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偶修辞1)概念对偶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例如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对偶的基本要求:字数相同词类相当结构相称对联(宽对)的基本要求:仄起平收尽量不重复用字对偶的种类•a.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崖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b.反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他们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c.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偶运用注意事项•运用对偶切忌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齐。徒有形式的对偶,内容空洞,则背离了修辞的本来目的。•对偶的结构•a.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为与时宜不合•b.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偶的作用•形式上整齐匀称,有音乐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内容上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a.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b.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c.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例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下联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参考示例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例2、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斩断五千里长江水,锁住无数座三峡峰(写对偶方法1:改写法)例3、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写对偶方法2:化总为分法,可简称“总分法”)香港欢送奥运选手;澳门喜迎金牌健儿。例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磞砂扎蹄腊肠,全为人间珍馐(佳肴)粤绣端砚陶瓷,全为粤地英华鼎湖白云丹霞,都为广东名山黑龙松花牡丹,均为东北名江(写对偶方法3:列举法)例5请用对偶拟写“公民义务献血”公益广告语(1)捐出的血有限,奉献的爱无限。(2)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写对偶方法4:比较法)对偶用在作文中有什么效果?请看话题作文“学与似”(学内在精髓和追求外在的相似)的一个层次,修改后我们既要“似”,模仿其形状;又要“学”,领悟其精髓。古人说的“似其工,学其神”,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从“似”至学,乃至创新的例子数不胜数:王维模仿点化李嘉佑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既可观水田广漠空灵之情状,更可感树木繁茂幽深之意境;李白模仿《长歌行》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创作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佳句,气势更为磅礴恢弘,情感更为奔放恣肆,语态更为酣畅淋漓。原稿学与似密不可分,古人说的“似其工,学其神”,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从模仿走向创新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王维点化李嘉佑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更显其妙;李白模仿《长歌行》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创作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佳句,气势更为磅礴;苏轼模仿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创造了“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的诗句,于是,愤懑变成了洒脱,愁苦化作了豁达;而陆游就模仿他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创造了“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柳宗元思乡愁苦之情浓厚到了极点,而陆放翁喜梅爱梅之心也热烈到了极致。袁枚说过“蚕食桑,所吐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蜜也,非花也。”这些诗句,似中有学,学中有似;远远超越模仿之前人,终臻流传千古之绝唱。由此可见,“似”之人也许不是经典,学之“你”却可以成为经典。苏轼模仿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创造了“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的诗句,化忧愁而为豁达;而陆游就模仿他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创造了“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表达对梅花的热烈的喜爱之情。袁枚说过“蚕食桑,所吐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蜜也,非花也。”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都是从似到学,水乳交融,并超越了前人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练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对联欣赏•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其中,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对此视为数量词对对七十•上联:雄黄酒;下联:牡丹烟。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见寻》以杨谐羊,对出句鸡。•画上荷花和尚画===居然天上客,
本文标题:对偶修辞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1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