点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表示测定过程失控,应立即检查原因,予以纠正。环境样品要重新测定。1分4)如遇到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时(虽然数值在控制范围之内),表示测定有失去控制倾向,应该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纠正。1分5)即使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尚可以根据相邻几次测定结果的分布趋势,对分析质量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1分当控制样品测定次数累积更多以后,这些结果可以和原始结果一起重新计算总均值、标准偏差,再校正原来的控制图。0.5分
本文标题:2009环境监测试卷C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2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