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浙江省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guokun61812312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浙江省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永康市经济贸易局2004年8月课题组组长:金祥荣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课题组成员:叶建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博士朱希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桤伦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蔡一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婧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课题总策划:程勇健永康市经济贸易局局长前言永康位于浙江中部,距杭州市150公里,东南与丽水市的缙云县接壤,东北与东阳市相临,西接武义县,北临义乌市,全市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总人口55.7万人。永康古称丽州,地处山地、丘陵地区,人多地少,迫使更多的劳动力要在农业以外寻找发展。历史上永康以“五金之乡”、“百工之乡”著称。五金起源于补锅、打铁、修铜壶等,能工巧匠辈出,“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就是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永康经济取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形成了以五金产品生产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3年,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永康市名列第46位,成为浙江的经济强市。永康的五金产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已具有了相当规模,产业集聚和产业分工不断加强,永康五金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从产业结构、市场基础,还是从企业家素质、发展潜力看,已经基本确立了全国性的五金机械产品制造中心和集散中心的地位。21世纪的永康经济面临着由初级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二次转型,面临着由传统小五金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宽空间的大五金升级,面临着单纯依靠体制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向构筑经营优势和市场势力实现创新为主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提升。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带动性强、规模效益显著、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它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先导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越来越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基地,汽车产业已日益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增长引擎。永康市政府在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打造以永康为核心,辐射金衢丽五金产业带的国内外知名的“五金之都”,实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五金传统优势,切实实现传统五金向现代五金转变,提出了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着力培育汽车产业,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加快提升五金产品层次的战略构想。为了将永康优越的五金产业基础与市场空间大、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工业结合起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走出一条富有永康区域经济特色的新路子,我们根据永康“十五”规划编制了“浙江省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初步提出了永康市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具体目标、远期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补充调整。本规划期限:近期为2004年-2007年,远期到2015年。规划重点是近期,远期为目标展望。目录一、规划背景............................................1(一)国际、国内汽车产业现状.........................................................................1(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2(三)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3(四)永康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现状.....................................................................4二、永康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5(一)现实基础.....................................................................................................6(二)制约因素...................................................................................................10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发展目标...................................................................................................12(三)2015年远期目标展望..............................................................................17(四)发展路径...................................................................................................17四、保障措施...........................................18(一)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推动本地企业采取并购和“借壳”等方式,实现向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转型...........................................................................19(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大力引进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相关的企业来永康投资,促进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实现“民外合璧”...............................................................................................................................20(三)优化空间布局,实施工业生产基地发展战略,建立多元互补、分工明确、低成本、高效率的汽车产业生态园.......................................................20(四)制定和实施鼓励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引导原有五金企业逐步向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21(五)加大政府公共投入,提升永康区域产业技术水平与人才素质,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供外部的技术与人才支撑...................................................22(六)加强城市配套功能建设,为永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营造相适应的城市整体功能和框架结构...............................................................................23会议纪要............................................24附件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现状、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27附件2:永康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可行性分析...............................................47附件3:指标测算的说明...........................................................................................64一、规划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正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心和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为浙江制造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创造了条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永康已经基本确立了全国性的五金机械产品制造中心和集散中心的地位,正面临着由初级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二次转型,从依靠体制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向构筑经营优势和市场势力实现创新为主的大发展转变。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迎接挑战,永康必须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永康优越的五金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大、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工业结合起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永康由传统小五金向现代大五金提升具有产业先导的战略意义。(一)国际、国内汽车产业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跨国联盟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雷诺与日产联手,福特收购沃尔沃,通用控股日本五十铃、铃木和富士重工重组等,强强联合使汽车技术、产品和企业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汽车大企业更具实力和竞争力。世界汽车工业通过全球性兼并重组,已形成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6大集团和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3个独立厂商的“6+3”格局,基本形成了年产400万辆以上六大汽车集团,其产量约占世界汽车产量的60%,加上3家独立公司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汽车市场。这种全球性的兼并重组是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并有所强化。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和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基本形成了“3+6”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海三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6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三大国有汽车集团的轿车生产已占市场份额的五成以上;加上六家轿车骨干企业的产量,约占中国轿车生产的九成。2002年,中国汽车三大集团参与国内外兼并与合作频繁:一汽重组天津汽车、与日本丰田汽车合作;东风与日本日产、法国标致雪铁龙合作,并参与江苏悦达和韩国现代起亚的合资;上汽大众续签与德国大众合资的合同,与美国通用一起重组柳州五菱,并成功入股韩国通用大宇。中国汽车的“3+6”与国际汽车的“6+3”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获取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营销模式与国际汽车业渴望进入中国汽车大市场的双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400万辆,轿车产量首次突破200万辆,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四汽车生产大国。(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经过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了较高基数、稳固基础后的加速增长阶段,汽车工业已由过去机械工业中的一个小行业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按照国际经验,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一般在1:1.1~1.4之间为最佳,但目前我国的该比重介于1:0.3~0.6之间。同时,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大约为20年,但受到汽车国产化优惠政策的激励,合资整车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在国内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这为大陆汽车零部件产业更快与国际接轨创造机会。200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创汇22.1亿美元,约占汽车工业出口总额的65.8
本文标题:浙江省永康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guokun618123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