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铁路边的孩子》教学设计
1《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故事里有三个孩子。他们本来住在伦敦的郊区,有着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可是有一天,家里发生了变故。爸爸离开家,再也没回来。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带着孩子们搬到了乡下的铁路边……著名英国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在这本小说里刻画了一位善良的妈妈,也刻画了三个懂事的孩子,一家人在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从那位母亲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生大部分时间陷于困苦的作者本人的影子。这部小说是这位儿童文学女作家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出版至今,年年再版,为一代代英国儿童所喜爱。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也同样广受欢迎,在我国中央电视台也曾多次播放过,中文片名叫做《铁路少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主要内容。2.通过设置悬念、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导读活动,引发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一、揭示书名,猜故事。1、简介三个孩子。2、引出书名,齐读书名。3、出示封面,学生猜想书中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阅读片段,了解故事背景1.读故事片段,交流。(1)讲述:他们一开始,可不是铁路边的孩子。师读书的第一页。(2)读到这里,你觉得孩子们生活的怎么样啊?(生谈)(3)讲述:孩子们的生活很富裕、很幸福!可是有一天晚上,家里突然来了两个人,他们把爸爸带走了。那段时间里,妈妈经常外出,也不能想着每天陪伴他们了,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妈妈带着3个孩子搬到了乡下……那么,孩子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片段,学生分读:就着微弱的蜡烛光,孩子们看到这儿是个空荡荡的大厨房,石头地,没有窗帘,也没有炉前地毯……这时墙里面好像发出搔扒东西的簌簌声,“不过是老鼠罢了。”……“妈妈,”伯比说,“我可以生火吗?”妈妈说:“不行。都六月了,我们不能再生火-----煤太贵了。”……2当菲利丝要在牛油面包上加果酱时,妈妈说:“亲爱的,不能同时涂果酱和牛油。现在我们可不能这么浪费了。”)(4)从这些文字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三、阅读目录,走进“铁路边的故事”。1.读目录,了解作品内容。(1)学生读目录。(2)看看目录,你最想读哪个故事?(生自由表达)2.进入故事一:《抢救火车》。(1)这些故事里,其中孩子们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那件事当时震惊了铁路边所有的人,这个故事就是——抢救火车(出示)。(2)引导质疑:看到这个名字,你想知道什么?(3)那么,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读书p80-81(4)总结:孩子们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呢。故事的结果又如何?他们抢救成功了吗?老师相信你们自己去读感受一定更深刻!3.进入故事二:《临时消防队员》。(1)讲述:爸爸不在身边,孩子们在乡村的生活或许是艰难的,但孩子们依然快乐地生活着。这一天,孩子们又来到了铁路旁的运河边。这时,运河边突然划过来一只驳船,只见从驳船上跳下来一个人,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指一生读)(出示:他一蹦就跳到岸边,一把抓住彼得的腿,把他拖倒在地,一甩手让他站起来,扭住他的耳朵,狠狠地说:“好,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这河是受保护的吗?你没有权利在这儿捉鱼-----别赖了。”(2)这个人怎么样?(3)这个很粗暴、很不友好的船夫名字叫做比尔,知道吗,比尔后来可不一样了!(出示:“你们明天七点到这里来,”他说,“我要免费带你们到法雷去游览,再送你们回来。”(4)交流:这两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这个故事在这本书中的名字叫做——(出示:临时消防队员)就是这样的一件事让孩子们与船夫比尔成了很好的朋友,其中精彩、感人的故事情节就在这本书里等着大家咯!4.简介其他人物(1)出示人物图片,师简单介绍:火车站站长、火车站工人珀克斯、隧道少年吉姆,老先生。5.创设情境,设置人物悬念。(1)师深情讲述:因为爸爸的突然离开,孩子们不想让妈妈伤心,嘴上从来不问,也不提,其实内心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爸爸的思念。他们每天都会坐在木3栅栏上看火车,有一天,他们觉得九点十五分的火车是要开向爸爸那儿的,于是,他们开始每天向火车挥手,希望火车可以把他们心中的爱带给爸爸。突然有一天,奇妙的一幕出现了,从火车的头等车厢里竟有一只手伸出来挥动着回答他们,那是一只非常干净的手……从此以后,相互挥手就成了孩子们每天与九点十五分火车之间的约定。这只手的主人就是这位——老先生。孩子们和这位老先生后来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改变了他们彼此的生活,甚至改变了彼此的命运。爸爸最后回来了吗?四、品味细节(1)这些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正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之一,吸引着我们去阅读。与此同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的细节描写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品味。(2)出示孩子们给火车取的名字和妈妈为孩子们写的诗。(指2名学生分读)(3)交流:读到这些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4)小结:这就是我们从刚才这段细节描写中体会到的,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在阅读时别忘了去关注。五、导读其它,培养阅读习惯1.简介作者尹迪丝·内斯比特。2.引导学生关注封面、封底、扉页,后记。3、特别引导学生关注封底中的图画。4、小结:同学们读读这本书吧,一切的答案都从读这本书开始,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念出这本书的名字——铁路边的孩子们。4《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教学反思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江晓霞《铁路边的孩子们》是这个学期我要求孩子们读的整本书之一,书中描写的孩子们和五年级的孩子年龄相仿,学生们很感兴趣。