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1怎样有效记诵《曹刿论战》
怎样有效记诵旷世奇文《曹刿论战》这篇课文选自《左传》。“传”的本义是注释。《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对孔子所撰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的注释与说明,所以全称《春秋左氏传》。孔子与左丘明都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们所撰写的史书,都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线,书中的“我”即指鲁国,文中所写的年份,也依据鲁国的纪年法。十年春,就是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孔子所撰的《春秋》,被后世列为经书。其语言极其简练,只是大事记式的纲要,而且用的是“春秋笔法”,即一字寓褒贬,在关键处往往用一个字表达出作者褒贬爱恨的丰富含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后人很难读懂原文,于是左丘明根据所掌握的史料作注释与说明,进行再创作,写成了《左传》。本文二百二十二字,就是根据《春秋》中“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十三字经文阐发的。《左传》一书是我国最早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编年体史书。以鲁国隐公之后的十二位国公的在位时间来纪年叙写,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中间经历桓公、庄公、湣公、釐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止于哀公四年(前491),记载这一时期鲁国以及有关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称之为“奇文”,因为既是记叙文,又像是论述政治见解与战争策略的“论述文”。它用记叙文的形式,表达对政治的见解与对战争策略的看法以及实施过程和成功经验。从文章学看,像是记叙里孕育议论,具象中包含抽象。这对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养成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了解这些特点,不但能有效记诵这篇课文,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使自己更加聪明,为将来进一步学习高中教材做好能力方面的准备。下面试通过详细分析,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与记诵。第一段第一、二两句:“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这两句的语言形式都是三言、四言,节奏感强,优美动听。后两个小句子都押an韵,声韵坚定而有力。大概是因为作者左丘明双目失明,所以他对声音特别敏感,也很善于使用表达声音与形成明快节奏的语言。下文中多处可以感觉到这方面的特色。以上两句记叙的是事件的起因与发展,可以作为第一层。第三、四、五句:“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这里描写了第一组对话。对于左丘明来说,听别人说话,是他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这里,记叙乡人的问话末,连用了an的叠韵(两个字韵母相同)“间焉”。在描写曹刿的回答时,用了两个四言句,而后又以an韵“见”字收束,余韵悠悠。这里突出了曹刿面对国家安危,勇于担当的原因是“肉食者鄙”。下面几层意思就围绕“肉食者鄙”这个意思来描述。以上是描写,可作为第二层。第六、七、八句:“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正如课文标题所示,文章主要写曹刿,第六句写“入见”之后第一问,省略了问话人曹刿。随后的对答,凡是鲁庄公的话,都说明“公曰”,曹刿的话,则用“对曰”,“对”在古代专指平民或臣下回答君主的话。鲁庄公原先以为用一些小恩小惠就能笼络人心,曹刿明确予以否定。再说,鲁庄公口中的“人”,只是指朝廷中臣子,不包括广大普通民众的,所以曹刿的话中明确用了一个“民”字,强调“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这里,两人的话也形成了对比。这样的对比也证明了鲁庄公的“鄙”。这段话中“战”“安”“专”“徧(遍)”四个字的韵脚都是an,悦耳流畅。这可作为第三层。第九、十句:“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鲁庄公说了第二条理由,仍然体现其“鄙”。战争是真刀真枪的拼搏,所谓的“神”是起不了丝毫作用的,曹刿深知兵民是胜利之本,这里,聪明的曹刿也不去冒犯所谓的神,只是顺着鲁庄公的思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仍指出这条理由无济于事。“孚”“福”,都押u韵,明确表示“不”。这可作为第四层。第十一、十二句:“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鲁庄公说出了第三条理由,关系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联系本段中鲁庄公的两句话来看,在曹刿面前,他越来越觉得底气不足,虽然仍用了“必以”这样的词语,但前面的陈述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未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怎样。