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年五省市语文高考题双向细目表(语文备课组)
2012年五省市语文高考题比较分析表题号考查内容考查能力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天津市考查内容的重点考查内容的重点考查内容的重点考查内容的重点考查内容的重点1字音识记A同音字,形声字,多音字(3分)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同音字为主导。(3分)现代汉语的常用字。有的是多.音多义...字,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3分)同音字,形声字,多音字(3分)多音字和生活中常见误读字的读音(3分)2字形识记A常见一般词语中的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3分)同音错别字:倍/备;轰/哄/D急/疾/(3分)重点考查同音字的误写。(3分)3实词、虚词表达应用E实词和成语:泾渭分明,肆意,忤逆,颐养天年(3分)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选用的三组词语都是近义词。(3分)“对于/对”,釜底抽薪/惊世骇俗(3分)正确使用词语。(3分)4成语、熟语表达应用E根据语境选填成语,考了六个成语。(3分)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A项,“巧舌如簧”B项,“瓜田李下”C项,“久假不归”D项,“奔走呼号”。(3分)5标点符号表达应用E标点不同,阐释不同态度及观点。(5分)6病句表达应用E正确辨析:杂糅,关联词,逻辑错误。(3分)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A项不合逻辑B项句式杂糅。D项表意不明。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3分)正确辨析:缺少动词,缺少宾语,句式杂糅。(3分)考查句式杂糅,语义重复,搭配不当。(3分)7社科文阅读理解B重要概念,重要句子词语理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分)从或然与必然、夸大与缩小、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3分)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3分)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偷换概念(3分)8分析综合C判断转述是否符合文意(2分)从混淆是非角度设误,考查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重要2筛选整合信息;结构与思路归纳内容要点。(3分)简析:D项过于绝对(3分)信息的能力。(3分)9分析综合C要点与中心;观点态度判断推断是否合理(2分);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4分)从扩大范围、曲解原意、无中生有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分)“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下文有明确的暗示。(3分)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因果关系不成立。(3分)10文言文阅读理解B实词选自《清史稿·陶澍传》词义,选不正确的项(3分)第5题:苏辙《伯父墓表》,选不正确项多、益、许、矫四词(3分)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3分)而又辱之,辱: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和“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3分)“意”应该是“意料、料想”的意思。(3分)11理解B虚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之、所、以(3分)考查而、为、以、乎四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3分)意义和用法:以、而、其、所。(3分)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之,于,其。(3分)12筛选信息C选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3分)第6题:选出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从传主品德角度考查信息筛选。(3分)此项为断句,共六处(3分)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3分)13归纳概括C选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3分)第7题:选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3分)选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3分)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14文言翻译B实词:歉,乐岁,去,旌表,风,竟;虚词:以,已;句式:主语省略句(10分)第8题:“屈意”“礼”“委”“以”“此”“于”“不逮”“姑”“师”“也”,共三个小题(10分)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介词结构后置和省略句、被动句。(10分)句式:判断句,定语后置的标志,实词:穷、安、切切、工、比、已。(7分)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虽,以,传,所(8分)15诗歌鉴赏鉴赏评价D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7分)第9题:主要考察炼字、人物形象、和赏析诗句。(10分)从诗歌意象表达效果的整合和主体意象的作用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的表达技巧的鉴赏。(8分)诗中形象与诗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5分)考查对诗歌中形象,诗句的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8分)16名句名篇默写识记A初中6空,高中2空。篇目《论语》《送东阳马生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师说》(6分)第10题:《劝学》《蜀道难》《登高》《师说》《阿房宫赋》《锦瑟》《论语·学而》(8分)考查较难记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外名句和课内重点句子。(6分)诗词6句,文言4句(其中高中外2句),每小题2句,选择其中三个小题(6分)文学常识选择题。(3分)名句默写,任选5句。(5分)17语言运用E扩展压缩是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4分)扩展(指定修辞),语段压缩和时事评论。(6分)扩展语句。(4分)18选用、仿用、变换将口语化的招聘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6分)第4题:图文转换,漫画。难度不高。(5分)考查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4分)短句变长句(3分)图表分析,图文转换(4分)19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选择题,排序题(3分)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兼考修辞(6分)第3题:以平实的语言表述老园艺师话的深层含意【潜台词】(4分)考查的语言表达得体。(4分)明确自己的身份,写作一段要求的文字。