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免疫细胞-二医大基础医学院
第五章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定向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髓样干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第一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固有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s,NKcells)(一)NK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二)NK细胞的表面标记不表达抗原受体,表达CD56和CD16无需抗原预先作用,就可直接杀伤肿瘤及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s,NKcells)(三)NK细胞的表面受体(1)抑制性受体killercellinhibitoryreceptor,KIR胞质区含有ITIM基序(2)激活性受体killercellactivatedreceptor,KAR胞质区含有ITAM基序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KIR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celllectin-likereceptor,KLRKIRKLRKIRKLR•免疫受体格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存在于活化性受体的胞浆段,传递活化信号•免疫受体格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存在于抑制性受体的胞浆段,传递抑制信号ITIMITIMCD94NKG2ITAMITIMITAMDAP12KIR2DCD94/NKG2KIR2DLKIR2DS/DAP12CD94/NKG2ACD94/NKG2C/DAP12外来肿瘤正常感染NKNKNKNK++++–杀伤杀伤杀伤不杀伤抑制性受体是否被激活决定了NK细胞能否行使杀伤功能抑制受体活化受体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四)NK细胞的杀伤功能(1)颗粒胞吐杀伤靶细胞穿孔素、颗粒酶(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3)释放杀伤介质杀伤靶细胞NK细胞毒因子,TNF(4)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二、单核吞噬细胞(monocyte,MCmacrophage,MΦ)(一)分布(二)功能1.识别、清除抗原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3.肿瘤免疫4.抗原提呈5.免疫调节调理性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非调理性受体:模式识别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病原体共有的进化上保守的分子,在正常宿主细胞表面不表达•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和结合PAMP的受体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三)MΦ的免疫机制1.细胞表面的免疫相关分子2.杀菌系统(1)无氧代谢(PH、溶菌酶、防御素)(2)有氧呼吸爆发(3)NO系统3.分泌因子分类根据来源分:髓样DC与淋巴样DC根据分布及分化分:朗格汉斯C(表皮、胃肠上皮组织)、间质DC(器官结缔组织)、并指状DC(胸腺)、隐蔽DC等未成熟DC成熟DC抗原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高表达MHCII和协同刺激分子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DC的功能: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四、其他固有免疫细胞(一)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二)肥大细胞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一、T细胞(一)T细胞的生长发育1.T细胞的发育过程(1)双阴性期(2)双阳性期(3)单阳性期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2.T细胞的胸腺选择(1)阳性选择(2)阴性选择T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T细胞的发育过程:•T细胞阳性选择的意义赋予成熟的T细胞识别、结合MHC的能力,使成熟的T细胞识别抗原时显示MHC约束性。•T细胞阴性选择的意义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形成中枢耐受。