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0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0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标准:1.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寓有哲理的小品文。2.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3.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具体的考点要求:1、理解(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见《导引》118,以下出处相同)(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24)(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30)(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36)2、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143)(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43)(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43)3.鉴赏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43)(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43)迎考策略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立足课内,辐射课外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实词、虚词、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无一不是源自课内;历年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十分重要。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第一遍,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课本中所有文言篇目,按照由高三到高一倒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第二遍,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第三遍,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凡涉及课内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头给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以“每天5—10个”的方式进行。第四遍,以综合练习为主,练习出题,练习答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实词、虚词以及句法、用法等。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又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考生必须具有独立解题、快速答题的能力,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又害怕时间不够,匆忙答题,结果思路混乱,判断偏移,欲速不达。下面就以上问题,给同学们介绍古文解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1、读题和解题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6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或做什么事,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最后一题的命题往往是有三项正确,有一项不符题意,这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所以通过看最后一题,可以帮助了解全文内容。实词解释也是一样。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纠正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因此是一个复核、验收、深入理解的过程。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章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必须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法”和“邻字辅助法”来推断,进而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2.审题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问“正确的一项”却选“错误的一项”,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3、解题(以200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为例)(1)、词语解释①和所学课文呼应。如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与课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相近,因而不可能是讽刺;“咸私哂其矫饰焉”中“哂”与课文“侍坐”中“夫子哂之”相似。②和现代汉语呼应。如“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中“遇”与今天说的“善遇之”相同,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故“优待”错。③和上下文呼应。如第12题,“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焉”用在动宾结构“哂其矫饰”之后,很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焉”用在动词“问”之后则是代词。④和句子结构呼应。如“为伯父让之所鞠”中“为……所”构成被动句式。(2)信息筛选题一看题干中的陈述对象,如第13题,陈述对象是裴矩,而答案D项说的是太宗,故排除。二看题干问的是哪一方面,本题问的是“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而C项第一句答的是裴矩为人乖张,故不合要求;其他还要看是不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所为,有没有张冠李戴、前后颠倒等。(3)内容理解题除了看人物、时间、地方等有没有弄错,还得看人物的行为、主张等,看有没有添加、删改、遗漏等。强调和原文呼应、吻合。如第14题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他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4)赏析评价题要看作者的态度和文段背景。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我们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正,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5)注意人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一贯到底;而去年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甚至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或事。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2、题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②、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实词复习的内容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江河、亲戚、爪牙等附: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前古义,后今义)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加(更;增加)假(借助;不真实的)信(的确;书信)河(黄河;泛指江河)橹(盾牌;划船的工具)赢(背负;胜或获得)走(跑;不行)次(水边、驻扎;量词)向(从前;对、朝或偏袒)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再(第二次;又一次)原(推究;原来、原则)床(坐具;卧具)抑(或者;抑制)归(女子出嫁;回来)比(等到、紧挨、并排;比较)渠(他、它;水道)去(离开、距离;往)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危(高;危险)但(只;但是)略(夺取;简略)将(请;将要)或(有人、或许;或者)爱(吝啬;喜爱)固(本来;坚固)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稍(逐渐;稍微)诚(果真、如果;真诚)赞(引见、介绍;称赞)拜(授官;一种礼节)除(授官;除去)安(养生;安定、安然)鄙(边境;轻视或粗俗)池(护城河;水塘)摧(伤心;破坏或折断)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按(查究;压住或按照)都(大;都市或全)病(困苦至极;疾病)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齿(年龄、岁数;牙齿)伐(功业、夸耀;坎)顾(拜访;回顾或照顾)会(恰逢)聚会或会议)间(参与;中间或间隔)控(拉;控制或控告)迁(放逐;迁移)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害(嫉妒;祸害或害处)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要(邀请、相约;要求)严(尊重;严格或严密)卒(死,终于;士兵)寻(不久;寻找)章(花纹;文章或图章)速(招致;速度快)寝(丑陋;睡觉)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婚姻(儿女亲家;结婚)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行路(路人;走路)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于是(从此;连词)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痛心(痛恨;极端伤心)不必(不一定;不需要)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可怜(可爱、可惜;值得
本文标题:200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4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