“虽”这个连词,文言文中通常表示假设,即使。与表示转折的情况怎样区别?视“虽”后面的内容而定,如果后面的情况是未成事实,表示让步,那就是“即使”;如果后面的情况是既成事实,表示转折,那就解释为“虽然”。比如《送东阳马生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一句中,这里作者宋濂是真的谦虚,所以该“虽”应解释为“虽然”。其实,一个政权(的有关部门),对于大大小小的案件,在作判决时,应当是明察确切的,鲁庄公及其有司可能也是做到了,但在绝顶聪慧、明察秋毫的曹刿面前,他只能退一步说了,故此“虽”解释为“即使”。出乎鲁庄公意料的是,曹刿认为他忠于职守,民众对他的执政满意度会是合格的,可以凭着这一点迎战齐军(“可以一战”)。从中也可看出曹刿这位民间政治家、草根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这可视为第五层。这一段一波三折,详写战前“论战”的细节与曹刿、鲁庄公的对话,初步展现了曹刿的谋略。这一段中,鲁庄公与曹刿的语言,各自连起来看,可以视为如下两则微型议论文。鲁庄公:(我可迎战齐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然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第二段第一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两个四言句,大刀阔斧,记叙之“疏”能跑马,显现作者围绕中心、娴熟处理详略的功力。第二至五共四句:“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都是四言句(如果忽略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与第一句连贯而下。前两句将鲁庄公与曹刿各自对指挥作战的见识、智慧、勇气作对比,接下来将齐人与曹刿的见识、谋略、决断作对比,都突出了曹刿的棋高一着。语言简短有力,也符合战场气氛。第六、七、八的三句:“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仍全是四言句,与前几句一气呵成。先四字写出骄傲的齐军大败,再四字写鲁庄公欲乘胜追击,曹刿断然阻止,先前几年,鲁国的败仗吃得太多了,况且“兵不厌诈”,谁能保证此时齐军不是佯装败退,诱敌追击,再杀一个回马枪呢?可见曹刿考虑周密,才能与决策力非同一般。第九、十两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先跳下兵车,从车辙中察看齐军是有序退兵还是狼狈逃窜,后登上兵车前的横木,眺望敌军败退时的状况,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庄公挥师追击齐军,大获全胜。这一段记叙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克敌制胜的。第三段第一句:“既克,公问其故。”这句话言简而意丰,一方面紧承上段引出曹刿解释取胜的原因,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鲁庄公虚心求教的心态。第二句:“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总的来说,这句话是后面的复句结构作“曰”的宾语。这个复句结构(即引号里的话)共有五个小句子构成。这五个小句子也可以看作一则微型议论文:先是一个判断句,摆出观点:说明打仗靠的是勇气。接着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排比句论述普遍的道理,是道理论证。然后实例论证:“彼竭我盈,故克之。”再假设论证:“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最后得出结论:“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一段补叙鲁国取得长勺之战完胜的原因,是曹刿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抓住战机,做好了鲁庄公的高参。小结:这篇奇文写的是关于战争的战略与战术问题,所以有着很强烈的论辩性,很多语段简直就是一则微型议论文。题目中的“论”可谓题眼。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曹刿,出身于草根,但无论对政治或军事都有远见卓识。他考虑问题深入细致,善于抓住事理要害,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善于抓住战机,帮助指挥者克敌制胜。他的思想性格十分鲜明。同时,鲁庄公虽然比较愚蠢,但能忠于职守,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从善如流,愚蠢中有可爱与值得肯定的一面。文章的布局谋篇、详略处理均体现出作者极其高超的手法。围绕“论战”(谈论战争与在正确前提下驾驭战争),详写战前对各种条件的分析,略写战争经过(仅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带过)。在这个成功的战例之后,鲁庄公追根究底,曹刿细致解释,令人恍然大悟。最后这段补叙成了文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章语言简洁精美,四言句连篇,声韵和谐,对比、排比叠现,整句、散句交错,可见作者受《诗经》表现艺术的影响很深。附课文: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文标题:11怎样有效记诵《曹刿论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8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