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1年河北中考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历史增强试题探究性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为主线,从“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国家统一”、“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从题型变化、情境创设、主题立意、设问角度、答案设置、情感体验等方面增强试题的探究性,考查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能力与方法,以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化。一、适当调整试题“题型”“设问”,加大探究性试题的比重本次试题命制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1年中考文化课历史考试说明》(以下简称为《考试说明》)。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模块的23个学习主题,宏观知识覆盖率达到76.7%,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本次试题进行了调整。非选择题部分,探究性试题位置凸显。具体表现为:1.题型的调整。依据《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在非选择题的排列上,将探究性试题放在相对重要位置。如非选择题31题“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代替了过去的“读图,回答问题”;33题题目直接确定为“探究问题”。这就加大了探究性试题所占比重,体现了用探究性试题引导教学,实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图,推动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化。2.试题设问的变化。32、33题根据需要由三问调整为两问。每一问分值相应提高,这就加大了试题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为学生多角度答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可见,试题通过呈现方式的调整,引导教学不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是更多地关注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二、试题创设探究情境,考查多种能力试题依托教材但不依靠教材,选择了更广阔的领域,即创设新情境,达到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多角度探究问题提供条件。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无法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后人只能通过前人遗留下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了解历史。如:11题柱状数据图、17题巴黎公社社员墙、19题名画欣赏等,既有文字类、数据类、也有文物类等,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版面,而且联系了生活,使材料情境更加鲜活,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与生命力。试题利用大量新的情境材料,对考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查。试题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考生观察与感知、阅读与思考、判断与作答。这种方式,引导教学不再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要努力拓宽教学的视野,学生要具备获取材料信息、洞察历史表象、分析历史问题等能力。三、试题采取“新的主题”立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本次试题以人类社会和我国当前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主题,对知识进行新的主题设计,重点考查自主探究能力。四、试题设问与答案开放,增强探究的思维含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表现是学生能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而探究性试题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大程度的开放性,包括对问题的选择和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当然也包括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定。31题、33题都采取了“超量给点,限量给分,补充提示”的做法,增强了探究的思维含量。五、试题注重探究历史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提高人文素养试题关注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的热点与焦点。如: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巴黎公社140周年、十二五规划、城市化、日本福岛核危机、特区建设等热点话题,通过隐性和显性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反映,探究了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把历史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深刻全面认识历史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试题为实现历史的教育价值,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试题立意融入其中,把考试变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教育过程。本次试题中的14、16、18、25、26、31、32、33等均有体现。总之,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通过增强试题探究性,充分体现了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通过增强试题探究性,有助于推动学习方式转化,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使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与转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事变1、发动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影响:政治上——.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革命任务、中国革命性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上——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挣扎产生。思想文化上——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9世纪60—80年代)如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英国进犯西藏。(4)中法战争(1883—1885)(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影响: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7)日本侵华战争(1931.9.18—1945.8.15)(8)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2、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二)政治侵略——强签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1、强签不平等条约(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①割地类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②赔款类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额呈上升趋势。《辛丑条约》赔款最多。③开埠通商类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趋势是由南而北,由沿海到内地。《天津条约》开埠通商最多。④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⑤攫取特权类条约:《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特权;《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量特权;《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留驻上海的特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2、侵犯中国主权(1)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2)开辟租界: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各项主权。(3)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4)破坏司法权: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3、干涉中国内政(1)扶植代理人①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②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③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内实行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④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从1861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②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③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④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⑤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⑥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发动内战⑦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3)制造血案:①1894年旅顺大屠杀②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③1925年五卅惨案④1928年济南惨案⑤1937年南京大屠杀(三)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和资源1、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1)勒索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2)倾销商品:主要是鸦片和工业品(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2、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1)政治贷款:开设银行和强迫贷款(2)直接投资:投资铁路和开矿设厂3、掠夺原料和资源:主要掠夺中国的农土特产品、劳动力、矿藏和土地等,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四)文化侵略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二、中国近代的社会巨变及其启示1、巨变表现(1)社会性质上: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2)社会主要矛盾上: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其中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3)革命性质和任务上:旧式的农民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4)阶级结构上:从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成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5)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局面,形成多元的经济结构。(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后,急剧下降,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就是一个明证。(7)外交国防观念逐步更新:由闭关自守走向世界,国防观念也由重陆轻海转向海陆并重。(8)思想文化上:由盲目自大转为向西方学习。(9)政治制度上:由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由国民党一党专政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2、百年巨变的启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巩固训练1、观察下列图片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说明:图片1为2004年9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表讲话,正式提出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图片2为2004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3为日本二战老兵招摇过市为军国主义招魂。回答:(1)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决定成立的?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反映了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谋求什么地位?(2)图片2、3反映了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3)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以日军侵华暴行为例驳斥图二的谬论。(4)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遭到亚洲许多各国人民的反对。根据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谈谈日本政府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案:(1)雅尔塔会议;政治大国。(2)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或日本右翼势力抬头)(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如列举其它史实,也可给分)(4)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中犯下的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熊”和“虎”分别把中国的什么地方强占为“势力范围”?(2)图中的“
本文标题:10kV损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6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