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生物学)动物病毒学实验技术
动物病毒学试验技术杨润德通过病毒学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病毒没有完整的酶系统,体内无核糖体等细胞器,因此不能在任何无生命的培养液中生长。所以要想增殖病毒必须在有生命的组织细胞内接种让其增殖,如:动物、鸡胚、细胞、器官。实验一、鸡胚接种发育中的鸡胚是病毒生长良好的环境,被广泛用于病毒(特别是禽病毒)的分离培养和疫苗生产等。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加以测定,如:采集尿囊液、羊水、绒尿膜、鸡胚作定量检定;采集以上样品作血凝滴定、血清学试验等;检查各部的病理学变化,如:鸡胚死亡、矮小、出血、羽毛发育不良、内脏坏死灶、绒尿膜水肿或增厚、坏死性痘斑、出血。除鸡胚外,根据病毒特点可以选用其他禽胚,如小鹅瘟病毒宜接种鹅胚,鸭瘟宜接种鸭胚等。影响病毒在鸡胚中生长的因素,包括鸡胚的日龄、接种途径、接种剂量、接种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温度一般为35.5-37℃,有些病毒所需的温度更低。但很多哺乳动物病毒不适合在鸡胚中生长。1.选取SPF鸡群所产的蛋;2.受精卵在10℃左右保存不超过10d;3.最好选择白色卵壳的受精卵;4.卵壳无污染,孵化前在0.1%的新洁尔灭中浸泡约15min,最后用冷水冲洗,放卵架,或将卵放卵架用甲醛(1m2用13ml甲醛、6.5gKMnO4熏蒸,而且在熏蒸时维持箱内温度为37℃20min后驱散甲醛蒸汽;5.孵化温度保持39-40℃,相对湿度60-65%,有风扇维持空气流通,每天翻蛋3-4次。一、受精卵的质量和孵化根据不同病毒的嗜性,选择适宜的接种途径。最常用的途径有卵黄囊、尿囊腔、尿囊膜3种途径,偶尔接种于羊膜腔、静脉、胚体等。在分离一种未知病毒时,最好3种途经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受精卵,首选绒尿膜接种途径,因为大多数病毒都能适应。接种材料的处理:将组织置研钵磨碎,加5-10倍盐水并加入双抗混均,2000-3000r/min离心20-30min。取上清待用。二、接种途径卵黄是胚胎的营养物质,卵黄囊膜是由内胚层发育而来的,内层覆有一层绒毛。病毒可在绒毛细胞内生长,并且可以由此扩散到胚胎的其他部位。㈠卵黄囊1.取5-8日龄鸡胚,在照卵器上画出气室和胚胎的位置;2.直立于卵座上,于气室部碘酊消毒后打孔;3.用注射器取病料直刺入3cm回吸,如有卵黄吸出,推入毒液0.2-0.5ml,拔出针头封口。放孵化器中继续孵化,每天照卵2-3次。接种方法尿囊是鸡胚的排泄器官。腔内充满排泄物尿囊液。液体的容量因卵的大小而异,一般6日龄鸡胚时约1ml,11日龄时约6ml,13日龄可高达10ml,以后逐渐减少直到消失。13日龄时的尿囊液是无色透明的,14日龄后逐渐变浑浊,呈乳白色,有时淡黄色。㈡尿囊腔接种1.取9-10日龄鸡胚,照卵,画出气室,离气室边缘0.3-0.5cm用铅笔作一记号;2.在气室做记号处用碘酊消毒,打孔;3.用注射器取毒液自接种孔斜刺入约1cm,注入毒液0.1-0.2ml;4.封孔继续孵化,定时照蛋。接种方法绒尿膜是鸡胚的呼吸器官,由尿囊膜和绒毛膜紧密粘合组成,无法分开。绒尿膜上有丰富的血管,照蛋时清晰可见。㈢绒尿膜接种方法一将待检液滴在气室膜上,透过卵膜扩散到绒尿膜上。原理是气室卵膜性脆,刺破后不再闭合,而绒尿膜是活组织,有韧性刺破后能立即闭合,接种液不能透过。接种方法1.取9-10日龄鸡胚,照卵器画出气室范围;2.将卵直立于卵架上,气室向上,于中央消毒打孔;3.以1ml注射器配以2.5cm5-6号针头,自小空刺入气室约0.5cm,滴加待检液0.1-0.2ml于气室内的卵膜上,将针头继续垂直刺入,拔出针头,封口,继续孵化定时翻蛋。可随意放置。方法二此法做人工气室,能保证毒液接种在绒尿膜上。1.取9-10日龄鸡胚,画出气室及胚胎位置中的无血管区;2.将卵横卧于卵架上,胚胎位置向上;3.在胚胎部位及气室部碘酊消毒,气室中央打孔,胚胎部位用钢锯划破卵壳但不破坏绒尿膜;4.用橡皮吸球吸气室部的空气,使卵内容物移向气室,促使破壳部位的绒尿膜下陷,形成人工气室;5.自人工气室接种待检物0.1-0.2ml;6.将卵壳移回原位或用灭菌玻璃纸封口用胶布固定;7.将卵放回孵卵箱继续孵育,人工气室向上,每日检卵2-3次。㈠检查鸡胚接种待检材料后孵化1-6d,此期间每天最少检卵2次。接种24h死亡胚一般视为非特异性死亡,弃去。以后死亡胚立即取出放置4℃内至少4h,以使血管收缩。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胚液蒸发,气室卵膜难于剥离,影响病毒的收获。