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11年中卫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9日在中卫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徐力群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举国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十一五”规划是我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五年来,我们与全国人民同喜同悲同拼搏,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决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付出了千辛万苦,战胜了重重困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卫,正以崭新面貌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奋进!“十一五”以来,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济总量实现翻番。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70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15.21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年均增长33.9%。一般预算收入8.25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是2005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3%,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为今后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筑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建成中卫工业园区、中宁工业区、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3个工业区和镇罗金鑫园、常乐陶瓷园、宁夏红科技园等6个特色产业园。建成中卫工业园区照壁山水库、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填埋场、生化氧化塘、蒸发池等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全市工业园区总面积由不到10平方公里增加到300平方公里。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全市入园企业由12家增加到188家。规划项目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其中产值过20亿元的12家,过50亿元的6家。2011年,预计新增工业产值14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是2005年的5.4倍。特色农业形成规模。硒砂瓜、马铃薯、枸杞、设施蔬菜、小茴香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8万亩、113万亩、34万亩、24.7万亩和12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10万亩。建成沙漠生态日光温室1200座。“中国枸杞之乡”、“中国硒砂瓜第一市”叫响全国,“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建立了政府偿贷基金制度。通过财政预算模式改革,形成了可支配财力和干大事能力随着财政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良性机制,使融资有了信用保障、发展有了投资保障、偿贷有了资金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62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15元,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2%。农村贫困人口由43.5万人减少到21.4万人。——城乡人居环境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香山机场通航。中宁至营盘水高速公路通车,新建改建公路287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84公里。太中银铁路元月通车。两座6车道铁路立交桥贯通中卫市区南北,铁路以北得以迅速发展。中卫市区建成区由12平方公里扩展到74平方公里。中宁县城由12平方公里增加到24平方公里。海原新区基本建成,县城面貌和功能明显改善。社区休闲园林面积由150亩增加到1.3万亩,水域面积由800亩增加到2.6万亩,集中绿地面积由200亩增加到2.5万亩。香山湖等黄河湿地资源开发保护项目继获我国人居环境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新近又荣膺国际人居环境最高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是西北第1个、西部第2个、全国第12个迪拜奖,是全球百佳。实施了中卫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旧街区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75%的农村土危平房改造成了坡屋顶抗震砖瓦房。沙坡头区成为“自治区园林城市”。社会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沙坡头区、中宁县成为“教育强县(区)”,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由65.6%提高到89.7%,职业教育比重从16%提高到48%。新建中卫中学、中卫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中小学、职业学校,在建中卫六中和八小,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基本建成市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游泳馆、文体中心。市医院120急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建中医医院康复楼。在全国率先建立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书费、住宿费制度。在全区率先建立农村养老补贴和乡村便民公交体系、煤矿视频监控系统和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建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站式”服务体系。取缔水上非法摆渡。实行网上“一站式”行政服务。——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领导接访制度,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转变警务值勤模式,实行重点部位24小时不间断巡逻,成功侦破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中宁李小龙涉黑案等大案要案。先后获“社会安全感测评”全区第一、“全国平安优秀市”等称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封堵了所有违法违规矿井及采矿点。在全区率先建立食品药品随机抽检制度,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市长信箱制度,3年多为百姓排忧解难6574件,中卫百姓高度信任市长信箱。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挑战与机遇较突出的一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克服节能降耗限产压力,冷静研判,科学决策,及时出招,扎实苦干,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25亿元,增长24.