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3-14级分子生物学考题与2014作业汇总
分子生物学闭卷一、名词解释8个×41、有机溶剂沉淀法2、基因组(genome):是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即该生物体的一套染色体中的完整的DNA序列。3、LC-MS4、genetherapy[基因治疗]:(狭义)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Real-time(荧光定量)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6、基因诊断:即分子诊断,指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直接检测遗传物质结构和表达是否异常,从而对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7、分子标记物:8、逆转录PCRP207二、问答题8个:8,8,8,8,10,8,101、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3、14考题]P412、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常用有哪些方法?3、基因诊断的方法哪些?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基因诊断可采用什么方法?原理与步骤如何?P78基因诊断的方法有:PCR;核酸杂交;基因芯片;bDNA;NASBA;测序。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诊断方法:多重PCR4、pUC载体常用的筛选方法是什么?原理与步骤?[]5、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原则?1)探针长度:一般要求在10~50bp。2)G/C含量为40%~60%。3)探针分子中应避免互补序列。4)避免同一碱基连续出现,一般不能多于4个,如GGGG-或-CCCC-。5)借助计算机相应软件与已知的各种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6、Ct值的含义与作用。意义:确定初始模板的浓度。初始DNA量越多,荧光达到某一值(域值)时所需要的循环数越少Log浓度与循环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样品扩增达到域值的循环数就可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的模板量7、阅读文献4原题。8、骨髓干细胞的特点。【1】名词解释[加灰为作业涉及的13年考题,加框为新增作业题]1、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成,蕴含丰富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2、蛋白质组(proteome):指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3、Probe: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某些标记物(如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物质等)的特异性核酸序列片段,可与互补片段结合成双链结构,从而检测互补链的位置。4、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微阵列(microarray),是由大量DNA或寡核苷酸探针密集排列所形成的探针阵列,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杂交检测信息。5、DNA-chip:DNA芯片。指通过微阵列技术将高密度DNA片断阵列通过高速机器人或原位合成方式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使其附着在如玻璃片等固相表面作为探针,荧光标记的样品DNA/RNA借助碱基互补作用与探针进行杂交,从而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检测等方面的研究。6、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是决定个体差异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与疾病的发生、药物的作用均相关。7、有机溶剂沉淀法:是沉淀法的一种,不同溶解度的产生是由于溶质分子之间及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亲和力的差异而引起的,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化学质及结构有关,溶剂组分的改变或加入某些沉淀剂以及改变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和极都会使溶质的溶解度产生明显的改变。根据这种原理,有机溶剂多用于蛋白质和酶、多糖、核酸以及生物小分子的分离纯化。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GC:气相色谱的流动相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MS: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9、代谢组学: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组分集合的科学。代谢组学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一个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物的含量。其特点有:1)关注于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2)对生物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3)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上调和下调指示了与疾病、毒性、基因修饰或环境因子的影响。4)内源性化合物的特点用来表征疾病和药物筛选。其优点是:[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有效微小变化会在代谢物上得到放大,从而使检测更容易;[2]其技术不需要建立全基因组测序及大量表达序列标签的数据库;[3]代谢物的种类要远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4]各生物体系的代谢产物都是类似的,其研究采用的技术更通用。1.毛细管电泳: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采用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通过离子化合物的质荷比(m/z)不同造成迁移速率不同来实现分离。它适用于普通反相色谱柱不易保留的离子性代谢物的分离分析。2.NMR[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蔡曼能级上的跃迁。3.genetherapy[基因治疗]:(狭义)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stemcell:一种具有复制能力、可以形成各种组织的早期未分化细胞。根据不同时期其功能特点常分为胚胎干细胞(ES,全能性)、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AS、HSC、NSC、MSC)。5.CRISPR/Cassystem:CRISPR/Cas系统广泛分布于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中,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适应性、继承性的免疫系统,使细菌能摄取外来基因片段、整合、遗传,降解入侵病毒或质粒DNA,抵挡再次入侵。6.断裂基因:是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7.酚抽提法(SDS法):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的方法。酚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中各试剂的作用:1、EDTA:抑制DNA酶活性,降低细胞膜稳定性2、SDS:降解细胞膜,乳化脂化和蛋白质并沉淀,抑制DNA/RNA酶3、无DNA酶的RNA酶:水解RNA,避免DNA消化4、蛋白酶K:水解蛋白质,消化DNA酶和细胞中的蛋白质5、酚:使蛋白质变性沉淀,抑制DNA酶活性6、PH8.0Tris溶解:保证提后DNA进入水相,避免滞留于蛋白质层。1.凝胶过滤层析: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分析筛,利用这种凝胶分子筛对大小、形状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称为凝胶层析。其原理是:当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由于直径大于凝胶网孔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的孔隙,随着溶液流动,因此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快而首先流出层析柱;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物质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自由的进出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它们从凝胶内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的进入与溢出,使流量增长,移动速率慢而最后流出层析柱;而中等大小的分子将在大、小分子物质之间被洗脱,这样经过层析柱后,使混合物中的各物质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2.巢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是指利用2对引物,第一对引物的序列在模板外侧,它做PCR的扩增产物作为第二对引物退火的模板,第二对引物相对第一对引物在模板的内侧,再做PCR,由此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PCR技术。3.Real-time(荧光定量)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4.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系DNA分子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螺旋变成单链,作为与引物结合及TapDNA聚合酶延伸的模板,此反应过程称为变性。5.复性(renaturation):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6.解链温度(融解温度,Tm,meltingtemperature):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使50%的DNA发生变性时的环境温度即称之Tm。7.增色效应: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吸收增加的现象。8.减色效应:变性DNA复性后对260nm紫外光吸收减少的现象。9.退火(annealing):当温度由高温缓慢下降时,热变性的DNA单链在碱基互补的基础上重新形成氢键开始复性的过程,称之为“退火”。由于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远远大于模板DNA浓度,且引物结构简单,这极大地限制了变性后模板DNA单链之间的互补结合。编码序列称外显子(exon),非编码序列称内含子(intron)。有些真核病毒的部分序列,对某一个基因来说是内含子,而对另一个基因而言却是外显子。2013年作业涉及:1.基因诊断:即分子诊断,指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直接检测遗传物质结构和表达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作出判断的方法。2.无义突变:是编码某一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经碱基替换后,变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终止密码UAA、UAG或UGA。虽然无义突变并不引起氨基酸编码的错误,但由于终止密码出现在一条mRNA的中间部位,就使翻译时多肽链的终止就此终止,形成一条不完整的多肽链。3.动态突变:动态突变也可称为基因组不稳定性(genomicinstability)。在研究与人类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时,发现患者基因中某种三核苷酸的重复拷贝数急剧增加,这种突变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种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增加,不仅可发生在上代的生殖细胞中而遗传给下一代,而且在当代的体细胞中也可发生,并同样具有表型效应。除此之外,一个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或同一类型的不同细胞中,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也可以是不同的。重复拷贝数改变后的基因的可突变性,将不同于拷贝数改变前的基因。这不同于以往发现的基因突变,所以称之为动态突变(dynamicmutation)。4.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可遗传的变化的现象,例如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5.miRNA:是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的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它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6.C值悖论(Cvalueparadox):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称为C值矛盾7.开放阅读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序列。1)编码区能够编码产生蛋白质的序列,包括外显子与内含子;2)前导区位于编码区上游,相当于mRNA
本文标题:2013-14级分子生物学考题与2014作业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