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1.TCR-CD3复合物(1)TCRT、T(2)CD3TCR-CD3复合物(识别+转导信号)CD3分子结构δεεζζ或δεεζ胞内段长(50-155个氨基酸残基)具有ITAM基序,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2.T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1)CD4分子和CD8分子(2)协同刺激分子1.CD282.CTLA-43.CD40L活化T细胞表达,提供B细胞的第二活化信号4.CD2又称LFA-2,SRBC受体5.LFA-1配体为ICAM-1(3)其他分子、细胞因子受体等PHA,ConA,PWMCD4与MHCII类分子CD8与MHCI类分子作用:a:辅助TCR与MHC/抗原肽结合b:抗原刺激信号转导辅助受体(共受体)CD4和CD8分子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CRMHCIITCRMHCIAPC靶细胞协同(共)刺激分子T细胞的活化需要2个信号刺激TCR/CD3识别MHC/抗原肽第1信号CD28等粘附分子结合相应配体第2信号协同刺激信号协同刺激分子T细胞活化APCCD28B7第1信号第2信号CD28分子CTLA-4活化性分子抑制T细胞活化配体:B7(B7-1、B7-2)配体相同,但亲和力>>CD28传递活化信号传递抑制信号静止和活化的T细胞均表达仅活化的T细胞表达CD28分子VSCTLA-4分子ITIMITAMMCTLA4CD28AgTCRB7-1CD28激活后24hT细胞激活后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CTLA-4和B7-1分子竞争性结合通过ITIM传递抑制信号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2.T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1)CD4分子和CD8分子(2)协同刺激分子1.CD282.CTLA-43.CD40L活化T细胞表达,提供B细胞的第二活化信号4.CD2又称LFA-2,SRBC受体5.LFA-1配体为ICAM-1(3)其他分子、细胞因子受体等PHA,ConA,PWM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T细胞亚群1.T细胞和T细胞2.初始T细胞、效应性T细胞、记忆性T细胞3.CD4T细胞和CD8T细胞4.辅助性T细胞(Th)5.细胞毒T细胞(Tc)6.调节性T细胞(Tr)淋巴细胞按TCR结构不同分为T和TTTMHC提呈的蛋白AgCD1提呈的糖脂Ag细胞免疫黏膜免疫按表面标志不同分为CD4+和CD8+T细胞CD4+TCD8+TCD3+CD4+CD8-CD3+CD4-CD8+识别MHCII/外源性抗原肽识别MHCI/内源性抗原肽主要为Th(helpTcell)辅助性T细胞主要为Tc(cytotoxicTcell)细胞毒性T细胞CD4+Th细胞,根据所分泌细胞因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h1Th2主要分泌IL-2、IFN-、LT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介导细胞免疫介导体液免疫(促进Tc增殖、分化、成熟,促进M)(促进B增殖、分化、成熟)Th3分泌TGF-,发挥免疫负调节TCRTTCRTCD4+TCD8+TThTrTc(CTL)Th0Th1Th2Th3初始T、效应T、记忆T细胞初始T效应T记忆T未接触过AgAPCCD45RA高亲和力IL-2RCD45RO、CD44CD45RO、CD44再次应答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B细胞(一)B细胞的生长发育1.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过程(非抗原依赖期)(1)前B细胞(2)未成熟B细胞(3)成熟B细胞2.B细胞在外周的历程(抗原依赖期)(1)B细胞的活化(2)浆细胞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1.B细胞抗原受体(Bcellreceptor,BCR)2.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1)CD19/CD21/CD81(2)B7分子(CD80/CD86)(3)CD40(4)Fc受体(FcR)、补体受体(CR)、细胞因子受体(CKR)(5)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类分子)1.BCR(B细胞抗原受体)mIgM和mIgD胞浆段只有3个aa2.Igα、Igβ又称为CD79a、CD79b胞浆段较长具有ITAM结构传递活化信号BCR-IgIg复合物CD21CD19CD81CD19/CD21/CD81作用:类似于CD4或CD8a:辅助TCR与MHC/抗原肽结合b:抗原刺激信号转导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1.B细胞抗原受体(Bcellreceptor,BCR)2.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1)CD19/CD21/CD81(2)B7分子(CD80/CD86)(3)CD40(4)Fc受体(FcR)、补体受体(CR)、细胞因子受体(CKR)(5)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类分子)第三节适应性免疫细胞(三)B细胞亚群1.B1细胞2.B2细胞B细胞亚群B1细胞B2细胞CD5+-占B细胞比例5-10%90%自发性Ig的产生高低特异性多反应性单特异性产生Ig类型IgM为主IgG为主应答的抗原TI-AgTD-Ag体细胞高频突变低/无高TB抗原受体TCRBCR复合受体带ITAM成分CD3IgIg辅助受体CD4或CD8CD21/19/81/225协同刺激分子CD28CD40配体B7CD40L识别Ag形式MHC-抗原肽自然表位性质线性构象/线性12第四节抗原提呈细胞一、DC二、巨噬细胞三、B细胞
本文标题:免疫细胞-二医大基础医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2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