三、鸡胚接种后的检查和收获㈡鸡胚内容物的收获1.尿囊液的收获⑴将卵直立于卵架上,气室向上;⑵气室部碘酊消毒,击破并除去卵壳;⑶用灭菌镊子撕去气室部的卵膜及绒尿膜,可见尿囊液澄清透明;⑷用吸管或注射器采集尿囊液,菌检弃去细菌污染的尿囊液。2、羊水的收获⑴1-4与尿囊液的收获一样;⑵吸取尿囊液后用镊子提起羊膜,用细吸管刺入羊膜腔吸取羊水。3、绒尿膜的收获⑴1-3与尿囊液收获相同;⑵用小剪刀剪取气室部的绒尿膜,观察病变并收获;⑶吸取尿囊液,将卵黄倒入平皿,剪断卵带收取绒尿膜低温保存。4.卵黄囊的收获⑴1-4与尿囊膜的收获同;⑵将卵内容物全部倒入平皿中;⑶用镊子夹住卵黄带,剪断,将卵黄囊提起,置于另一平皿内,刺破卵黄囊,用生理盐水洗去卵黄,将卵黄囊低温保存。实验二、细胞培养细胞非常娇嫩,在体外培养时生长液中不能含有任何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而且与细胞接触的玻璃器皿应不含有任何对细胞有害的物质。目前市场上有灭菌的一次性使用的96孔、24孔、12孔板及细胞培养瓶。在研究病毒时要大量增殖病毒,一次性瓶太昂贵,因此要求使用玻璃器皿,但它要经过洗涤与消毒后方可使用,并可重复使用。1、玻璃器皿的清洗在组织培养中工作量最大的莫过于清洗玻璃器皿。清洗的玻璃器皿要求干净透明、无油渍,而且不能含有任何毒性物质,毒性物质包括解体的微生物、细胞残余物以及非营养性的化学物质,有些化学物质仅百万分之一毫克,就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因此新购置的以及使用过的器皿要进行严格的清洗。一、器材的洗涤与消毒⑴浸泡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其上带有干固的灰尘,同时生产的原因,使其常呈碱性并带有毒性物质如:铝和砷等,所以使用前用5%盐酸浸泡,以中和其中的碱便于清洗。用过的器皿往往有大量的蛋白质附着,用后立即清洗浸泡。⑵刷洗浸泡后的器皿于洗涤剂中用毛刷洗去玻璃上的杂质。⑶酸浸刷洗不掉的极微量的杂质,经过清洁液浸泡的强氧化作用被除掉。清洁剂对玻璃器皿无腐蚀作用。去污十分有效,是清洁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清洁液使用重鉻酸钾、浓硫酸、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浸泡时溶液要充满容器,不要留有空气。配制时,要将重鉻酸钾溶于水中,再缓慢加入硫酸,加硫酸时不要过急,因其产热过大,会有危险,清洁液呈棕红色,遇有机溶剂或水分增多时变绿,失效。强次强弱重鉻酸钾63g120g100g硫酸1000ml200ml100ml水200ml1000ml1000ml⑷冲洗酸浸后用水充分冲洗用洗涤剂彻底清洗,不留任何残迹,至少每瓶用水灌满倒掉重负12次,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双蒸水冲洗3-5次晾干备用。2、朔料器皿的清洗先用清水浸泡冲洗,用2%NaOH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再用5%盐酸浸泡30min,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洗3次晾干,用70-75%乙醇冲洗37℃晾干备用。3、胶塞的清洗用水浸泡,2%NaOH煮沸10-20min,自来水冲洗,再用1%盐酸浸泡30min,流水冲洗,蒸馏水漂洗,晾干备用。组织培养最重要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其来源①组织已受污染;②操作时空气流动;③操作者的疏忽;④培养用具消毒不严。因此组织培养一定要严格消毒措施。消毒随物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二、消毒1、紫外线:对空气、朔料器皿,消毒效果与距离密切相关,一般维持30min。2、干热灭菌法3、湿热灭菌法4、过滤除菌5、消毒剂,来苏、新洁尔灭、乙醇是最好的消毒剂。用来消毒桌、椅、天花板、地板,操作者的皮肤,乳酸对空气消毒十分有效。6、包装。其目的是防止再次污染。1、HanK’s液2、乳汉液3、0.4%酚红:酚红0.4g,0.1mol/LNaOH2.85ml,将酚红于乳钵中,加入NaOH研磨至全部溶解,加去离子水至100ml,装瓶灭菌备用。4、0.25%胰蛋白酶,用无钙镁离子的磷酸盐平衡盐水配制,并用NaHCO2将PH值调至7.8,过滤除菌分装备用。