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1年环评导则与标准真题
2011年环评导则标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执行国家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A.优先执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B.优先执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C.执行两者中排放控制要求较严格的D.按标准实施时问先后顺序取后者执行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准备阶段和正式工作阶段均需开展的工作是()。A.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B.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C.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D.报告书的编制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建设项目中评价工作等级低于三级的单项影响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应按照三级评价要求进行B.应按照四级评价要求进行C.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叙述、分析D.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做叙述、分析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A.采用的评价标准B.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C.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报告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B.工程设计、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C·工程勘察、建设过程、生产运行D.工程规划、建设过程、生产运行6.某数控机床制造项目位于工业开发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该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A.输水管线B.产品运输C.原材料储运D,生产装置污染物排放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A.建设项目地质条件B.建设项目所在地气候特征C.建设项目受纳水体的污染来源D.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定量预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A.专业判断法B.类比调查法C.数学模式法D.物料平衡法9.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见下表。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污染源┃焦炉烟囱┃焦炉┃┣━━━━━━╋━━━━┳━━━━┳━━━━╋━━━━┳━━━━┫┃污染物┃S02┃NOa┃PMl0┃BaP┃PMl0┃┣━━━━━━╋━━━━╋━━━━╋━━━━╋━━━━╋━━━━┫┃D10%(m)┃3000┃3000┃2900┃4000┃4000┃┗━━━━━━┻━━━━┻━━━━┻━━━━┻━━━━┻━━━━┛A.边长6000m的矩形B.边长5900m的矩形.C.边长6900m的矩形D.埤长8000m的矩形11.某小区一期工程已配备燃煤供热锅炉,现拟建二期工程新增2t/h燃气锅炉,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二期工程环评至少应调查的污染源是()。A.二期工程污染源B.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C.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及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现有污染源D.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及评价蓥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在建污染源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PMlo监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冬季监测五天有效数据B.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五天有效数据C,冬季监测七天有效数据D.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七天有效数据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无关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调查的气象观测站位置无关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D.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14.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不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16.某新建汽车制造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居民点、学校、纺织厂、乳品厂。下列预测计算点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居民点、学校、纺织厂、乳品厂和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B.居民点、学校、纺织厂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C.居民点、学校、乳品厂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学校、乳品厂、纺织厂和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17.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下列预测情景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试卷第3页(共20页)18.某项目按工程建设方案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300m;对建设方案进一步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可达标,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2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人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为()。A.厂界外200m范围B.厂界外300m范围C.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200m范围D.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300m范围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可不万Ij入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绪论的内容是()。A.大气污染防洛措施的可行性B.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謇情况C.预测模式选取的合理性D.项目总图布置的合理性20.某建设项目拟向附近一中河(Ⅳ类水质)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5000m3/d,污水、中需要预测.的水质参数包括铅等5种污染物,污水pH值为7.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守财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jD.低于三级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河流水质现状调查时期应是()。A.枯水期B.平水期C.平水期和枯水期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依据是()。A.评价因子和污水排放量B.河流水质和污水排放量C.评价因子和河流的规模D.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时参数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必要的常规水质参数B.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取特征水质参数C.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受纳水体无关D.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评价等级有关24.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小河(非感潮),河流翟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排污口下游3km有一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至少应设置()个。A,3B.4C.6D.7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基矿山呆选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依据不包括()。A.评价等级B.评价工作时限C.当地环保要求D.矿山采选工程特点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刚瘴面水巧境)j,下l歹IJ徊逦可以简化为簪形平直河流的是()A.断面宽滦比为10的中河B.河段鸯曲系数为1.5的中河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27.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矩形平直河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该河流混合过程段BOD5影响浓度应采用的数学模式是()。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B.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C.二维稳态混合衰减累积流量模式D.斯特里特一菲立浦(简称S-P)嫫式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规划中3个建设项胄在5年内新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时,可采用的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是()。A.自净利用指数法B.标准指数法C.幂指数法一D.加权平均法29.根据《环境毫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说法正确的是()。A.在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后,进行建设项目现场踏勘B.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前,无需进行声环境敏感目标调查C.得到某声源源强后,就可预测到该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D.在初步确定项目声源及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及敏感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等级30.某建设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最高达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1.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绘制等声级线图,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声源评价无需绘制等声级线图B.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无需绘制等声级线图C.项目流动声源经过路段均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项目流动声源经过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应绘制等声级线图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的是()。A.声环境敏感目标B.拟建项目声源C.声环境功能区划D.主要现状声源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A.引用已有数据B.类比测量C.现场实际测量D.专家咨询34.某改扩建城市地面道路两侧紧临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A.几何发散衰减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声屏障引起的衰减35.某拟建企业厂界与界外居民楼测点背景噪声值分别为55dB(A)、53dB(A),预测投产后两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55dB(A)、5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厂界噪声值和居民楼测点处噪声预测值分别为()dB(A)。A.55、53B.55、56C.58、53D.58、5636.某项目生态影响区面积为40km2,可能导致评价区的荒漠化。如仅考虑前述条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A.1级B.2级C.3级D.2级或3级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下列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中,需进行类似项目调查和类比分析的是()。A.位于敏感地区的50kin乡村公路B.位于农业区的50km输变电线路C.占用30km2灌丛山地的桉树种植区.D.位于草场牧区的301am铁路专用线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关于替代方案的原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方案同样的目的B.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方案同样的效益C.各评价级别的建设项目均需进行替代方案的比较.D.应从建设项目本身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描述替代方案的优缺点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对于荒漠地区旅游开发项目,不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A.对周边矿产资源的影响与保护B.对区域文物的影响与保护C.对区域动物资源的影响与保护D.对区域荒漠植物的影响与保护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号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评价期限不包括()。A.可行性研究阶段B.施工期C.运行期D.生态影响后评价阶段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不属于水力发电工程运行期生态影响评价重点的是()。A.湿地变化B.水文情势变化
本文标题:2011年环评导则与标准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7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