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围剿”与“反围剿”红军和根据地的日益壮大,使国民党反动派分恐慌。从1930年开始,在三年的时间内,蒋介石调兵遣将,先后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四次“围剿”,最后都被红军粉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1933年10月,又调集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王明犯了“左”倾错误,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死打硬拼。结果,红军奋战一年,不但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反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被迫转移。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几十万军队设下四道封锁线,妄图消灭红军。红军经过3个月的苦战,虽然突破了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只剩下3万多人了。而这时蒋介石正调集40万军队,分成三路,前堵后追。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提议改变进军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和王稼祥等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的大河有:二十四条主要有:江西的信丰河、湖南的潇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翻过的严峻高山有:十八座主要有: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知识知多少?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押韵〔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包括四联。我读《长征》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首联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平平常常万水千山:泛指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统领全诗只:仅仅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我的感受:红军不怕把万水千山都看得让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极为平常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千山)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细浪:小浪花磅礴:气势雄伟,指山势高大险峻。走泥丸:走,奔跑。像小泥求在脚下滚过。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诗句把比作把比作英雄气概,诗句体现了红军的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五岭细浪乌蒙山泥丸小练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上承“千山”二字颈联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大渡桥横铁索寒”: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句子解析句子解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加点的词语中,我感受到了小练笔●●●●●●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喜岷山千里雪,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尾联三军过后尽开颜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互动分析结构小结•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心思想: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感悟远征难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爬雪山都庞岭骑田岭梅花岭泸定桥铁索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什么?
本文标题:(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七律长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5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