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
1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钱国利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词语的鉴赏例1:(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小题: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这是一个2分的题,如果分值高一些,还要考虑加上为什么这样写景(作用),即表达出对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的愤慨,为下两句抒情做铺垫。)分析:答案虽然简单,但思考的过程不能简单。先要分析它们所在的句子,这两句是写景句,那么首先要从写出景物特点的角度思考。“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二者都在金人占领区。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是要写出河山的气势,怒涛翻滚的黄河,以三万里长驱直入之势奔腾入海,这种气势是难以压倒的,华山以接近天的高度昂首挺立,更有一种顽强不屈的气概。这样看,诗人写景,是要表达一种山河壮丽、山河不屈的情感。因为试题只是一个2分的题,所以答案没有要求像一般的炼字题那样去赏析。例2:(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小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参考答案:(答案一)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之情。(主要有三点:(1)与其他词语结合描绘出了怎样的形象(水流的悠长);(2)表现了怎样的情境(意境)(江面的空寂);(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二)“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江面的空寂、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增加了结构上的作用)拓展:南宋的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南宋灭亡,自己成为俘虏,被押送到燕山一带去时写的。大江东去,难以复还,象征南宋国运一去不返,“悠悠”既指悠悠的江水,也指“悠悠”的愁思。例3:(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2【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2小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2)“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3)“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分析:从“达意”和“表情”两个方面作答。(二)语言风格的鉴赏例:(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2小题: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分析:北京卷2008年有关于诗歌风格的考查。参考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二、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人等。有的题是就诗句“景”与“物”中的某一形象进行鉴赏,通常为意象赏析;有的题是就写景句鉴赏,或直接点出景物描写与情感的关系;有的题是就人物事迹、活动等赏析,要注意借人抒怀。(一)对诗歌意象的赏析例1:(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分析:试题要求对诗中三处写到的“月”进行简要赏析。要对“月”这一形象(意象)进行赏析,角度很多。一般是先写出形象的特点,再看这一形象的作用。第一处是一轮明月悬于“空江”之上,一个“来”字写出了“月”像是来与诗人为伴;第二处“月”,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月弄清辉”,这就和下一句的“水上人歌月下归”相应和,一个天上,一个水上,人在弄清辉的月下唱着歌归家,而自己则是暂住岳阳城下,是一个眼望苍茫江路的过客,感情上可以认为有旅中思归之意。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答出三处“月”所写的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例2:(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小题: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分)分析:本诗为咏物诗,题目里说和其他朋友一起“咏竹”(杜甫得“香”字),那么“竹”就是诗歌的主要意象。理解咏物诗的关键在于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诗的一二句写竹子新长出不高时的情态,三四句写竹影、竹阴,五六句写雨洗后竹子的洁净和风吹过后送来的竹子的香气。答案就从这些描写中概括。从诗歌意象赏析的角度看,本题的答案只要求写出竹的“象”(外在形象特征)就行了,不要求品味其中的“意”(作者寄寓“竹”中的情感)。参考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例3:(2009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小题: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分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形象和内容的理解。“影”是诗中的形象,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这里有明写——“浮萍破处见山影”,有暗写——“过桥人似鉴中行”、“莫放修芦碍月生”(不要让芦苇恣意生长,那样会妨碍观赏深潭月影)。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道题并不要求对“影”这一意象做赏析,而是找出诗句来,说明哪一句写的是什么“影”就可以了。参考答案: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二)对诗歌景象、事象的赏析例1:(2009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小题: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参考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题目中有早秋的字眼)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分析:这里谈“寓意”,难度比谈“作用”要大一些。谈“作用”,就是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战事将起的凝重气氛。谈寓意,就得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做背景,了解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武装常在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侵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紧张的时刻又来了。例2:(2009年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4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分析:这是海南、宁夏卷诗歌鉴赏题08、09都有的题型。主要是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例3:(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小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这里只是要求回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诗句表现的情景的概括),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比较简单。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例4:(20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学科网登黄鹤楼有感学科网岳飞学科网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学科网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学科网【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学科网2小题: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学分析:要求回答“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实际上是事象,社会时事的表现,事情、现象),把诗中写的筛选出来就可以了。实际是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科网参考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例1:(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2)小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分析:这是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这里的“人”可以做不同理解。如果指与范成大相交往的人,就可以说这是些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成大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如果指一5般的人,“人不到”,就是说这里很清闲。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成大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成大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成大失势后的世态炎凉。例2:(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小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分析:考查景物、人物活动的描写在表达诗
本文标题: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4375 .html