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0城市经济学-城市环境问题
第十章城市环境问题一、环境经济问题及其相关概念二、城市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因三、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困难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五、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建设六、城市环境经济主要研究内容城市环境——广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甚至所有周边身外之物都可以视为环境——狭义:自然环境,特别指自然生态环境。一、环境经济问题及其相关概念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来探索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特点之所在。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列入经济学的范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的日趋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从经济代价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从而提出了“污染代价”、“环境质量的价值”、“资源价值”等经济概念,并被经济学家广为接受。197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专家们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能超出地球环境允许的极限。这种“生态发展”的概念,在80年代末又被进一步地充实完善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并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的环境观念和发展观念。当前,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联系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把资源转化向纵深发展的过程。即由主要依靠体力使用简单生产工具,只能转化少数资源且转化率低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主要依靠智力使用复杂的生产工具、高效率转化大量资源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但是,宇宙的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即不能增加,也不能消灭。因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只能以资源为基础,在能量和物质的转换上面下功夫。这一前提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19世纪以来,经济学者开始运用经济学原理探索城市环境问题,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P334)——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城市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经济快速无序发展是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是对立的统一体2.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联系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容很多。如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与政治的关系,即自然环境对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自然环境对一个社会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社会体制对环境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3.生态环境系统的容量与人口和经济增量之间的协调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生态环境系统是发展变化的,其容量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技术经济水平、内容、方式密切相关,容量是相对的、可调节的,但不是无限增长的。在一定的利用方式和技术经济水平下,就群体讲,当个体增长达到一定的数目,就与环境形成一定的稳定关系,即建立了相对的平衡,破坏这种相对稳定,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二、城市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因1.城市环境的外部性无论是对环境的破坏,还是对环境进行维护和提升质量,都不仅仅影响到所在的行为人,还会影响到未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人。2.城市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作为公共物品的城市环境具有突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三、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困难1.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2.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3.环境污染的难逆转性与治理的艰巨性4.环境污染的短期地方性与主体流动性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环境生态阈值环境生态阈值:一旦环境退化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对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环境破坏的逆转费用将极其高昂。因此,先致力于控制污染排放和防止自然资源衰竭是更节省费用、更合理的办法之一。于是,通过市场手段和政策手段的干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会出现三种不同态势:A:不考虑环境破坏——环境退化很可能超出生态不可逆阈值;B:部分考虑环境成本——通过制定排污标准、排污收费或者排污权交易等手段,使曲线变缓,环境恶化的峰值降低C:大部分消除环境成本——通过制定排污标准、排污收费或者排污权交易,以及实施对有害排放加以消除的环境补贴等政策手段,使得曲线峰值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可有效防止经济起飞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可逆的破坏。五、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建设1.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具有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体,其内部构成包括生物物质和非生物物质两种形态,具体可分为三类要素:(1)城市人口系统;(2)城市生物系统;(3)城市非生物系统。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1)固体和危险废弃物污染(2)大气污染(3)水污染与缺水(4)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5)噪音和声环境污染3.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是以一种综合的观点、积极的姿态来实施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利用、改造和维护,其目的是推动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内容,既包括对城市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破坏,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进行积极的治理和建设,弥补缺陷、纠正偏差、恢复和重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①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观念,确立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格局②坚持“三同时”的建设方针,加强环境执法管理③加强以绿地系统为中心的城市生态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六、城市环境经济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地域自然系统承载力城市地域自然系统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一定的价值标准下,自然系统所能承载容纳的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其衡量指标:——物质指标:人均占地、人均耗水、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或污染量等物质方面的指标;——精神文化层面的标准:生活舒适程度、各阶层社会需求的满足等。2.城市水环境经济目前我国水环境经济的主要问题:①总体上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低;②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要从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入手,综合整治城市水源和水系的污染。①对城市地域的水资源应制定统一的开发、利用、保护的规划,对城市的饮用水源,必须划定严格的保护区。②在满足合理用水需求的前提下,继续开展城市节水,提高城市用水效率。③增加对污水处理事业的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④结合城市地域范围的国土规划和国土整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整治好城市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美化城市环境,创建优美的城市景观。3.城市能源经济城市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影响和决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最为重要的人为因素之一。应逐渐采用清洁的燃料并改进管理的效率;并逐步改变初级能源的来源构成。4.城市环境经济政策城市环境经济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经济政策基本上等同于环境经济管理的概念,而狭义的环境经济政策则主要指对于城市环境管理的经济原则和手段措施。目前,常见的环境污染控制手段主要有——污染付费——排污许可及交易——排放标准与违规处罚(1)污染付费1972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委员会提出污染者负费原则(pollutionpayprinciple,PPP),成为各国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理论依据。PPP原则指出,造成污染的个人或团体(污染者)必须自己承担削减污染措施的费用,而削减污染的措施则由公共机构决定,并且采取这种措后能保持环境处于一种可接受的状态。PPP原则为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明确了基本的筹资思路,迅速为各国的环境经济政策所采纳,并逐渐演化形成以下五种类型的经济手段:①污染收费②押金制度③交易制度④经济处罚⑤财政补贴(2)排污许可及交易通过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约束来管理城市环境根据当前状况确定一定时间内的排污总量,在此基础上,将排污总量进行分割,然后用发放许可证的方式辅以强制力,以确保只有获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才拥有污染排放的权利。(3)排放标准与违规处罚制定排污标准,将不符合标准的污染性生产活动给予行政强制禁止,从而达到直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的;违规处罚,可能是经济处罚(罚款)、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5.城市环境经济管理环境经济管理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社会活动中,对自身的危害实施控制,并转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制定环境政策。包括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政策等等。②拟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包括各种环境标准如环境质量标准、“三废”排放标准、污染警报标准等,以及各种收费、奖励和惩罚标准。③编制城市环境规划,审查、批准和确定城市环境规划方案或各专项环境治理方案,监督规划方案的实施。④改革和健全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与具体的管理办法。
本文标题:10城市经济学-城市环境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6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