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1-23触电形式和急救方法
1-2触电方式没问题啊!想想:为什么?触电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1.电击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直接电击: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电击常会给人留下较明显的特征,包括:(1)电标:在电流出入口处所产生的革状或炭化标记;(2)电纹:电流通过皮肤表面,在其出入口间产生的树枝状不规则发红线条;(3)电流斑:电流在皮肤表面出入口处所产生的大小溃疡。电纹电流斑2.电伤由于电流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危害:电击是触电事故中最危险的一种,会使人体产生痉挛、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现象。•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②电弧灼伤:电弧灼伤是在误操作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产生电弧放电,出现的高温电弧造成的灼伤。1.电灼伤高温电弧会把皮肤烧伤,致使皮肤发红、起泡或烧焦和组织破坏;电弧还会使眼睛受到伤害。由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通常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电烙印有时在触电后并不立即出现,而是相隔一段时间后才出现。2)电烙印危害:表面皮肤将留下与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电烙印一般不会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由于极高的电弧温度使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使皮肤表面变得粗糙坚硬,其色泽与金属种类有关。3)皮肤金属化危害: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不良后果。1.安全电流人们能够摆脱的握在手中导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安全电流,约为10mA。交流电(50Hz~60Hz)对人体来说最危险。根据经验,大于10mA的交流电流或大于50mA的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就可能危及生命。按照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可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二、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类型定义交流电(工频)直流电平均值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感知电流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i1.1mAi0.7mAI5mA摆脱电流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1mAi16mA0.7mAi10mA5mAI50mA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人体生命的最小电流≥16mA≥10mA≥50mA2.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包括人体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一般约为1500~2000Ω(通常取800~1000Ω)•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另外,人体电阻还会随电源频率的增大而降低。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见右表。接触电压(V)人体电阻(Ω)皮肤干燥皮肤潮湿皮肤湿润皮肤浸入水中1070003500120060025500025001000500504000200087544010030001500770375250150010006503253.人体安全电压为了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值,我国把安全电压的额定值分为42V、36V、24V、12V和6V五个等级。安全电压的等级和选用安全电压选用举例额定值空载上限值4250在有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3643潮湿场所,如矿井、多导电粉尘及类似场所使用的行灯等2429工作面积狭窄且操作者易大面积接触带电体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1215人体需要长期触及器具上带电体的场所681.为保障人身安全,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规定为不超过V,安全电流为mA。2.交流电HZ对人体来说最危险。3.触电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的伤害,这种伤害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和两种类型。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造成的内部器官的伤害;是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4.各种触电事故中,最危险的一种是.判断:5.绝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伤造成的。()6.直接电击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361050~60电击电伤电击电伤电击××触电方式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⒈单相触电⒉两相触电三.触电方式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由于绝缘损坏导致碰壳故障,使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物体而导致的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单相触电1.单相触电人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火线人大地电流路径:直接接触触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单相触电电流路径:火线人体另外两根火线2.两相触电电流从一根相线经过人体流至另一根相线。任意两相之间的电压都是380V,触电后轻微会引起触电烧伤或导致残疾,严重则导致死亡危害: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或当线路发生一根导线断线故障,并且导线落在地面时,故障电流就会从接地体或导线落地点流入大地,并以半球形向大地流散,并在落地点周围地面产生强大的电场。怎么办?一旦不小心已步入断线落地区且感觉到有跨步电压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用一条腿跳着离开断线落地区;安全提示:人体为何会触电,只因大地零电位,加之人体能导电,没有绝缘祸产生。电流要往地下跑,如同水往低处流,近离高压有危险,接近带电会触电。四、触电的预防触电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措施触电原因预防措施带电工作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电工进行,并有专业人员监护采取安全措施,如穿上绝缘靴;站在橡胶皮上,干燥的绝缘物上或用橡胶布遮盖周围的导体和接地处移动和便携式电具、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建立经常或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使用24V或12V的安全电压采用漏电保护开关设备接地不良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头一般使用三极插头,其中带有接地符号。符号的一极应接到专用的接地线上,禁止接地线接到水管、煤气管等埋于地下的管道上使用临时线路定期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一线一地“制安装裸露的带电体按规定架空设置警告牌或遮栏跨步电压当人体突然进入高电压线路落区时,要保持镇静,在看清高压线位置的情况下,双腿并拢,向无礼了高压线落地点的方向作小幅度跳动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立即切断电源防止身体或手持的灭火器材触及有电报导线或电气设备间接接触触电1.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人体两个部位同时接触漏电设备的外壳和地面时,人体所承受的电位差。•因接触电压作用而导致的触电现象称为接触电压触电触电事故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6~9月事故最多;2、低压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触电事故各不相同1-3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一.触电急救的要点触电急救必须做到1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2分秒必争就地抢救3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切拉拽挑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发现有人在高压设备上触电时,救护者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后拉开电闸,然后解脱触电者。三.触电急救的方法正常瞳孔放大检查瞳孔1)简单诊断检查呼吸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应立即进行检查。2)对“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2)松开衣服和裤带,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中异物。3)抢救者跪在病人的一边,使患者鼻孔朝天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4)用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将颈部上抬,深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的嘴,大口吹气。5)然后放松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5S吹气一次,坚持连续进行,不可间断,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3)对“有呼吸而心跳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胸外心脏挤压法使触电者仰天平卧。颈部枕垫软物,头部稍后仰。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跨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100次为宜。注意挤压时,切忌用力过猛!触电者如果是儿童,可以用一只手挤压。对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同时采用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单人操作,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速度要提高一些。双人操作,每5秒吹气一次,每1秒挤压一次,2人同时进行。对触电者用药或注射针剂,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诊断确定,并慎重使用。禁止采取冷水浇淋.猛烈摇晃.大声呼喊或架着触电者跑步等“土”办法,因为人体触电后,心脏会发生颤动,脉搏微弱,血流混乱,在这种情况下用上述办法刺激心脏,会使伤员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注意事项:伤口大出血电弧灼伤出现颅脑外伤摔伤骨折一般性的外伤电伤的处理伤口大出血时应立即设法止血,同时火速送医院治疗;一般性的外伤创面,有条件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送医院治疗;触电后摔伤骨折,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固定肢体后送医院处理。四.外伤救护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干净冷水清洗,有条件的再用酒精涂擦,,然后用消毒被单或干净布片包好,速送医院处理使伤员平卧并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之同时侧转.当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降低颅内压力六、电气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年满18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病症和生理缺陷(如高血压、心脏病、聋哑、色盲、肢体伤残等)。•具有相应的电工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和遵守有关电力安全、技术的法规和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掌握人身触电的急救方法。•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必须接受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的业务指导,并经电力企业培训、考核,电力管理部门审查合格。
本文标题:1-23触电形式和急救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4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