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1年下学期课程作业及部分答案
2011年下学期课程及作业:一、《货币金融学》(两篇小论文)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题库考试)三、《金融风险管理》(五个简答题)四、《融资与并购控制作业》(一篇论文)五、《国际金融原理》(三篇小论文)一、《货币金融学》(写两篇小论文)请联系实际撰写两篇小论文,篇幅1000字左右1、面对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法案》,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请联系实际谈谈。2、面对当前的物价,房价以及股市等宏观经济走势,请结合刚刚出炉的经济数据,谈谈政府以及百姓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请联系实际谈谈。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题库考试)《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在职申请学位练习题辑金融专业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这门课程是申请学位必修课,采取题库闭卷考试,共5套题,从中抽取一套;《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综合练习题一、判断正误,并分析理由。(每小题5分)1、在我国转执时期,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应适当高于同业拆借利率。2、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3、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而言,“决策慢,效果快”是其主要特征。4、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菲利蒲斯曲线一样适合分析、解决我国现实社会经济、金融问题。6、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7、中央银行不得以盈利为目的。8、金融监管有效性不高的主要表现是权力过于分散、人员素质不高。9、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和商业银经营都完全有益。10、中央银行不得兼营商业银行业务。11、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利润留成制,而不应该实行预算制。12、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缺陷在于震荡性大,主动权完全在商业银行手中。13、流通中的现金既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又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14、判断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其长短期资产所占比重。15、现阶段,利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16、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17、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不能主要看其能为本地区争得多少资金和规模。18、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的负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19、再贴现政策既能影响资金流量,又能调节资金流向。20、根据“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中央银行不应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21、人民银行分支行应主要搞好调统工作,协调与银监分局的关系。22、中央银行应对其存款支付利息。2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的都是稳定货币。24、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25、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不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26、在我国转执时期,同业拆借利率应适当低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27、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目的完全一致都是调控宏观经济。28、有效银行监管是指政府主导型金融监管体制。29、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30、中央银行可以以盈利为目的。31、菲利蒲斯曲线不适合用于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32、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在于增强市场约束力。33、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也有弊。34、中央银行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业务。35、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优越性在于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对外部环境与条件的要求不高。36、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越多,内控制度越健全、有效。37、商业银行不能用自己的负债交纳准备金。38、持有中央银行股份与持有一般公司股份并没有实质性差异。39、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调控社会总供给。40、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要求人民统一金融业监管。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1、中央银行的性质及其业务特征。2、Keynes革命的主要内容。3、有效银行监管原则的核心内容。4、试析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主、客观原因与背景。5、试析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早期运用。6、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相互关系。7、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与任务。8、金融监管职能产生的理论基础。9、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其科学性分析。10、试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11、金融监管的内涵、目的与原则。12、新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目的(1997年)。13、存款保险制度的内涵、利弊分析。14、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内涵、作用及选择的原则。15、“骆驼氏评级体系”的内涵及建立的背景。16、金融监管的内涵、目的、原则。17、开市场业务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18、巴塞尔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其宗旨。19、人民银行单独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要性。20、《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有效性的具体内涵分析。21、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一般原则。2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关系。23、金融监管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24、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内涵及其必要性。2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内容、任务与特征。26、现代金融监管发展变化的趋势。27、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28、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内涵及其特征。29、骆驼现评级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各自的作用。三、对比分析题:(每小题12分)1、三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劣分析。2、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的异同分析。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分析。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分析。5、财政借款与财政透支的异同。6、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三者的联系与区别。7、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8、金融稽核与政府审计的异同。9、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的作用范围分析。10、第三个《巴塞尔协议》的成就与缺陷分析(1988年)。1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分析。