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1105韩蕊英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研究
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表学院:外语语言文学学院(公章)2014年3月25日项目名称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研究主持人姓名韩蕊英性别女联系电话15200304383学号14110732747专业班级翻译一班入学时间2011.9指导老师姓名院部职称(学历)研究专长主要科研成果刘庆元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翻译省社科一项;专著二部;多篇核心论文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专业年级学院项目分工周芳钰女英语11级外语学院项目相关资料的搜集张晓帆女英语11级外语学院资料的归纳与整理高薇女英语11级外语学院拟定项目大纲陈琳女英语11级外语学院报告的调整与修改预期成果形式(可多选)A、专著□B、论文(集)C、研究报告□D、工具书□E、科技发明□F、电脑软件□G、其它□预计完成时间2015年3月22日学生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韩蕊英2012.5创业大赛三等奖2013.11湖南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获得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张晓帆2012.5创业大赛三等奖2013.11湖南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实践调查报告周芳钰2012.5创业大赛三等奖2013.11湖南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多次参加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高薇2012.5创业大赛三等奖2013.11湖南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多次参加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陈琳2012.5创业大赛一等奖多次参加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2012湖南省社科一项:翻译社会学视域下的期刊翻译研究——以《小说月报》为例(12YBA158)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由于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一种本质的内在联系,并且作为对以往传统翻译“文本中心论”的颠覆,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因此我们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在把握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探讨影响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的文化、社会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些经典文学名著书名翻译,使书名翻译既能忠实于书名代表的作品的精神实质,又能顾及审美上的要求,另外还能达到使人过目不忘的宣传效果,从而达到译名与原著内容合拍,两者相得益彰,最终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要求,实现跨文化的交流目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家间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文学书籍开始作为一种直观有效、影响面很广的交流途径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就成了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书名的翻译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据了解,在出书生产环节上,英美发达国家的出版社在封面上花的工夫极大。一个书名往往在全书定稿之后仍然迟迟确定不下来,可见书名的重要性。确实,翻译好一本文学作品,翻好书名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一、接受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是文艺理论家姚斯和伊塞尔,他们共同主张: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一部作品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的诞生与发展,代表着文艺研究领域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它把文艺的重心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转移到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研究上,从而使文艺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1.读者中心论——现代接受美学术语。同英美新批评、巴黎结构主义的本文中心论相对,接受美学提出读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2.审美经验——由读者中心论所决定的接受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是一种介入性的审美经验论;一种动态性、生成性的审美经验论;一种主体对主体的互动交流性的审美经验论。姚斯从历时的角度切入审美经验,通过对审美经验在文学的生产、接受、交流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美觉、净化等功能的叙述,把整个美学与历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二、文学作品书名翻译从原作创作角度来讲,一部文学作品的题名,不仅要提挚全篇,突出主旨,而且必须简洁生动,以约求丰,犹如一双显露个性的眼睛,令人一瞥便会联想翩翩。作为文学艺术再创作的译作作品也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正是造成文学作品书名翻译难得原因,即因为原作书名本身通常力求高度概括、精炼紧凑,而这样的文字在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在理解和再度表达上都会给译者造成一定困难。此外,有的书名出自典故,译者不仅会有理解问题,或即便可以理解,也用译入语言再度表达而难以曲尽其妙。书名是书的名片,好的书名能揭示该书的大致内容与主题,书名还是连接读者的桥梁,一个好的书名是成功吸引读者的第一步。由此可见书名翻译的重要性,好的译作是沟通原作者与译语读者的桥梁。三、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的特点1.语言性2.审美性3.文化性四、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书名翻译中的应用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充满意义未定点和空白的图示结构,每一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创作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接受美学理论给文学评论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并最终使文学评论的中心实现了由作品向读者的转变。接受美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对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关注,而认识到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这里,我们主要在接受美学视域的指导下,从译者作为读者对原文的接受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说明译者的适当的创作性在文学作品书名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书名翻译时,应灵活应用接受美学理论,采取多方面的翻译策略。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1.读者中心论;2.翻译时或直译或意译,有时两者兼用,也可以与音译合而用之,甚至可以改译;3.可适当增减文字,事书名更贴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使其更具有吸引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一部或一篇作品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后选定的关键词,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不仅是作品的“品牌标识”,更是主题旨趣的指示牌。