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1《马选》复习题最终答案
12011年研究生《马列经典著作选读》复习题参考答案一、试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具有内在联系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不外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还有人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学界基本上认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的《手稿》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发源地”,将这个文本定位为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理论环节,避免作简单的定性判断。还有学者认为既要避免传统的对马克思早期文本的政治化解读方法,又要防止文本崇拜的解构主义,应该将这一文本与历史本身结合起来,着重分析异化劳动理论所蕴含的历史与现实的科学逻辑,在文本与现实的相互关系中来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2、《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规定: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得出结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是研究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指出异化劳动表现的核心是人的异化,人脱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3、国内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1)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人类社会由低到高依次经历5种社会形态,既: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4、不论认为《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有关系或者具有诸如基石与大厦的关系,还是认为前者内涵于后者,或者是异化劳动理论启发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灵感,有一点可以肯定,既:不论分析《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是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都不可以忽略双方各自的存在,都必须含有双方的互构与解析,但有顺序问题,《手稿》异化劳动理论在前,唯物史观在后。由此一点,个人认为:(1)《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唯物史观存在非零关系;(2)《手稿》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对于其后唯物史观的创立肯定发生了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未必如现今有些学者所言之甚。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如何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1、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和解”的关系。2、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存发展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这种双重双向的对象化活动而得以实现和改变的。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规定上,人类劳动是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指劳动者主体自主能动地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对象化到某个产品上的创造性过程。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它一方面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肉体和生活所需的资料,另一方面给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物化提供劳动对象。人类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他既是自然的,又超出了自然;人与自然的同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性,而人与自然的2异质性又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性。这个“和解”的实质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和解”的过程通过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实现:其一,表现为自然的人化过程,即“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也就是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最后实现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的自然化过程,即“人向自然界的融化”,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在现实生活当中,人首先要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其一,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其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三,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而在三者之中,第一种关系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性关系问题,人和自然界是一种共存、互构的关系,人依赖自然而得以存在,然后改造自然为我所用,这种思想基本符合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初衷,但是如果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而言,此种人与物的互构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则需要更进一步研究。三、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1、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费尔巴哈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方面,他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又成了唯心主义,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指出,不仅在自然观方面,而且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要坚持唯物主义。他在(1)《提纲》第三条中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阐明了实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的作用;(2)在第五条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应从社会经济的内在矛盾去理解并通过实践革命化的途径去解决社会问题;(3)在第十条中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即共产主义;(4)在《提纲》的其它部分他进一步分析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批判了费尔巴哈之流对于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自己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观点: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去空谈什么人间感情或友情。(5)最后他还指出新旧唯物主义具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旧唯物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追求则是改造世界。2、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其根本目的是要将其新唯物主义理论与费尔巴哈之流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3、马克思在《提纲》中的最后一条宣布了自己38年后的墓志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对自己“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的预设。“改变世界”的活动也就是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3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什么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1、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恩格斯把唯物史观定义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实的人”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唯物史观的前提包括现实的人和他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既: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一定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人口的生产;其二,生活资料的生产;其三,社会关系的生产。2、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原因(1)是为了与以往历史观加以区别在马克思创立其唯物史观之前,千百年来哲学家们都把人的真实存在同“知相”联系。以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来建立其历史观的基础,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其历史也就成了精神史、认识史,其立足点是“我”,把人真实的存在归结为一种无条件的存在,即虚构的“原人”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立历史的坐标,他所要确立的真正历史基石,必然落在人的现实性上面。(2)是其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虽然任何历史观的前提都只能是人,因为历史是人的历史,但关键问题是以什么样的人为前提;唯物史观强调人类活动的条件性,所以必须以有条件限制的人——现实的个人而不能以无条件限制的人——思辩的个人为其前提,思辩的个人不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是找不到其依据和可能性的,因此历史的存在只能是以现实的个人而展开,而不能以“抽象的存在”而发生,唯物史观只能建立在现实的人在现实的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活动的基础之上。(3)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因为人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受一定历史条件限制的人,因此,研究历史就必须研究制约人的条件,而不是从思想出发,研究纯粹的人。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4)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意义重大马克思是从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变化规律中揭示人的本质变化,通过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探讨个人发展的现实途径,这样便从方法上确立了研究人和人的发展的基本原则,突破了从人自身研究人的局限,他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主张社会发展理论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内在包含着人的价值,人的解放的思想;另一方面,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也使他关于人的学说不是抽象的、纯道德的伦理说教,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由此,马克思建立了系统的人类解放理论。五、为什么说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唯物史观的核心?(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其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则是建立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人所体现出的生产力与人在这种生产关系中所进行的互动交往形式4之间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在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构建历程中,还是在这一历史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初表达出的“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理论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中有两个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其一:在谈到生产与交往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一方面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甚至认为“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却又指出“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种表述后来引导出的历史公案是:究竟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当我们在反思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确定了生产力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认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并且这种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看作是一种决定作用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理论困惑已经消除了。但是,在这种诠释体系中所出现的不过是一个在“决定论”意义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无穷序列,而“交往”、“交往方式”、“生产关系”何以构成“生产”、“生产力”的“前提”,“交往方式”本身在何种意义上就是“生产力”等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其二: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无穷序列的诠释系统中,生产力乃是基于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二元分立”框架下的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交往方式则“只是一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交往”,“这些条件可以归结为两点:积累起来的劳动,或者说私有制,以及现实的劳动”,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或“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关系也只是“自发分工”或者“私有制和劳动条件下的外在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显然又没有仅仅局限于“自发分工”或“私有制和劳动”的有限前提,因此马克思不断地去谈论“消灭分工、“消灭劳动”、“消灭私有制”,谈论“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过去的被迫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在不存在或消灭了“自发分工”、“私有制和劳动”的意义上,生产与交往、生产力与交往方式各自的规定性及其内在的本质关系如何理解?否则,我们就不能把“生产力与
本文标题:2011《马选》复习题最终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4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