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案纸指定的位置上。)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4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冯特B.华生C.卡特尔D.铁钦纳4.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叫()。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实验法D.个案法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描述的是()冲突: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6.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完成的。A.细胞体B.树突C.突触D.轴突7.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阈限D.错觉9.军事上的伪装是混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了知觉的()。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10.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自然消退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1.记忆的三个子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性,保持时间非常短,容量较大的叫做_______________。2.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___________。3.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_____________交互作用的结果。4.“暴跳如雷.欣喜若狂”是描述情绪的_____________状态。5.根据大脑皮层的机能区域的划分,视觉区在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1.高原现象2.知觉定势3.最近发展区4.聚合式思维5.习惯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3.简述观察的品质。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CACBBDA二、填空题瞬时记忆、意志过程、社会、激情、枕叶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2、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3、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4、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5、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1分)(2)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分)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1分)。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1分)。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共同点。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1分)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1分)(2)不同点: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1分);(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1分);(3)反应方式不同(1分)。3.简述观察的品质。(1)观察力的定义: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1分)(2)观察的目的性(1分)(3)观察的客观性(1分)(4)观察的精细性(1分)(5)观察的敏锐性(1分)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概念: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1分)。(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1分)(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1分)(3)识记方法(1分)(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1分)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1)詹姆士一朗格又称为机体知觉理论(1分)。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强调大脑对身体反应的反馈)。(2分)(2)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2分)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性格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性(1分),而气质受遗传影响较大(1分)。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1分)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之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1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分)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1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1)注意的概念(2分)(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分)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分)学习目的性;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2分)(5)结合实际(5分)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1)能力的概念(2分)(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3)环境和教育(3分)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早期是儿童言语、感知和想象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4)实践活动的影响(2分)(5)主观能动性(1分)(6)结合实际(5分)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动机的概念(1分)(2)动机的意义(1分)(3)指导原则: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3分)(4)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1分,结合实际1分)(5)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1分,结合实际1分)(6)明确学习目标。(1分,结合实际1分)(7)及时、有效的反馈。(1分,结合实际1分)(8)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分,结合实际1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A.詹姆士B.冯特C.华生D.马斯洛2、听觉中枢位于()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3、在心理学研究中,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叫()。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5、人的大脑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这是指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敏捷性6、眼望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想象成为草原上的羊群,这是()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属于()A.心境B.理智感C.应激D.激情8、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让学生处于同样强度的注意在()分钟以上。A.10分钟B.20分钟C.45分钟D.30分钟9、下列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选项是:()A、音乐智力B、人际智力C、美术智力D、空间智力10、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的是()A.评定法B.墨渍测验C.问卷法D.主题统觉测验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环境和________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_________与激奋水平的关系。3、分类心须确定_______或标准,否则就会出现逻辑错误。。4、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5、离差智商反应一个人在同龄人中智力所处的位置,其依据是每个年龄组人群总体是智力水平呈_________分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泛化2、诱因3、超限抑制4、知觉定势5、心理发展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2、简述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表现。3、简述注意的功能。4、简述常用的比较方式。5、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6.简述智力技能及其特征。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联系实际谈谈性格与气质区别。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C3.C4.A5.A6.B7.C8.B9.C10.D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教育2.作业效率3.方向4.克服困难5.正态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泛化: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2、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3、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4、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5、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四、间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答:(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2)形成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反复结合。(3)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4)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2、简述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表现。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个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1)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2)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3)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4)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5)有积极与消极的体验。(6)有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之分。3、简述注意的功能。答:(1)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的反映。(2)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而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前进。4、简述常用的比较方式。答: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常用的比较方式有以下几种:(1)对事物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5、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同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体罚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儿童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提倡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6.简述智力技能及其特征。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智力技能的特征有:(1)观念性
本文标题: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7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