但书中人物的关系比较复杂,细节的描写容易让学生忽视,所以需要老师在学生阅读前进行有效地指导,上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根据这样的目标,可以确定导读课的内容与框架即基本模式: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印象;选读精彩部分(或与猜想内容相结合),体验阅读乐趣;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铁路边的孩子》,我从两个角度选择片段:一是故事性情节片段;二是细节描写片段。前者从故事入手,多次预设悬念,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抢救火车”“临时消防员”是这本书中极具传奇色彩的精彩故事,符合儿童冒险心理,很容易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后者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品读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上完导读课后,却发现不尽如人意。是否设置的悬念过多?所以大部分是老师在讲述,学生交流的机会少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也不明确有效,提到了人物的关系和细节的描写,但关于人物的关系除了提醒孩子注意之外,其实还可以要求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画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图。我也可以示例书中的人物关系图,给学生做一个参考。认识书籍的结构,由于自己对书籍的结构认识都不够,所以教学时给学生的也是模糊的概念。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版本的选择,引导制定读书计划也可以渗透其中,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最后我想送一句话给我自己: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愿意花心思,愿意去想,愿意去做,一切都会变得有可能,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让我们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5整本书阅读课程获奖案例:《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教学设计(赵春丽)作者:亲近母语研究院发表时间:2017-10-2409:11:51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课程优秀案例评选表课程类型整本书阅读课程课程用书《铁路边的孩子们》设计者姓名赵春丽所在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小学联系电话15196642984邮箱921074908@qq.com课题导读课授课学生5年级案例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本书的作者和故事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2.通过设置悬念、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简要说明主要教学环教学流程时间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当你在读这些书的时候有没有很棒的读书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学生分享,教师评价)二、观察封面,尽情猜测1、出示《阅读宝典》:(板书:第一招——细看封面)出示材料,走进作者(板书:概知作者)描绘封面,认识三个孩子(板书:初了图意)6分结合自己经历和根据封面猜测作答三、欣赏片段,引导质疑1、共读片段,交流感悟(1)讲述:其实三个孩子一开始,并不是铁路边的孩子,他们住在这样的地方——ppt出示,一人读7分能从片段欣赏中把握孩子们最初生活的情况6节的设计意图)(2)此刻,你觉得孩子们生活的怎么样啊?(一人谈)(3)讲述:可是,这样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下去,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两个人,他们带走了爸爸,四处奔走之后的妈妈,无可奈何地带孩子离开了原来的家,来到了铁路边,他们现在的生活是这样的——ppt出示,一人读(4)你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吗?2.小组合作,引导质疑故事读到了这儿,你的心里是否产生了一些疑问呢?预设:他们的生活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爸爸为什么离开?他去哪了?会回来吗?他们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吗?……)(板书:学会质疑)能从片段欣赏中把握孩子们在铁路边生活的情况能针对前后生活的巨大变化,提出疑问四、细读目录,构筑情节ppt出示目录1、细读目录,从每一章节的名字上,你发现了什么?2、说说你最想阅读的故事(板书:细读目录,挑选最爱)4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大胆猜测五、走近故事,感悟细节——《抢救火车》讲述:有一个故事,给老师留下映象最深,它是孩子们做的一件大事,它震惊了铁路边所有的人,孩子们也因此受到了奖赏,这个故事是——抢救火车(出示)。(板书:品读故事)(1)老师把这个故事划分成了四个部分,装进了四个信封里,请每组的组长抽取属于自己的小故事。(2)小组合作,出示要求(3)是怎样的情况激发了孩子们抢救火车的的勇敢行为?请第一组分享当时的情况。原来当时的情况是——······接着提问: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应对呢?(生答)(预设:清理现场?找人帮忙?想办法阻止即将到来的火车?)(4)孩子们会想到怎样的办法应对呢?请第二组分享。原来孩子们想到的办法是······接着提问:你觉得孩子们的办法可行吗?(说明理由)(5)到底孩子们的办法可行是否,请第三组分享。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火车居然迟迟未到,孩子们是该就此20分能与组员合作完成指定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聆听其他组的发言。7放弃呢?还是继续等待?给他们提提建议吧!(6)孩子们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请第四组分享。接着提问:此时此刻,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7)分享结果。孩子们费劲心思,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拦住了火车,这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质啊!为了表彰三个孩子的英勇行为,于是就有了“对勇敢行为的奖赏”这一章节。(8)小结:(板书:品读故事,勾画细节,批注情感)六、总结方法,自我评价1、、小结整本书阅读方法2、自我评价(引发阅读期待)
本文标题:《铁路边的孩子》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8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