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2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指导材料
1记叙文的阅读1.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以写入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表达。2.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但有些时候记叙的某些要素可以省去一些,因为这些要素不需作者交待读者就明白。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记叙分为概括叙述和详细叙述。4.记叙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5.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如《雨中登泰山》。运用此种方法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安排好顺序,不能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笔墨。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如《祝福》对祥林嫂一生的描写就是用倒叙手法开头的;倒叙的另一种情况是,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某个精彩的片断,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写到开头叙述的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采用这样的倒叙。总之,无论是“因果倒置法”、“后事前提法”,还是“回忆法”,都是为了制造悬念,抓住读者;或是为了突出人物,表现主题;或是为了结构变化,形式翻新。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内容,或是对叙述事件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作简要的介绍,或是对事件的发生做某些解释说明。如《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用来反衬成年的闰土,以深化形象;《包身工》中也插入了“包身工”的来源和资本家雇佣包身工的原因以及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样两段插叙。在运用插叙时应注意:1、插叙是为鲜明地表达文章中心服务的,切不可为了追求形式的新奇而“节外生枝”;2、插叙不宜过于频繁;插叙的内容,一般来说是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不能喧宾夺主;3、插叙在文字上应该有明显的标志;4、莫把人物直接讲述往事误为插叙。补叙,在主要或重点情节叙述后,对其有关情况进行补充性叙述的写法。此种写法不但使前述情节得到充实,而且可使记叙进程曲折有致。如《藤野先生》中即补叙了某个日本学生出布告在“漏”字旁边加圈这一细节。6.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种亲切感和真实感。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有时单独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叙述,有时两种人称交叉使用。7.记叙的中心和详略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记叙的详略即详写略写,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8.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的描写,重点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9.散文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杂文等。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2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先说内容。作者不论是述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或许这种感受是济南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以至于感受力“钝化”了)。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子民备受异族人的欺侮的悲惨现实。再说形式。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我们读过鲁迅、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它们无一不是精思巧构、自然顺畅而又奇妙独异之作。因为作者对所写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得以实现。如细致探究,具体情况又各显不同。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如朱自清的《背影》抓住父亲背影这一细节大做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不厌其烦地写来。正因为有这样的精描细绘,后面的“我的眼泪又来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样的抒情语句才有出处,才落到实处。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景况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诗意就从这种精描细绘中来。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看看这样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虽然平白如话,但写得很动情,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有时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分外引人关注,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最后写道: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另外,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春》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其中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这些内容上的意味、情致和形式上的变化、创新,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通过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认,通过多多接触各种不同的散文作品,多多磨炼我们的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悟性,才能体会得到,才能体会得深透。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这既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又道出了散文欣赏的特点。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数散文作为“记叙文”教学。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选材自由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3义和美质的发现。阅读散文,要仔细体会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获得启迪和美感。散文形式的特点,在叙述方式上,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在艺术表现上,往往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或侧而暗示;在结构和行文上,追求自然的节奏。阅读散文,要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出作品内含的情、理、意、味。10.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使儿童受到教育。童话的篇幅较长,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形象丰满。童话可分两种,一种与寓言相近,另一种与小说相近。童话语言应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童话的寓意往往通过具体形象显示。作者塑造真、善、美的形象,并赞扬、歌颂他们;刻画假、恶、丑的形象,并批判、鞭挞他们。童话及其特点童话是口头文学和儿童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按人物形象划分,可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本课属于常人体童话,是以描写通常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夸张为主要手段,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给以折光的反映。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重要特征是夸张。这种夸张是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童话A.B.C童话(A)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我国有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严文井的《南南和胡子伯伯》……世界著名的有丹麦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德国格林兄弟《儿童家庭童话集》等名著。童话(B)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它以儿童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往往把自然界“社会化”,把社会生活“童话化”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童话(C)童话大致分四类:1.拟人化的童话。将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中的人物。2.人物童话。是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3.超人化的童话。即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的形象,如神仙妖魔或者把某些抽象概念人格化。4.知识童话。也就是科学童话。以严格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科学发展的未来远景,用童话故事表现出来,以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11.新闻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国内外消息的一种叙事文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图片、现场采访等多种形式。狭义的新闻与“消息”同义。12.小说小
本文标题:2012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指导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4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