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09年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报告09年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报告一、综述(一)2008年成都市信息产业运行情况成都被国家确定为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和功能性的部署区,市委、市政府把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作为我市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予以高度重视和推进。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信息产品不断丰富。2001-2008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逐年攀升,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是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产业持续增长。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8.94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工业增加值411.54亿元。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出口额3亿美元,同比增长87.5%;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01亿元,同比增长29.1%;通讯运营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93亿元。软件业收入在全国所占份额达到5.6%,较2007年进一步提高。在国家11个软件产业基地城市中,我市软件产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位列第五,增幅位列第三。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480家,汇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全国软件企业百强;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软件企业累计626家,比上年增加123家;通过CMM/CMMI三级以上认证企业27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43家,其中,8家软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6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成都软件企业前50强营业收入达354亿,川大智胜和卫土通实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三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光通信、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成都,逐步形成了IC设计、IC封装测试、IC制造、IC配套产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网络与通信设备制造、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服务等十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光伏、平板显示、数据传输与处理、应用电子产品、软件人才培养等六大产业链不断优化。四是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在成都市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显著提升,信息产业增加值达411.54亿元,占整个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3901亿元的10.55%,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成都支柱产业。根据成都市统计局2008年三季度数据资料显示,电子信息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9.08和172.60,位居我市八大行业之首。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软件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应用软件、软件外包、信息安全、数字娱乐、IC设计、嵌入式软件、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及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了同步发展,共同增长。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008年,全市登记软件产品2112个,为软件产品收入的大幅度提升奠定了基础。2008年软件产业主要数据显示,软件业务收入已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其中软件产品占软件产业收入的45%,实现总收入165.24亿元。在软件产品收入中,研发中心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52.5%。国内外众多IT企业纷纷将研发中心布局成都,软件人才与研发资源优势显现,在产业链要素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方向转变。在软件外包、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光通信、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光伏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软件外包取得突破,IBM、EDS、WIPRO等相继落户;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泰康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等11家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签约落户;颠峰软件、音泰思等本地服务外包企业迅速成长,引进外企合作建立技术和服务中心;数字娱乐业持续发展,盛大公司与本地企业锦天科技加强了合作,微软XBOX完成了三期孵化,一款游戏产品进入全球发行,全球WCG2009(WorldCyberGames)总决赛2009年将在成都市举行;信息安全形成了以卫士通、迈普为龙头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拥有超过40项核心技术及专利,成为国内重要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与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集成电路产业上新台阶,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验证加速平台(FPGA),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推出全球首款多核开放式标准路由器;IC产业形成了以新光硅业为代表的原材料开发,南山之桥和飞思卡尔为代表的IC设计,成芯为代表的IC制造,英特尔和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封装测试,爱发科和住矿为代表的配套服务,TCL为代表的IC产品及应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3、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一是专业园区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武侯区及都江堰为主要载体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武侯科技工业园、锦江工业总部基地、成都金牛高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园区)相继建立,并日臻完善,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类企业、中高端人才和社会投资资金等产业要素迅速向成都聚集,加速了成都信息产业的发展。二是各类技术公共平台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软件开发、IC设计、数字娱乐、信息安全等软件企业提供研发、测试、演示、验证、教育和信息共享、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构筑了开放、共享的技术服务体系;成都数字娱乐公共技术平台,提升了我市数字娱乐园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带动世界知名软件企业进入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为整个成都的软件产业尤其是数字娱乐业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成都光电产业服务平台,已开始为同行企业提供服务,公共服务平台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更多的信息产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投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集群龙头企业日益凸现。一批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相继在我市聚集和落户,初步形成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电子元器件和光通信等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产业链,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以Intel、中芯国际等国际知名IC企业为核心的IC企业达50多家;以三零集团、迈普为龙头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研发和服务企业达60多家;以金山、盛大、完美时空、育碧、昱泉、Gameloft为主的数字娱乐企业60余家;以颠峰、音泰思、四凯等为核心的软件外包企业集群逐步形成。全市电子元器件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随着IT企业规模的壮大,成都承接全球信息产业转移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对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和基于国际、国内业务的吞吐能力等都在不断增强。四是人才资源不断丰富。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研发中心和智力资源库,拥有40所高等院校,2700多个科研机构和60万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为信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4、产业聚集不断增强一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度提高。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的份额达到60%,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比重超过80%,全市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和登记软件产品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3%和96%。成都市已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发展的空间载体。众多世界500强中的IT跨国公司相继落户成都,一大批国内著名企业的本地化机构,与本地的规模以上企业共同构成了庞大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使成都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兴软件产业聚集地和国际国内软件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关注的目标地。二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增强。成都充分发挥良好的人文、人居、人才等优势,不断完善软件产业载体环境及软环境建设,重点培育了卫士通、迈普、国腾、任我行、巅峰软件、杰华科技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的本土规模企业,吸引了全球软件产业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等,快速聚集了IBM、SAP、NEC、赛门铁克、微软、飞思卡尔、金山、盛大、腾讯等一批知名IT企业,产业聚合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以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金牛区、锦江区、都江堰市为主要聚集区的软件产业集群、IC设计产业集群、服务外包集群、信息安全产业集群、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在IC设计领域,以富士通、南山之桥、登巅、华威、虹微、科胜讯、松翰科技等50余家知名企业形成了IC设计集群。在信息服务外包领域,形成了以IBM、Oracle、Wipro、巅峰、银海、音泰思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外包集群。在信息安全领域,形成了以三零集团为核心的60余家企业的信息安全集群。在数字娱乐领域,形成了以智乐、金山、盛大等知名游戏企业和微软公司XBOX360游戏技术孵化中心及“成都天府数字娱乐产业集团”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在3G通信领域,形成了以西门子、摩托罗拉、诺基亚、阿尔卡特、爱立信、中兴通讯、华为、芯通等为核心的3G通信产业集群。(二)2008年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特点1、两化互动,两化融合——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互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供需对接,以用兴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一方面,信息产业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各信息产业部门和企业围绕各领域信息化需求,积极提供技术装备、网络支持和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各领域、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为试验区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政务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领域信息化加快推进,通过区域的招商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给予支持和拉动,把信息系统的构建和综合通信保障植根于强大的和相对完善的产业支撑基础上,形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起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生态型发展的长效机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的主体,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两化融合”的部署,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结合,在全市工业企业领域,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结合,推动工业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业设计和生产过程等方面信息化技术改造,实现企业的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推进过程中,信息化为工业化提供了持续、有力的支持,促进信息技术和服务与工业企业的融合互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市工业跨越式发展。2、通信枢纽,环境营造——建设国家通信枢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相互交织,将加快通信资源要素的重组和区域间通信发展格局的重塑,使成都通信枢纽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级相关部门及各通信运营商的积极参与下,依据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出台了《成都通信枢纽建设规划纲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八大中心、建设三大基地来加快建设成都通信枢纽,提升成都通信枢纽承载能力和信息集散层位,打造汇聚西部、服务全国和沟通世界的国家级通信枢纽。其中,三大工程分别是: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工程、“三网融合”工程、无线城市工程;八大中心分别是:互联网区域交换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国家级互联网域名解析中心、基础数据资源中心、信息评测中心、数字媒体发行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三大基地分别是:国家级信息容灾备份基地、国家级信息后援支持基地和国家级IT服务基地。国家级通信枢纽的建设势必为成都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营造优越的投
本文标题:2009年成都市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2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