三、溶液的配制0.02%EDTA液,商品名为Versene,是一种螯合剂,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组织细胞松散,常用于使细胞从玻面脱落。配制方法,EDTA0.2g加无钙镁磷酸盐平衡盐水1000ml,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备用。有时0.25%胰酶与0.02%EDTA等量混合,消化效果更好。5、199、1640、MEM、DMEM按说明书配制。6、犊牛血清,其含10多种氨基酸、激素、无机盐类及一些未知成分。不加血清的营养液,细胞不能贴壁,且生长不良。使用前56℃灭活30min,加入的量因细胞种类不同而异,5-10%。7、抗生素,①青、链霉素,配制成1万单位或1万µg/ml,使用时在营养液中加入1%。②庆大、卡那霉素,广谱抗菌素,抗霉形体且稳定,能耐高压灭菌,营养液浓度50-100µg/ml。③制霉菌素、两性霉素,配制成1000µg/ml-20℃保存,使用剂量为5-10µg/ml,视细胞耐受程度调节。应用胚胎或幼小动物的组织制备培养,因其分裂旺盛,易生长。各种动物的大多数组织都能在体外培养,最常用的有肾、睾丸、肺、皮肤等。本试验以鸡胚为例:1、取10-11日龄鸡胚,气室部消毒,用无菌镊击破蛋壳,除去卵壳、卵膜;2、将鸡胚移入无菌平皿中,用无菌剪、镊去头、脚、翅、内脏、眼睛,用Hank,s也洗2次,移入三角瓶中,剪成1-2mm2小块用Hank,s洗3次。四、原代细胞培养3、按3-5倍加入胰酶,于37℃作用30min,每10min摇一次,静置后弃去胰酶。洗2次加入含血清的营养液或乳汉液,吹打数次。4、用2层或4层纱布过滤于离心管中,8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沉淀。5、按1:200-250加入营养液分装培养瓶或96孔板,于37℃静置培养。五、传代细胞培养由于遗传突变或在理化学物质的作用下,组织细胞中有时出现恶性变细胞,即癌变细胞。这种癌变细胞具有很高的生长和增殖势能,而且几乎可以无限传代。固称传代细胞系。其染色体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二倍体细胞,故称异倍体细胞。有人体或动物体取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比较容易获得传代细胞系。传代细胞的传代,将长满单层的细胞用消化液洗3次,消化细胞并使其从瓶壁上脱落下来,敲打细胞培养瓶,使细胞分散,加入2-3倍的营养液,分装细胞培养瓶,静置培养。待长成单层待用。实验三、病毒的接种及检查不同病毒接种于细胞的时间不同①待细胞生长成单层后接种病毒;②细胞分装培养12h后接种病毒;③病毒与细胞同步接种培养。1、将病料制成1:10匀浆,加入双抗,3000转/分,离心30分钟或15000转/分离心5-10分钟,取上清待接种。2、取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胞,弃去细胞培养液,按1:10接种病毒材料37℃吸附1/2-2h,使病毒吸附于细胞膜上。3、弃去病毒液,加入维持液,于37℃静置培养。4、逐日在显微镜下检查CPE,或进行其他试验。接种病毒2天后,如维持液混浊,说明有细菌污染,弃去。实验四、空斑形成技术1952年创立该试验方法,将10倍梯度稀释的病毒样本分别接种于单层细胞,而后在细胞上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以防止游离病毒通过营养液扩散,但病毒可在细胞间传递。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进行染色感染病毒的细胞会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斑点,类似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称为空斑或蚀斑。空斑是细胞病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个空斑可能有一个以上病毒颗粒感染所致,因此可将获得的单个空斑制成悬液,梯度稀释后再作空斑,最终可以获得只含有一个病毒颗粒及子代的空斑,这就是病毒克隆。1、测定病毒液中病毒的含量(PFU计)。2、可以用来测定某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抗体效价。如:新城疫病毒稀释10-6,每毫升病毒液含100个PFU,即稀释液0.1ml含10个PFU,取培养好的细胞5瓶分别接种0.1ml的病毒
本文标题:(生物学)动物病毒学实验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