(3分)修辞运用、仿写句式等、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4分)320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C作品结构与主题考查散文《荷叶》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5分)考察小说师陀《邮差先生》在第13题中涉及到文章的结构思路考查的是从叙述方式角度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4分)叙事散文《母亲的中药铺》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刘心武的《掐辫子》: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2分)分析综合C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从分析语言特点角度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4分)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概括筛选文中信息(3分)21鉴赏评价D语句含意及语言艺术第13题: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考查的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4分)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分)鉴赏评价D形象,内涵,艺术魅力考查开头环境描写作用(4分)第11题:概括小城生活特点。(4分)第12题:分析两处画线句邮差性格?(6分)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5分)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4分)22鉴赏评价D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理解文末“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5分)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5分)探究F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本题考查的是结合主题、情感探究文本的创作意图。(6分)23探究F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6分)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谈感悟。(4分)20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访谈《寂寞出学问》(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论述类文本《笑的价值》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并概括文意。(4分)分析综合C语言特色,结构,中心第16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本题考查的是文章重点内容与上下文内容上的联系和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21分析综合C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评价D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4分)第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4鉴赏评价D社会价值和影响22鉴赏评价D思考判断文本特色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4分)探究F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F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23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主要探究文章标题是否合适,提出自己的见解。(6分)24作文表达应用E(60分)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在哪个时期好”材料+关系型命题作文“忧与爱”本题设置于是以孙中山的一段话为材料的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做不做英雄或成不成功。材料作文(1)水的启示(2)谈谈“爱”说明:2012年江苏卷附加题:总分值为40分一大题:文言段落阅读题(19—21)分别考查了文言断句(6分)、文学常识——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2分),筛选信息——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二大题:名著阅读题(22—23)22题为有关名著说明的选择题(5分),分别考查了《三国演义》《雷雨》《欧也妮•葛朗台》《边城》《老人与海》,23题为简答题(10分):(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4分)(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6分)三大题:材料概括分析题(24—26)24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6分):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25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3分):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26题考查手法效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6分)2012年“五省市”语文高考题特点浅析一、难度适中,没走偏锋。2012年“五省市”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感觉难度适中,五卷命题不在奇、异、偏上做文章,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有较高的区分度。考题依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格局,试题平和,态势平稳,但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纵观2012年五省的语文考题,有两个特点:注重知识积累、文意理解等基本素养的考查;题干表述简洁明了,设疑提问没走偏锋,侧重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二、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5今年“五省市”语文试题一方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回归与运用,如语音、词语、语病、连贯、文言虚词、古诗文默写等的考查;另一方面,特别注重了文意的理解、推断能力的考查,信息筛选辨析整合及关键词句等理解能力考查。不过,试题难度虽不大,但有“障碍点”,如广东古文文本阅读中生词较多,多了一道翻译,难度增加了;古诗鉴赏理解作答有点难;第2题词语中的“忤逆”理解辨选有难度。试题在取材和设题上简洁,易于理解,便于作答,如广东10题(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14题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20题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义,怎样理解这一观点?试后有考生表示,试题语言明了,挺随意,不像以往那么严肃,不会让人太紧张。三、今年试题贴近现实。今年的试题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时代关注现实,注重时代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如广东现代文必考取材知识分子要负起“知识的责任”;选考中取材《寂寞出学问》,谈学术环境中的学术问题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语言运用中将口语化的招聘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等,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本文标题:2012年五省市语文高考题双向细目表(语文备课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5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