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增长65.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962元和4315元,增长9%和12%。一、致力于工业强市,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工业发展增速加快。完成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增长19.3%;实现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15.2%。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22.5%;实现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6.1亿元,增长74.2%。新建、续建、技改工业项目72个,完成总投资106亿元,增长307%。招商引资成果十分显著。全年引进招商项目180个,到位资金138.9亿元,增长263%。工业开工项目55个,其中过10亿元产值项目16个。这些项目的引进,使我市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冶金、煤化工、精细化工、造纸6个产业板块。中电投100万千瓦风力发电,国电阿特斯公司10万千瓦光伏发电,金阳公司25万千瓦光伏发电,银阳公司2000吨单晶硅拉棒、2000吨多晶硅铸锭、2亿片切片、10万千瓦电池组件,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30万吨镍铁,锦宁公司70万吨铝镁合金,华夏特钢36万吨铬铁,宁钢集团120万吨特钢,宇光公司300万吨洗煤、240万吨焦镁联产,瑞泰公司6万吨硝基氯苯、5万吨氯化苯、1万吨光气等9个产品项目,华御公司5万吨精制苯、6万吨氯化苯等一大批工业项目落地中卫。特别是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的产业链,促成了以商招商的大好局面。能耗与排放明显下降。面对严峻的减排形势,及时出台《节能降耗预警“五定”方案》等4项制度,对全市27家高耗能企业实行阶段性停产或限产,依法关闭15家污染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削减任务的134%和11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2%。二、致力于打造黄河金岸,最宜居最宜业最具特色美城市建设扎实推进黄河金岸建设取得新进展。从沙坡头至中宁151公里黄河南北标准化堤防工程全面竣工,151公里滨河大道全线通车。完成151公里滨河大道两侧各110米宽生态湿地绿化工程,植树100万株,恢复湖泊湿地3500亩,整理土地786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市“五馆一中心”、中宁体育馆、游泳馆基本建成,中国枸杞博物园、杞乡黄河体育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香山湖等黄河湿地资源开发保护项目荣获迪拜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按照“沿黄城市中最宜居、最宜业、最具特色美”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卫市区。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五创”工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高了城市规划前瞻性,城市规划控制面积达到2260平方公里,中卫工业园区、中卫能源化工基地、腾格里沙漠生态屏障等重要功能区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旧街区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完成12条街道硬化绿化整地工程。全市新建、续建城镇建设项目267个,完成投资40.2亿元。市区建成利民路等城市道路3条2.1公里。建成职教公园。完成滨河路、水城路、五环广场亮化工程和景观水系引水工程,横穿市区6公里的景观水系成为一条四季流动的河。中宁滨河新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海原“一县两城,拉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基本完成。三、致力于农民增收,“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播种面积250.3万亩,总产5.9亿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6.5亿元,增长8.4%。鸡、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887万只、116万头、32万头和197万只。建成区、市、县级农田保护示范区6个,粮食高产示范区56个。推广稻田养蟹1.2万亩。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133个,新技术42项。新上、技改、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1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52个,全市285个专业合作组织销售农副产品79.8万吨,销售收入15.2亿元。劳务输出17.2万人,创收9.6亿元。足额兑付各类涉农政策补贴5216万元。特色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增枸杞4万亩,累计达到34万亩,实现总收入13亿元,杞农人均收入2300元。百万亩硒砂瓜实现总收入11.6亿元,瓜农人均收入2930元。新增设施蔬菜3.9万亩,累计达到24.7万亩,实现产值13.5亿元。发展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大棚及适沙作物1220亩,棚均年收益2万多元。沙漠设施蔬菜2个产品被认证为有机产品。建成永大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10万亩,栽植枣树等256万株。中宁建成全区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海原建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集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完成总投资13亿元,改造农房10550户,建成“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5个1936户,综合整治旧村庄57个,配套建设了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沙坡头区建立了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系统,配置垃圾清运车109辆、垃圾箱11058个,农村告别了千百年垃圾乱弃现象。完成乐台、九塘、迎水桥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8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完成兴仁及永大线节水农业示范项目供水工程,解决了49.5万亩农田用水问题。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配套节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善9.3万亩农田灌排条件。实施腾格里沙漠整地、永大线高效节水农业用地整理、滨河湿地水源土地整理等项目,整理土地3.9万亩。实施兴仁万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米粮川、高庄等移民安置点5个,226户移民迁
本文标题:2011年中卫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0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