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1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1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宁波中学象山中学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筚.路蓝缕/秘.鲁彰善瘅.恶/殚.心蜚.短流长/绯.闻赫.赫有名/赧.然B.同仇敌忾./起讫.络.绎不绝/落.枕抓耳挠.腮/妖娆.否.极泰来/癖.好C.光阴荏.苒/妊.娠稍.纵即逝/稍.息螳臂当.车/当.真顺蔓.摸瓜/蔓.延D.唯.唯诺诺/推诿.荒凉芜.秽/怃.然寡廉鲜.耻/鲜.见博闻强识./炽.热2.下列各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憾了。B.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C.无论是北京城墙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相,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D.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悄无生息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秘密的接近方式以及随后而来的缠绕,让人想起和阴谋、危险、罪恶有关的东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炒楼号并非什么新鲜招数,可地产商却屡试不爽....,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深思。如此看来,对楼市乱象的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B.近年来,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尤其在冬季,每当暴风雪袭来,高速公路受阻,路政部门为了确保交通畅通,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C.荣国府的李纨自从丈夫贾珠夭亡之后,便被沉重的精神枷锁折磨得如同槁木死灰....一般,在这个典型的封建贵族世家中,俨然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D.如果说,熙丰变法还是旨在解决国家社会问题,元祐更化则治丝而棼....。其后,哲宗亲政,对旧党以牙还牙而变得变本加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鼓励到农村学校任教,最大限度提高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B.温家宝总理说,在我的印象中,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谈到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作为判断我们党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标准。C.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重要论断完全抓住了我们治党治国的根本。D.面对过去五年浙江经济交出的成绩单,省长吕祖善最得意的并非各种统计数字多年连续位居全国前列,而是在全国各省中,浙江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5.请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一个单句,可以删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说明】什么是单句?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的句子是单句。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6.右图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揭示了人遗忘的规律。请阅读此图,概括两条遗忘的规律,并结合概括的规律对处在紧张复习备考状态的高三学子提出两条有效备考建议。(每条规律或建议不超过20字)(4分)两条规律:□□□□□□□□□□□□□□□□□□□□□□□□□□□□□□□□□□□□□□□□两条建议:□□□□□□□□□□□□□□□□□□□□□□□□□□□□□□□□□□□□□□□□7.下面的文字是“首届微小说大赛”评出的最具人气的作品,请对这篇作品作简要评析。(不超过60字,4分)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作者:网友“信天云”)□□□□□□□□□□□□□□□□□□□□□□□□□□□□□□□□□□□□□□□□□□□□□□□□□□□□□□□□□□□□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已非昨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B.当下,中国戏曲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束缚。C.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的重要途径。D.当下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沿用流行文化发展的模式,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9.中国戏曲具有“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的特征,不属于...这一特征的一项是()A.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显著标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B.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穿越时空,千百年不衰,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C.因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不同,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D.中国戏曲仍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在当代文艺舞台上仍占有重要的席位。10.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博物馆艺术”的内涵。(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影子[波兰]普鲁斯(1)天上的阳光渐渐熄灭了,地面的薄暮慢慢升起来。薄暮——这是夜大军...的前哨。这支凶猛的夜大军...自古以来就和白日永恒地厮杀着:它总是朝败暮胜,主宰着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宇宙,一到白天就全线溃退,躲在隐蔽的地方窥伺着。(2)它躲在深山峡谷里,城市地窖中,森林密丛间,阴沉的湖泊深处;它隐身在原始的地下岩洞,矿井和濠沟,屋角和墙窟。它慢慢地布开,悄悄地扩散,终于充满各个幽暗的角落。它潜伏在树皮的裂缝里,衣裙的折皱间,躺在最细的砂粒下面,缠在最薄的蛛网中,伺机出动。虽然从一个地方把它赶走,那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退让,它仍然要选择良宵,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还要努力夺取新阵地,最后吞没整个世界。(3)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4)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5)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6)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7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7)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8)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9)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10)“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11)“有。”(12)“他的房间在哪儿?”(13)“喏,就是那间小屋。”(14)门好像已经上锁。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15)“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16)“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17)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18)“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19)“唉—唉!”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20)扫院人默然沉思。(21)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22)“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23)“点灯人?”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30位‘游客’。”(24)“当然,他一定是葬在穷人墓地的。”(25)“穷人也来了25个。”(26)“不过,他睡的准是白皮棺材。”(27)“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16个呢!”(28)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抔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29)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
本文标题:2011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3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