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1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一、全卷书写(2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二、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1.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博识嗔视(chēn)洗濯(zhuó)家喻户晓猝(cù)然长逝B.庖代遒劲(qióu)熹微(xī)一视同人遍稽(jī)群籍C.意测诘责(jié)扶掖(yè)进退维谷孜(zī)孜不倦D.驻足讪笑(shàn)攫取(jué)正襟伟坐惟妙惟肖(xiào)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初春的黄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季节。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C.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考复习的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B、为贫困地区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回觉得开卷有益....。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4.名著阅读。(3分)名著《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故事有、和等;智者的化身是,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现已演化为成语的有和等。5.综合实践。(3分)从下面两段关于汉字教育的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材料一:韩国多位前总理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并学习“书道’.材料二: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开设书法课程,也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有的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答:6.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家书抵万金。(《春望》)(4)在陆游《游山西村》中,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蕴含人生哲理的两句诗是:“,。”(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以魏尚自比,运用典故表达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渴望的两句诗是:“,。”(6)《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三阅读(38分)(一)古诗词鉴赏(3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1分)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写法或内容方面作简要评析。(2分)答:(二)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分)【甲】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2缰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选自《宋名臣言行录》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an)粥不充,日昃(ze)始食,遂大诵六经之旨,慨然多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或.夜昏怠()(2)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4)感泣辞.母()10.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1分)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B.①扶苏以.数谏故②以.衾拥覆C.①辍耕之.垄上②去之.南都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11.下列句中与“辄以水沃面”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以中有足乐者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可以为师也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翻译句子(2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13.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乙文范仲淹是:。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填写两个)(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灯光是一种毒品》艾先立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辩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相关链接】: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干道”夜景景观。景观二,由百余栋公共建筑“里光外透”和200栋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的“都市辉煌”夜景景观。景观三,由18片居住小区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楼门灯光、楼名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万家灯火夜景景观。14.阅读选文,概括列出人工光有哪些危害?(3分)15.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6.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17.文章第⑤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的建议,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2分)18.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就该市夜景工程的利弊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3分)(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问题(13分)一碗米粉徐全庆[来源:学科网]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3摇头,态度很坚决。⑵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⑶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⑷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⑸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⑹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⑺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⑼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⑽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⑾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⑿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⒀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摘自《天池》2011年第1期)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4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