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09年12月25日)在全县后进村集中整顿帮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爱军
在全县后进村集中整顿帮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2月25日)刘爱军同志们:这次会议,既是我县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扎实地搞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工作措施。为确保这次集中整顿帮建工作取得实效,推进后进村转化升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重点村难点村集中整顿帮建工作近年来,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皇城、岳庄、蔡节、郭河、红坦腰等一批优秀典型。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村,这些村有的两委班子不够健全,干部不一心,运转不够协调,效率不高;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就业无门,增收无路;有的家族派性时有纷争,存在上访现象和一些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安居乐业,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一个乡镇乃至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必须集中时间和力量,搞好帮扶、促进转化。1、抓好这次集中整顿帮建,事关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民富则全县富。就我县而言,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后进村软、懒、散、乱的问题,导致干部群众的精力不能集中在经济发展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业资源优势难以变成发展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集体经济才能发展,农民收入才能上去,全县经济社会才能均衡发展。2、抓好这次集中整顿帮建,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和农村和谐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个别后进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不但造成所在乡镇、村干部无法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还影响了上级机关的正常工作。可以说,后进村是全县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把这些村整顿好了,才能保证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的稳定。3、抓好后进村集中整顿帮建,事关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处在最基层、最前沿,党和国家的政策只有在农村贯彻落实了,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而后进村往往使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难落实,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村干部驾驭能力不强,人心涣散、各自为阵。这部分村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全县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只有把这些村整顿好了,才能确保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强农惠农政策的好处。大家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防止和纠正后进村面窄量少、无关大局等错误认识,防止和克服回避矛盾、不敢碰硬的畏难情绪,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打好这次集中整顿攻坚战。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重点村难点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后进村整顿必须突出重点,概括地讲,就是帮助后进村强班子,选路子,保稳定,促发展。具体要抓好以下五点:一要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后进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班子问题,最主要的是支部书记不得力。抓好班子建设,特别是选拔培养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是搞好整顿转化工作的关键。对村班子不健全的,要开阔视野、开辟途径,通过入户走访、内选外引等形式,选拔一个思想境界高、发展办法多、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合适人选;对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看摊守本的村班子,要充实新生力量,强化教育引导,通过言传身教,丰富工作经验,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大力开展“三培三带”活动,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切实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二要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后进村之所以后进,既有干部自身的问题,又有经济落后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发展滞后问题。对那些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缺思路,村容村貌不整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破旧的村,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帮助村干部找出贫困后进的症结,立足本村的优势特色,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着力采取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项目引进、劳务输出等措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就业增收空间。要放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致富带富能手,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通过能人带动、市场拉动和干部推动来增加农民收入。虽然这次集中整顿的后进村大都自然条件较差,发展难度较大,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畏难发愁情绪,注重发现后进村的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县直包村单位眼界开阔、联系面广、人才较多的优势,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后进村选准致富的路子。三要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力促和谐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是这次集中整顿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次集中整顿的后进村中,有一些是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存在着矛盾隐患的乱村。对这些村要通过深入走访党员群众,摸透村情民意,梳理出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召开专题会议综合分析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包村干部要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对学习实践活动查找出来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对那些能够帮助村班子树立威信的大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有利于后进村稳定发展的实事,能早办的要尽快早办,不能早办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办理速度。要通过迅速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信任,凝聚民心,维护稳定。四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帮助后进村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集中整顿帮建的重要任务。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大资金、物资的投入力度,力争建成一批让群众长期受益的民心工程。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帮助搞好多功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搞好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五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行为。按照规范、简便、实用的原则,督促帮助后进村建立健全以“一课三会”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要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凡是村级重大事务,都要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会审议、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实施。大力推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让每件事都置于阳光之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决策程序、抓好民主公开,让群众心里明白亮堂,对干部信任拥护,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加强领导,协调配合,确保集中整顿帮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后进村能否整顿好,关键在于乡镇党委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决心,取决于县直帮建部门和包村干部的工作力度。各乡镇、县直部门要把搞好后进村整顿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圆满完成集中整顿任务。(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这次后进村集中整顿工作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点、乡镇党委主抓、县直单位帮建、工作队员驻村”的办法。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到联系村,认真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指导工作。乡镇党委要发挥主导作用,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一方面要全面谋划、统筹协调,排兵布将,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另一方面要扑下身子、带头包村。县直部门要选派精兵强将派驻进村,主要负责人要全力支持、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帮建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包村干部要负起具体责任,把主要精力用在驻村蹲点上,认真做好整顿工作。(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后进村集中整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参与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帮建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负其责,协调动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组织开展帮建工作评先创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每个后进村都要进行“集体会诊”,找准突出问题,因村制宜,制定专门整顿措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乡镇党委要加强对包村驻村干部的严格管理,督促他们沉下去、办实事、解难题。县直有关部门要关心支持工作队员,为他们驻村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县委组织部要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后进村集中整顿工作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对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行动缓慢、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志们,后进村整顿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事关根本,关系全局,任务光荣而艰巨。各乡镇党委、县直有关部门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积极做好集中整顿帮建工作,为确保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全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2009年12月25日)在全县后进村集中整顿帮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爱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2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