12、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13、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与透支的异同分析。1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优、劣势分析。15、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三次高潮的代表国家及其背景分析。16、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关系分析。17、关于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三种观点及其依据分析。18、中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1、试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试论如何建立的健全人民银行信用评级体系。3、试论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4、试论国际金融业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5、试论提高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及对策。6、试论提高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必要性及对策。7、如何健全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机制。8、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9、金融网络化对中央银行理论的挑战。10、加入WTO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与挑战。11、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问题与对策。12、加入“WTO”对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挑战与对策。13、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设置中的问题与对策。14、人民银行近两年来宏观调控中的问题与对策。15、试论提高人民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对策。16、试论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17、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中的问题与对策。18、如何提高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20,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建议。联系方式: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610074)13908009412;18702808588;(028)61982618(H)(028)87092762、87352835(O)。ZZG9254@SINA。COMzengzg@swufe.edu.cn2011年10月20日3,提高宏观调控效果,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答:(1)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困境;(2)单靠宏观调控技术工具的建立健全很难达到效果;(3)提高宏观调控效果的关键在于运用有效的艺术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理解与支持。4,市场约束型金融监督管理是金融监管发展的方向。答:(1)传统的行政性监督管理效果不明显;(2)市场约束性监督管理的内涵与特征;(3)市场约束性监督管理的主要优势。5,银监会的成立不是对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剥离,而是要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转型与强化。答:(1)银监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强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实现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业化;(2)银监会成立后,人民银行由过去主要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直接监督管理的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智能,即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3)所以,银监会的成立不是对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剥离,而是要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转型与强化。一,结合实际,论述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局势的认识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答:关于宏观经济总体形势的看法: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可以归纳为(以下九冷九热,):(1)热的是投资,冷的是消费;(2)热的是供给,冷的是需求;(3)热的是生产,冷的是就业;(4),热的是加工工业,冷的是农业等弱质产业;(5)热的是城市高档次需求,冷的是农村生活保障需求;(6)热的是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投资并不热;(7)热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水电、交通、能源产业并不热;(8)热的是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东北部、西部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并不热;(9)热的是银行贷款,民间投资并不热!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建议主要是(1)宏观金融调控不能让干预体制复归:(政府对于投资过热的降温,不宜过分依赖行政审批等手段来限制,而应该着重纠正政府行为对于市场经济的扭曲,应该尊重和珍惜20多年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商业规则和市场观念,应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宏观调控绝不能成为计划审批和行政干预体制复辟的借口。)(2)加大结构性调整的力度:结构性调整不应是全面紧缩投资,而应是有选择的紧缩投资,应该有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产品差异以及投资来源差异。如对长期来看应鼓励的由外商投资的一些短线产品或高科技产业,则不宜紧缩和限制,而应继续支持和鼓励。(1)不应是全面紧缩信贷,而应是有选择分类紧缩信贷应该是对热的地区、行业、项目采取适当限制的办法降温,限制或推迟增长过猛的生产供应能力,而对冷的地区、行业、项目则应继续给予支持和扶持。(2)不应是简单地提高利率,而应实行差别利率制度。利率是解决总量问题而不是结构问题的。既然调整是有选择性的,那就不宜采取无差别利率政策。应该对需适当限制的目标行业或产业提高利率,而对不需限制的行业或产业不提高利率,甚至继续给予优惠利率,保持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应尽量用利率工具配合调整,实现均衡。(3)不应是硬性行政干预,而应柔性窗口指导。应特别注意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政府的政策导向信息,影响有关投资主体的决策和决心,并采取足以表明政策调控倾向的措施,如发布市场预测报告、调整准备金率、调整再贷款利率或调整再贷款供应松紧度以及调整再贴现率等,积极影响企业、银行的心理预期并使之相应做出理性反应。(4)不应直接调控,而应通过总行内部间接调控。结构调整一般都是通过各企业总部、银行总行,采取内部政策指引、授权调整、资源重新分配等办法,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实施,而不是由各级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尽量让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来实施调控。(5)不应是无区别一律关门,而应有选择性地提高项目门槛。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银监会提高银行业监管效果的建议。答:通过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行使对银行、信托业的监管职能,对加强银行业监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对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保障银行业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增进我国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人民银行、财政部下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银监会组建工作进展顺利。为了做好银行监管工作,银监会在总结十几年银行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四个监管理念,一是要管法人,即根据银行机构的监管指标主要体现在法人身上,银行内控制度主要由法人制定,银行风险主要由法人承担的实际,改变过去总部监管总部、分支机构监管分支机构的理念,将银行机构作为一个完整法人进行监管。二是管风险。这是相对于合规监管而言的。管风险当前主要是降低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拨备能力。管风险不放松合规监管,因为凡违规必然发生风险,凡发生风险必然是违规造成的。但监管的着眼点要放在风险上,从防
本文标题:2011年下学期课程作业及部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0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