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10.07全省民族地区党建会议-肃南县交流材料4
贴近实际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服务发展打造素质优良队伍中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2010年7月)肃南县是全国唯一的以裕固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面积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4%,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292个,党员3894名。作为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队伍、强堡垒、聚民心、促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长久之计,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立足牧区实际,不断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富有牧区特色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一、抓关键,创新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教育途径我们注重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中的骨干作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对党员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切实加强教育培训,确保党员干部有能力干事。一是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网络。通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2—成了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乡镇流动党校、远程教育站点、技能培训基地为主体,省内外实训基地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和县、乡、村“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组织构架。二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途径。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党校培训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党性教育与素质提高相结合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万名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民族地区村干部走出去培训工程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网络课堂、流动课堂、专家课堂、技能课堂、研讨课堂、红色课堂“六大课堂”作用,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教学、远程教育、科技下乡等教育培训形式,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党组织负责人引导学、党员干部认真学的良好局面。先后组织党政干部、农牧村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赴外培训14期,培训600多人次;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213期,培训9000多人次,使每一名农牧村劳动力均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破解党员教育培训难题。针对农牧民党员居住分散、随季节流动性大难集中的实际,我们充分发挥乡镇“流动党校”和村级“党员流动活动室”便捷高效实用的功能,深入开展“双流动”教育培训活动。坚持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配齐帐篷、电脑、电视、摩托、投影仪、发电机等设备,整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电化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实用性培训教材,在相对集中的冬春季节,开展“大集中”培训;在流动性大的夏—3—秋季节,按照“相邻就近、方便实效”的原则,划片分组开展“小分散”培训,把党校搬进牧民帐篷,把知识送进党员家中,破解了牧区党员教育培训“来不了、学不懂”的难题,确保了全覆盖。二、抓载体,搭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开展务实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注重搭建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使每个党员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利益面前能让出来,日常工作能看出来。一是深入开展便民服务代理活动。充分发挥乡镇、片、村便民服务代理中心(点、室)作用,大力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度,配强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提供经费保障,使乡镇机关干部工作重心下移,直面群众开展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了服务群众“短腿”和群众办事难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树立了良好形象。2007年以来,全县各乡镇代理中心(点、室)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495起,为群众代理事项3643件(次),协调县直部门单位帮助农牧村解决难题376件(次),据不完全统计,共为农牧民群众节约办事费用300多万元。二是深入开展“三队三强”实践活动。在农牧村以组建支部服务队强化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帮扶队强化先锋作用、组建能人示范队强化培带作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三队三强”实践活动,并对并对无职党员“授衔定责”,积极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桥梁,形成了“支部引路、党员创路、—4—群众上路”的良好局面。止目前,组建支部服务队100个,党员帮扶队136个,能人示范队124个。通过“三队三强”活动的开展,使全县8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被聚集到产业链上,走上了靠暖棚养殖、旅游服务、劳务输出、屠宰贩销等产业发家致富的路子,有230多户实现脱贫致富。2009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98元。三是深入开展“先锋争创”活动。按照“一个类型一个主题,一个地方一个特色”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组织农牧村党员围绕“党群同致富、共建新农村”,争当创业先锋;组织社区党员围绕“服务居民群众、共建和谐社区”,争当奉献先锋;组织机关党员围绕“服务全县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争当服务先锋;组织企业党员围绕“立足岗位奉献、促进企业经营”,争当岗位先锋;组织事业单位党员围绕“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争当行业先锋,促使各类党员在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和各自岗位上体现先进性,不断拓展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营造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2007年以来,先后有130多名各行各业党员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农牧村致富带头人、科技能手,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抓保障,健全关爱党员、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稳定队伍、激发活力,采取多种途径关心关爱党员,以经费保障为重点,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了较好的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促进了党内和谐,推动了社会和谐。—5—一是健全完善了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制度、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办实事制度、农牧村(社区)离任干部和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定期慰问困难党员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访民心、解民困”活动,通过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帮项目,促进农牧村困难党员致富奔小康,促进社区下岗职工党员实现再就业。2007年以来,共为60岁以上农牧村(社区)离任干部、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91.2万元;在去年为村干部每人每月增资100元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有关政策规定,年人均工资达到8600多元。二是健全完善了城乡组织互助机制。着眼于构建城乡一体的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党群部门与班子软弱涣散村联建党支部、涉农部门与经济薄弱村联建党支部、经济部门与自然条件差的村联建党支部”的思路,县直部门单位党组织与101个农牧村党支部结成“1+1”共建对子,选派101名科级后备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示范点创建制度,通过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促、共建联建”活动,建立城乡“支部共建队”、“干群帮带队”、“党群联心队”,促使城乡党组织互动交流、党员干部双向培养、工作共同推进,实现了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07年以来,县直部门单位共为农牧村解决实际问题350多件,发展生产项目6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300多万元,与农牧村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200多场(次)。—6—三是健全完善了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决策、管理、监督,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凡属党内重大问题,都要经党委会议或党员大会讨论,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肃南县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施细则》,成立党代表工作联络机构,按照“简便、易行、灵活”的要求,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提案建议、联络党员等活动,畅通党内信息沟通反馈渠道,保证了基层党员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反映、认真落实。我们紧贴牧区实际,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经验,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自治县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本文标题:2010.07全省民族地区党建会议-肃南县交流材料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3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