然而往往一名多译,各有千秋。同一书名存在新旧多种译名的情况很多,因此必须重视书名翻译,在这里我们对文学作品书名翻译以接受美学为指导,以使读者眼前一亮。目前文学作品书名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译者读者对于一些书名难以理解,这也就使得读者无法完全体会外国图书所表达的情感。2.译者有时候为了最大程度的忠实原文,这样就造成如果读者不读完全文,就难以理解书名所要表达的意思。3.由于出版商的商业目的,使得一些书名的翻译不再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而是尽可能的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从而在读者群中引起误解。因此,文学作品书名翻译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作者以及目标读者的基础上,并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的要求选择特定的翻译策略。我们希望在接受美学理论的知道下通过一定的翻译原则、技巧来对文学作品书名进行翻译,把作品最真实的意思传达给读者,解决读者的理解障碍,增加国内外的文学交流,使更多的作品获得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同时也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另外也让我国越来越多的作品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国内: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翻译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文化的输出还是引进,书籍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书名的翻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极具有创造性,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挑战,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据了解,在出书生产环节上,英美发达国家的出版社在封面上花的工夫极大,一个书名往往在全书定稿之后仍然迟迟确定不下来,可见书名的重要性。严复先生在他翻译的ThomasHuxley’sEvolutionandEthic一书中的序言说道:“确定如何将书名翻译成译语有时可能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正如我们所知,书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已成为翻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分支。然而,国内对于翻译这一项工作来说,重视程度似乎远远不够。1955年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同志,主持召开过首次“全国翻译工作会议”。55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成果。但55年中再也没有开过类似同样的“全国翻译工作会议”。2011年的政协会议上来自武汉的政协委员唐瑾提出提案,建议召开第二届全国翻译工作会议。由于我国至今尚无统一管理翻译工作的机构,使得翻译质量严重下降。其中,文学翻译最为明显,粗制滥造的劣质翻译一再被曝光,“中译外”、“外译中”的错译、怪译洋相,不胜枚举,尤其是书店里书名翻译怪诞。国外:文学作品书名的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富有创造性又不失挑战,受到不少学者和翻译实践者的重视。他们多从语言、语篇、文化等角度来进行考察,分析对比不同翻译手段产生的效果。然而,从读者角度来探讨文学书名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rolfgangIser)为杰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在阐释学的基础之上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其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由于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一种本质的内在联系,并且作为对以往传统翻译“文本中心论”的颠覆,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文学书名翻译框架,文学书名译名要尽可能的传递原名的文化内涵,实现原名的审美再现,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文美学价值及文化探索的享受。同时,对文学书名翻译的评价,应动态的研究其历史,文化背景,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原因,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比较客观和全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国内外文化不断的交织与碰撞,文学作品书籍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好的书名翻译无疑能够更快的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促进文化交流。本项目学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已取得的成绩小组成员均为英语翻译方向的学生,都对图书翻译有浓厚的兴趣爱好。在确定主题之前,都有过一定程度的翻译理论学习积累,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的书名翻译资料,将其与具体的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书名翻译研究。本组学生已对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知识积累,并且查阅了很多关于接受美学方面的资料,了解了其理论的来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家们对其的透彻理解与定义。此外,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作品,了解到书名翻译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各自的独特性。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不同书名翻译的研究比较,确定了研究项目的方向及方式,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在把握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上上,遵循书名翻译原则、技巧的基础上,掌握书名翻译原则的应用方法与策略,为真正的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1.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提倡“读者中心论”。在文学作品书名翻译下,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接受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满足不同角度、不同阶层、不同思维方式的读者需要。2.文学作品书名译名尽可能的传递原名的文化内涵,实现原名著的审美再现。3.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的动态研究,从历时角度阐述了文学作品译名的时代特色,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代同一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赋予书名翻译不同的时代价值。项目的建设思路、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1、2014年3-4月:确定研究内容,项目申报,初始资料的搜集;2、2014年5-8月:参考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归纳;3、2014年9-12月:分析资料,拟定大纲,形成报告初稿;4、2015年1月:完成对研究报告的调整与修改;5、2015年2月:请老师指导,对报告作出最后的审批;6、2015年3月:完成项目研究,作结题报告。预期成果:以论文形式讨论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书名翻译并反映当下书名翻译的现状,以吸引更多学者关注文学作品书名翻译这一新兴翻译领域,提高文学作品书名翻译水平,进而促
本文标题:1105韩蕊英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书名翻译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7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